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09480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8:26
轮胎具有胎圈构造体(61),该胎圈构造体(61)包括:胎圈芯(62),其具有帘线单元(63);以及胎圈填胶(69),其在胎圈芯(62)的轮胎径向外侧与胎圈芯(62)相连,由树脂材料形成。胎圈填胶(69)具有随着朝向轮胎径向外侧去而变窄的顶端部(69a)。顶端部(69a)位于比穿过胎圈芯(62)的轮胎径向内侧端在宽度方向上的中心(62a)和胎圈芯的轮胎径向外侧端在宽度方向上的中心(62b)的直线(L1)靠轮胎宽度方向内侧的位置。位置。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轮胎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胎圈部的局部由树脂材料形成的轮胎。

技术介绍

[0002]以往已知有在胎圈芯的空隙部分填充有树脂的轮胎(参照专利文献1)。
[0003]由此,能够削减金属制的胎圈帘线的量,因此能够实现轮胎的轻量化。
[0004]现有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

18741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7]像上述那样,通过将轮胎的结构构件的局部从金属(或橡胶)替换为树脂,能够实现轮胎的轻量化,但另一方面存在以下的问题。
[0008]例如,考虑到使用胎圈帘线由树脂材料包覆而成的胎圈芯与树脂制的胎圈填胶一体成形的填胶一体型的树脂制胎圈构造体。
[0009]然而,像这样的树脂制胎圈构造体与以往的橡胶主体的胎圈芯和胎圈填胶相比刚度较高,即使在生胎的硫化时也难以变形。
[0010]因此,树脂制胎圈构造体不能追随胎体帘布层等橡胶主体的构件的变形,空气容易混入到树脂制胎圈构造体与其他构件的间隙中,成品率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轮胎,其包括:胎面部,其与路面接触;胎侧部,其与所述胎面部相连,并且位于所述胎面部的轮胎径向内侧;以及胎圈部,其与所述胎侧部相连,并且位于所述胎侧部的轮胎径向内侧,其中,该轮胎具备形成所述轮胎的骨架的胎体帘布层,所述胎圈部具有胎圈构造体,该胎圈构造体包括:胎圈芯,其具有胎圈帘线;以及胎圈填胶,其在所述胎圈芯的轮胎径向外侧与所述胎圈芯相连,由树脂材料形成,所述胎圈填胶具有随着朝向轮胎径向外侧去而变窄的顶端部,所述顶端部位于比穿过所述胎圈芯的轮胎径向内侧端在宽度方向上的中心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长谷川圭一有马正之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