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前舱盖四连杆铰链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096371 阅读:2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8: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前舱盖四连杆铰链结构,包括活动页板和固定页板,所述活动页板与前舱盖总成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固定连接,所述固定页板与车身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固定连接,所述活动页板通过第一铆接销轴活动连接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二铆接销轴活动活动连接在固定页板上,所述活动页板上通过第三铆接销轴活动连接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通过第四铆接销轴活动连接在固定页板上,所述第二连杆上偏近活动页板的一侧还设有折弯挡板,所述固定页板上开设有凹沿,所述凹沿上设有翻边,所述翻边上设有凸焊螺母,所述凸焊螺母上配备有调节螺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目前前舱盖铰链在运行过程当中与车身上翼子板之间的间隙难以调整的问题。车身上翼子板之间的间隙难以调整的问题。车身上翼子板之间的间隙难以调整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前舱盖四连杆铰链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前舱盖安装
,具体为一种前舱盖四连杆铰链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汽车为满足前舱盖的开启功能、翼子板的安装要求和关闭状态时前舱盖与翼子板的间隙要求,传统结构采用的为二连杆式,在开启过程中二连杆铰链是向靠近A柱方向运动,但在遇到特殊分缝造型时二连杆铰链无法实现汽车发动机罩的开启功能,为解决翼子板安装问题,在车身上设计有专用的翼子板安装支架,同时前舱盖铰链在运行过程当中会出现异响、运行不畅问题和前舱盖关闭时间隙难以调整等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前舱盖四连杆铰链结构,解决了目前前舱盖铰链在运行过程当中与车身上翼子板之间的间隙难以调整的问题。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前舱盖四连杆铰链结构,包括活动页板和固定页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页板与前舱盖总成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固定连接,所述固定页板与车身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固定连接,所述活动页板通过第一铆接销轴活动连接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二铆接销轴活动活动连接在固定页板上,所述活动页板上通过第三铆接销轴活动连接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通过第四铆接销轴活动连接在固定页板上,所述第二连杆上偏近活动页板的一侧还设有折弯挡板,所述固定页板上开设有凹沿,所述凹沿上设有翻边,所述翻边上设有凸焊螺母,所述凸焊螺母上配备有调节螺栓,所述调节螺栓上的螺帽与折弯挡板相配合。
[0006]优选的,所述折弯挡板与第二连杆之间相互垂直设计。
[0007]优选的,所述第一铆接销轴、第二铆接销轴、第三铆接销轴和第四铆接销轴上分别配备有轴套,所述轴套分别位于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两侧。
[0008]本技术具备有益效果:本技术为了避免运动时出现异响和不顺畅现象,在所述第一铆接销轴、第二铆接销轴、第三铆接销轴和第四铆接销轴的两侧均有轴套设计。本技术解决了目前前舱盖铰链在运行过程当中与车身上翼子板之间的间隙难以调整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0]图2为本技术开启状态图;
[0011]图3为本技术关闭状态图;
[0012]图中:1、活动页板,2、固定页板,3、前舱盖总成,4、车身,5、第一铆接销轴,6、第一连杆,7、第二铆接销轴,8、第三铆接销轴,9、第二连杆,10、第四铆接销轴,11、折弯挡板,12、
凹沿,13、翻边,14、调节螺栓,15、凸焊螺母,16、轴套。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4]如图1

3所示的一种前舱盖四连杆铰链结构,包括活动页板1和固定页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页板1与前舱盖总成3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固定连接,所述固定页板2与车身4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固定连接,所述活动页板1通过第一铆接销轴5活动连接有第一连杆6,所述第一连杆6的另一端通过第二铆接销轴7活动活动连接在固定页板2上,所述活动页板1上通过第三铆接销轴8活动连接有第二连杆9,所述第二连杆9的另一端通过第四铆接销轴10活动连接在固定页板2上,所述第二连杆9上偏近活动页板1的一侧还设有折弯挡板11,所述固定页板2上开设有凹沿12,所述凹沿12上设有翻边13,所述翻边13上设有凸焊螺母15,所述凸焊螺母15上配备有调节螺栓14,所述调节螺栓14上的螺帽与折弯挡板11相配合。
[0015]较佳地,所述折弯挡板11与第二连杆9之间相互垂直设计。所述第一铆接销轴5、第二铆接销轴7、第三铆接销轴8和第四铆接销轴10上分别配备有轴套16,所述轴套16分别位于第一连杆6和第二连杆9的两侧。
[0016]本技术的活动页板1通过螺栓与前舱盖总成3连接,所述活动页板1通过第一铆接销轴5和第三铆接销轴8分别同第一连杆6和第二连杆9连接;所述固定页板2通过螺栓与车身4连接;所述固定页板2通过第二铆接销轴7和第四铆接销轴10分别同第一连杆6和第二连杆9连接;所述固定页板2上设计有凹沿12,所述凹沿12上设有翻边13,所述翻边13上设有凸焊螺母15,所述凸焊螺母15上配备有调节螺栓14,所述第二连杆9上对应固定页板2上的调节螺栓14位置上方处设计有折弯挡板11,所述固定页板2上的调节螺栓14和所述第二连杆9上的折弯挡板11接触,通过调节所述调节螺栓14的高度来调节前舱盖总成3的高度,实现前舱盖总成3和车身4上翼子板之间的间隙D的调整;开启时,当运动到达设计的角度时,所述活动页板1的后方端头与折弯挡板11接触,实现开启限位。为避免运动时出现异响和不顺畅现象,在所述第一铆接销轴5、第二铆接销轴7、第三铆接销轴8和第四铆接销轴10的两侧均有轴套16设计。
[0017]上述实施方式是对本技术的说明,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定,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保护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前舱盖四连杆铰链结构,包括活动页板(1)和固定页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页板(1)与前舱盖总成(3)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固定连接,所述固定页板(2)与车身(4)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固定连接,所述活动页板(1)通过第一铆接销轴(5)活动连接有第一连杆(6),所述第一连杆(6)的另一端通过第二铆接销轴(7)活动活动连接在固定页板(2)上,所述活动页板(1)上通过第三铆接销轴(8)活动连接有第二连杆(9),所述第二连杆(9)的另一端通过第四铆接销轴(10)活动连接在固定页板(2)上,所述第二连杆(9)上偏近活动页板(1)的一侧还设有折弯挡板(11),所述固定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培苗郭敏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昌河汽车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