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耳道冲洗受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05489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1 11: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材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外耳道冲洗受水装置,包括第一耳圈、第二耳圈、弧形头戴部和受水器;所述第一耳圈和第二耳圈相对设置,所述弧形头戴部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耳圈和第二耳圈,弧形头戴部提供将第一耳圈和第二耳圈分别贴合在两侧耳部的夹持力;所述第一耳圈为环状结构,所述第二耳圈为开口远离弧形头戴部的U型;所述受水器为上开口状结构,受水器连接在第二耳圈的开口两端处,受水器的底部外接连通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用于外接污水收集器。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装置,在进行外耳道清洗时,不用患者手举托水盘,减轻患者的不适,且不会有受水器掉落的风险。且不会有受水器掉落的风险。且不会有受水器掉落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外耳道冲洗受水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机械
,特别涉及一种外耳道冲洗受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外耳道冲洗是指用温生理盐水冲出外耳道深处不宜取出的碎软耵聍、微小异物或已软化的耵聍栓,主要用品有注射器、温生理盐水、棉签等。冲洗过程中,为了避免冲洗污水和耵聍流出在患者身上,一般由患者手持接水杯子,贴于耳垂下方进行承接,这种方式容易因患者托举姿势不正确,而出现污染患者身体、衣物的现象,操作十分不便,患者托举时容易手酸、舒适度也较差。
[0003]公开号为CN215023628U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外耳道冲洗积水装置,包括积水袋,积水袋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耳贴膜,积水袋呈上开口状结构,积水袋的上开口处设置有卷边,积水袋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排水阀,所述耳贴膜和积水袋的背面均设置有硅凝胶,所述积水袋的材质为医用塑料,所述排水阀的底端套设有引流管。该技术通过将积水袋和耳贴膜粘贴在病人的耳根部,利用积水袋接水,解决浸湿衣物的问题。但采用该方式,如果贴附不稳或者冲水量大排水不及时,积水袋还是可能脱落,造成患者衣服淋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耳道冲洗受水装置,采用本技术的装置,在进行外耳道清洗时,不用患者手举托水盘,减轻患者的不适,且不会有积水袋掉落的风险。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外耳道冲洗受水装置,包括第一耳圈、第二耳圈、弧形头戴部和受水器;所述第一耳圈和第二耳圈相对设置,所述弧形头戴部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耳圈和第二耳圈,弧形头戴部提供将第一耳圈和第二耳圈分别贴合在两侧耳部的夹持力;所述第一耳圈为环状结构,所述第二耳圈为开口远离弧形头戴部的U型;所述受水器为上开口状结构,受水器连接在第二耳圈的开口两端处,受水器的底部外接连通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用于外接污水收集器。
[0007]本技术中,优选地,所述弧形头戴部的两端向内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动架,所述弧形头戴部的两端通过滑动架分别连接第一耳圈和第二耳圈,通过滑动架的滑动以调节伸缩长度,所述弧形头戴部外侧壁设有固定块和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贯穿固定块和弧形头戴部后进入滑槽内并抵接滑动架。
[0008]本技术中,优选地,所述第一耳圈可调节大小,所述第一耳圈由第一中空段和第一伸缩段组成,所述第一伸缩段滑动套设在第一中空段内,并由锁紧螺栓锁定相对位置。
[0009]本技术中,优选地,所述第二耳圈可调节大小,所述第二耳圈由第二中空段和第二伸缩段组成,所述第二伸缩段滑动套设在第二中空段内,并由锁紧螺栓锁定相对位置。
[0010]本技术中,优选地,所述受水器用于贴合人体的一面设置双面纳米胶贴层。
[0011]本技术中,优选地,所述弧形头戴部、滑动架均采用弹性材料制作。
[0012]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3]1、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一耳圈、第二耳圈、弧形头戴部和受水器,将弧形头戴部戴在患者头上,则第一耳圈、第二耳圈夹在患者两边的耳朵处,冲水时污水自动流入受水器,无需患者自己手拿收水器,减轻手酸等不适,且该装置固定比较稳定,不会有受水器掉落、污染患者衣物的风险。
[0014]2、本技术中,弧形头戴部可以通过滑动架的滑动调节伸缩长度,从而适用于不同头部大小的患者,第一耳圈、第二耳圈可调节大小,从而适用于不同耳朵大小的患者,提高本装置的实用性。
[0015]3、本技术中受水器用于贴合人体的一面设置双面纳米胶贴层,使用时贴合更好,避免缝隙漏水,且双面纳米胶贴层可以进行水洗及反复使用,提高使用的便捷性、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外耳道冲洗受水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外耳道冲洗受水装置的中弧形头戴部和滑动架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0018]其中,1

