一种适用于中低功率段的发动机活塞环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10056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8: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中低功率段的发动机活塞环组,包括第一道气环、第二道气环和钢质油环,所述第一道气环为非对称梯形结构,所述第一道气环的上端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大于所述第一道气环的下端面与水平面的夹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活塞环组能有效降低发动机在中低频率下排气管冒烟及排气管滴油现象。频率下排气管冒烟及排气管滴油现象。频率下排气管冒烟及排气管滴油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中低功率段的发动机活塞环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活塞环,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中低功率段发动机的活塞环组。

技术介绍

[0002]非道路发动机,大部分都工作在中、低功率段。发动机在中、低功率段工作时,经常出现排气管潮湿甚至滴油现象,排气管冒烟。引起用户的反馈和抱怨,用户认为是明显的烧机油现象。但在全速、全负荷试验时,机油耗和漏气量数据均良好。主要原因是中、低功率段发动机,排温低,活塞环背压低,密封效果达不到要求,如果一味加大活塞环弹力,摩擦损失较大,不能满足功率要求。怎么解决发动机中、低功率段的烧机油问题,目前各发动机厂商还没有很好的办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适用于中低功率段的发动机活塞环组,能有效降低发动机在中低频率下排气管冒烟及排气管滴油现象。
[0004]技术方案:本技术所述的适用于中低功率段发动机的活塞环组,包括第一道气环、第二道气环和钢质油环,所述第一道气环为非对称梯形结构,所述第一道气环的上端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大于所述第一道气环的下端面与水平面的夹角。
[0005]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第二道气环为正扭曲结构。
[000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第一道气环的上端面与水平面的夹角比所述第一道气环的下端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大30

50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第一道气环的上端面与水平面的夹角比所述第一道气环的下端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大40
r/>。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第一道气环的上端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其中,a为第一道气环上端面与下端面之间的夹角。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第一道气环的下端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其中,a为第一道气环上端面与下端面之间的夹角。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正扭曲结构为自下向上方向的扭曲结构。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钢质油环表面具有氮化涂层。
[0012]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新型的第一道气环采用非对称梯面设计,适当减小侧隙,减小了漏气通道,利用非对称梯面的密封性能,降低高压燃气的泄漏,从而降低漏气量和机油消耗;(2)本技术的第二道气环采用正扭曲结构,加强密封,防止机油上窜,进一步降低漏气量和机油耗;(3)本技术的油环采用钢质材料,氮化处理,本技术利用钢质油环的柔性好,适应缸套变形的能力强的特点,控制机油消耗,同时利用氮化处理,提高活塞环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第一道气环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第二道气环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的钢质油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适用于中低功率段发动机的活塞环组,包括第一道气环1、第二道气环2和钢质油环3。第一道气环1的截面为非对称梯形结构100,第一道气环1的上端面101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β,第一道气环1的下端面102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γ,在本实施例中,夹角β大于夹角γ,第一道气环1采用非对称梯面设计,适当减小侧隙,减小漏气通道,利用非对称梯面的密封性能,降低高压燃气的泄漏,从而降低漏气量和机油消耗。作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可选结构,第一道气环1的上端面101与水平面的夹角β比第一道气环1的下端面102与水平面的夹角γ大30

50

。作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优选结构,夹角β比夹角γ大40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结构,第一道气环1的上端面101与水平面的夹角β为第一道气环的下端面与水平面的夹角γ为其中,a为第一道气环上端面与下端面之间的夹角。
[0017]如图2所示,第二道气环2为正扭曲结构201,本实施中,正扭曲结构为设置在第二道气环2与气缸壁接触的外圆面,正扭曲结构为第二道气环2的外圆面自下向上方向的扭曲结构,形成类坡面结构,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二道气环2采用正扭曲结构加强了活塞环组的密封性能,防止机油上窜,进一步降低漏气量和机油耗。
[0018]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钢质油环3包括油环本体301及其刮油带302,刮油带302为设置在油环本体301上的向外凸出的凸部,刮油带302的外圆面设置有经过氮化处理形成的氮化涂层303。本技术利用钢质油环的柔性好,适应缸套变形的能力强的特点,控制机油消耗,同时利用氮化处理,提高活塞环的使用寿命。
[0019]本技术设计的活塞环组在4108系列T4排放发动机上,进行400小时交变负荷试验。试验结果:活塞漏气量和机油消耗均达到T4要求,排气管干爽无冒烟和潮湿现象。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中低功率段的发动机活塞环组,包括第一道气环(1)、第二道气环(2)和钢质油环(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道气环(1)为非对称梯形结构(100),所述第一道气环(1)的上端面(101)与水平面的夹角大于所述第一道气环(1)的下端面(102)与水平面的夹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中低功率段的发动机活塞环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道气环(2)为正扭曲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中低功率段的发动机活塞环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道气环(1)的上端面(101)与水平面的夹角比所述第一道气环(1)的下端面(102)与水平面的夹角大30

5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用于中低功率段的发动机活塞环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道气环(1)的上端面(101)与水平面的夹角比所述第一道气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照刚曹存军张长春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飞燕活塞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