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妇科检查引流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10015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8: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妇科检查引流床,包括底座,底座的底部设置有四万向轮和至少两底部支撑件,底部支撑件为伸缩缸结构,底座的顶部设置有支撑柱,支撑柱的顶部设置床板;床板包括沿着其长度方向依次设置的上身板、臀部板和下肢板,上身板的一端转动连接臀部板的一端,上身板的底部铰接有转动驱动件;臀部板固定在支撑柱上,其另一端转动连接下肢板,臀部板的该另一端端部中间开设有第一引流槽;下肢板连接臀部板的一端端部开设有第二引流槽,第二引流槽在下肢板与臀部板齐平时与第一引流槽正对并合成一个完整的喇叭结构;臀部板沿着床板宽度方向上的两侧均设置有下肢托和支撑托结构。该引流床能够较好的托住患者的下肢,且便于移动及固定。于移动及固定。于移动及固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妇科检查引流床


[0001]本技术涉及医用床
,特别涉及一种妇科检查引流床。

技术介绍

[0002]妇科检查床又称为妇科手术台,是提供各医院、诊所、计生站、流动妇检车进行各种妇科检查、诊断手术及计划生育检查的辅助医疗设备,目前,临床上在给病人进行妇科检查时,大多需要病人将双腿向上抬起以充分暴露检查部位,现有的妇科检查床通过腿托托住患者腘窝处来抬起患者的双腿,该方式无需医护人员协助,在一定程度上方便医护人员进行检查和操作,但是,由于腿托仅仅托住患者的腘窝处,患者的小腿和脚部悬空,当检查或者操作时间过长时,容易使患者出现腿麻现象,引起患者的不适。
[0003]其次,现有引流床上的引流槽过小,且仅在臀部板上开设,在下肢板下翻折叠时进行的引流操作,容易弄脏下肢板,及造成引流液飞溅。
[0004]再者,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对患者进行引产手术时,引产后患者很虚弱,从引流床上挪到平车上,又从平车上挪到病床上,挪来挪去容易造成二次伤害,术后直接用引流床将患者转运到病房,再将引流床暂时作为病床使用,可以少很多麻烦,对患者友好,减少患者的痛苦,减少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但是,现有的引流床安装轮子后便于移动,但是不需要移动时,固定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容易移位,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妇科检查引流床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妇科检查引流床,该引流床能够较好的托住患者的下肢,且便于移动及固定。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妇科检查引流床,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底部设置有四万向轮和至少两底部支撑件,所述底部支撑件为伸缩缸结构,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部设置床板;
[0008]所述床板包括沿着其长度方向依次设置的上身板、臀部板和下肢板,所述上身板的一端转动连接臀部板的一端,所述上身板的底部铰接有转动驱动件,所述转动驱动件为伸缩缸结构,其底部铰接在所述支撑柱上,所述转动驱动件驱动上身板相对臀部板转动;所述臀部板固定在支撑柱上,其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下肢板,所述臀部板的该另一端端部中间开设有第一引流槽,所述第一引流槽穿设臀部板上下两侧面,其呈半喇叭状,其中,喇叭开口较大一端朝上;所述下肢板连接臀部板的一端端部开设有第二引流槽,所述第二引流槽穿设下肢板相对两侧板面,其呈半喇叭状,其中,喇叭开口较大一端朝上,所述第二引流槽在下肢板与臀部板齐平时与第一引流槽正对并合成一个完整的喇叭结构;
[0009]所述臀部板沿着床板宽度方向上的两侧均设置有下肢托和支撑托结构,所述下肢托包括腿托和脚托,所述腿托底部通过支撑托结构连接在支撑柱上,所述脚托通过伸缩连
接杆连接在腿托的前方;所述支撑托结构包括水平支撑筒、转动丝杆、滑块、竖直支撑筒和伸缩套杆,所述水平支撑筒沿着床板的长度方向设置,其水平固定在所述支撑柱上,所述转动丝杆转动连接水平支撑筒,其一端位于所述水平支撑筒外部,另一端位于所述水平支撑筒内,所述转动丝杆位于水平支撑筒内的部分螺纹套设有滑块,所述滑块滑动安装在水平支撑筒内,所述竖直支撑筒的底部活动穿设水平支撑筒的顶部,并连接在所述滑块上,所述竖直支撑筒的顶部活动套设有伸缩套杆,所述竖直支撑筒上设置有用于防止伸缩套杆活动的锁定件,所述伸缩套杆的顶部安装腿托。
[0010]优选地,所述底部支撑件的底部设置有防滑支撑垫。
[0011]优选地,所述转动驱动件竖直放置,其通过横板安装在所述支撑柱上。
[0012]优选地,所述伸缩套杆的顶部球铰接腿托。
[0013]优选地,所述底座顶面滑动安装有滑动板,滑动方向为所述床板的长度方向,并位于所述臀部板和下肢板的正下方,所述滑动板的顶面设置有用于放置垃圾桶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在滑动板的作用下且下肢板与臀部板齐平时位于第一引流槽和第二引流槽构成的喇叭结构的正下方,或者,所述限位槽在滑动板的作用下且下肢板向下翻转与臀部板垂直时伸出床板外侧并位于下肢板一侧。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5]1、本技术通过底部支撑件和万向轮交替式的支撑床板的方式,使得引流床移动更便捷,不移动时放置的稳定性更好,提高引流床在对患者进行检查和操作时的平稳性,提高引流床的使用安全性能。
[0016]2、本技术通过在臀部板和下肢板上均开设引流槽的方式使得引流效果更好,减少引流液流到下肢板上并因此而飞溅的可能。
[0017]3、本技术通过下肢托采用腿托和脚托的方式托住患者的腘窝和脚部的方式,使得患者的脚部不悬空,从而提高下肢的血液循环,减少长时间操作时患者下肢发麻的可能,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0018]4、本技术通过支撑托结构实现下肢托位置和角度的调节,从而根据检查需要调整患者双腿打开的角度,降低患者双腿岔开角度过小时医生对患者检查的难度,增加检查患者的便捷性,降低患者检查的时间,提高患者体检的效率,同时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技术下肢板折叠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本技术下肢板水平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是支撑托结构的剖视图。
[0022]图4是下肢板折叠时下肢板与臀部板连接端的剖视图。
[0023]图5是下肢板展开时下肢板与臀部板连接端的剖视图。
[0024]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0025]图中:底座1、万向轮2、底部支撑件3、支撑柱4、床板5、上身板51、臀部板52、第一引流槽521、下肢板53、第二引流槽531、转动驱动件54、下肢托6、腿托61、脚托62、伸缩连接杆63、支撑托结构7、水平支撑筒71、转动丝杆72、滑块73、竖直支撑筒74、锁定件75、伸缩套杆76、滑动板8、限位槽9。
[0026]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
具体实施方式
[0027]请参阅图1