出水管,2

受水器,3

第二耳圈,31

第二中空段,32

第二伸缩段,4

滑动架,5

固定螺栓;6

固定块;7

弧形头戴部;71

滑槽;8

第一耳圈,81

第一伸缩段,82

第一中空段。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0]参见图1和图2,一种外耳道冲洗受水装置,包括第一耳圈8、第二耳圈3、弧形头戴部7和受水器2;第一耳圈8和第二耳圈3相对设置,弧形头戴部7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耳圈8和第二耳圈3,弧形头戴部7采用弹性材料制作,弧形头戴部7提供将第一耳圈8和第二耳圈3分别贴合在两侧耳部的夹持力,用于将第一耳圈8、第二耳圈3夹持在人体两侧耳部;第一耳圈8为环状结构,用于套设在此次不冲洗的耳朵外围;第二耳圈3为开口远离弧形头戴部7的U型,用于挂在待冲洗的耳朵上,受水器2为上开口状结构,受水器2连接在第二耳圈3的开口两端处,受水器2的底部外接连通有出水管1,出水管1用于外接污水收集器。
[0021]通过上述设置,将弧形头戴部7戴在患者头上,则第一耳圈8、第二耳圈3夹在患者两边的耳朵外廓,受水器2位于耳垂正下方,在冲洗耳朵时,污水及耵聍自动流入受水器2内,无需患者自己手拿收水器,减轻手酸等不适,且该装置戴在头顶,固定比较稳定,不会有受水器2掉落、污染患者衣物的风险。
[0022]在本技术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弧形头戴部7的两端向内部开设有滑槽71,所述滑槽71内滑动连接有滑动架4,所述弧形头戴部7的两端通过滑动架4分别连接第一耳圈8和第二耳圈3,通过滑动架4的滑动以调节伸缩长度,所述弧形头戴部7外侧壁设有固定块6
和固定螺栓5,所述固定螺栓5贯穿固定块6和弧形头戴部7后进入滑槽71内并抵接滑动架4。当患者头部较大时,通过松开固定螺栓5,可以通过抽拉滑动架4,增加长度,以使得第一耳圈8和第二耳圈3能配合患者的耳部位置,通过扭紧固定螺栓5,可以固定滑动架4的位置。为了防止滑动架4脱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滑动架4的内端部设置凸起,并使得滑槽71的槽口小于凸起尺寸。优选滑动架4均采用弹性材料制作,以适应滑动时的变形需要。当患者头部较小时,则可以将滑动架4更多地滑入滑槽71内,减少长度。
[0023]在本技术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一耳圈8可调节大小,例如第一耳圈8由第一中空段82和第一伸缩段81组成,第一伸缩段81滑动套设在第一中空段82内,并由锁紧螺栓锁定相对位置。在患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耳道冲洗受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耳圈、第二耳圈、弧形头戴部和受水器;所述第一耳圈和第二耳圈相对设置,所述弧形头戴部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耳圈和第二耳圈,弧形头戴部提供将第一耳圈和第二耳圈分别贴合在两侧耳部的夹持力;所述第一耳圈为环状结构,所述第二耳圈为开口远离弧形头戴部的U型;所述受水器为上开口状结构,受水器连接在第二耳圈的开口两端处,受水器的底部外接连通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用于外接污水收集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耳道冲洗受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头戴部的两端向内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动架,所述弧形头戴部的两端通过滑动架分别连接第一耳圈和第二耳圈,通过滑动架的滑动以调节伸缩长度,所述弧形头戴部外侧壁设有固定块和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莫健琼侯安玲牟一新黄琼罗新怡胡素云
申请(专利权)人:融安县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