5,在本技术的一种较佳实施方式中,一种妇科检查引流床,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底部设置有四万向轮2和至少两底部支撑件3,所述底部支撑件3为伸缩缸结构,所述底座1的顶部设置有支撑柱4,所述支撑柱4的顶部设置床板5,通过底部支撑件3的伸缩作用使得底部支撑件3的底部位于万向轮2的下方以替代万向轮2支撑床板5,避免引流床移动,提高引流床的稳定性,当需要移动引流床时,将底部支撑件3回缩,使得底部支撑件3的底部位于万向轮2,万向轮2作为支撑,便于移动引流床。优选地,所述底部支撑件3的底部设置有防滑支撑垫,提高底部支撑件3作为支撑时的稳定性。
[0028]所述床板5包括沿着其长度方向依次设置的上身板51、臀部板52和下肢板53,所述上身板51的一端转动连接臀部板52的一端,所述上身板51的底部铰接有转动驱动件54,所述转动驱动件54为伸缩缸结构,其底部铰接在所述支撑柱4上,所述转动驱动件54驱动上身板51相对臀部板52转动,优选地,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妇科检查引流床,包括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底部设置有四万向轮和至少两底部支撑件,所述底部支撑件为伸缩缸结构,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部设置床板;所述床板包括沿着其长度方向依次设置的上身板、臀部板和下肢板,所述上身板的一端转动连接臀部板的一端,所述上身板的底部铰接有转动驱动件,所述转动驱动件为伸缩缸结构,其底部铰接在所述支撑柱上,所述转动驱动件驱动上身板相对臀部板转动;所述臀部板固定在支撑柱上,其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下肢板,所述臀部板的该另一端端部中间开设有第一引流槽,所述第一引流槽穿设臀部板上下两侧面,其呈半喇叭状,其中,喇叭开口较大一端朝上;所述下肢板连接臀部板的一端端部开设有第二引流槽,所述第二引流槽穿设下肢板相对两侧板面,其呈半喇叭状,其中,喇叭开口较大一端朝上,所述第二引流槽在下肢板与臀部板齐平时与第一引流槽正对并合成一个完整的喇叭结构;所述臀部板沿着床板宽度方向上的两侧均设置有下肢托和支撑托结构,所述下肢托包括腿托和脚托,所述腿托底部通过支撑托结构连接在支撑柱上,所述脚托通过伸缩连接杆连接在腿托的前方;所述支撑托结构包括水平支撑筒、转动丝杆、滑块、竖直支撑筒和伸缩套杆,所述水平支撑筒沿着床板的长度方向设置,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水仙秦碧蕉张春燕韦润莲韦永秋韦文娟秦小琼韦秋玉
申请(专利权)人:融安县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