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抽油杆碳纤维防偏磨接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09004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8: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抽油杆碳纤维防偏磨接箍,涉及抽油杆接箍技术领域,包括接箍主体和防偏磨套,接箍主体两端均设有用于连接抽油杆的对接头,接箍主体为分体式结构,材质选用20crmo、35crmo或不锈钢中的任意一种,接箍主体包括中心杆和连接座;中心杆为实心杆件,其上端附近设有限位环,其下端与连接座螺纹连接;防偏磨套为碳纤维材质,其横截面外轮廓为圆弧四边形,其套装在中心杆上;防偏磨套的两端分别与限位环和连接座相抵,并且防偏磨套的外径大于中心杆和连接座的最大外径;本接箍结构简单、安装简便,接箍主体可重复利用,降低了物料成本;采用碳纤维材料作为防偏磨套可有效减缓抽油杆与油管之间的摩擦、油管与防偏磨套之间的摩擦。之间的摩擦。之间的摩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抽油杆碳纤维防偏磨接箍


[0001]本技术涉及抽油杆接箍
,具体涉及一种抽油杆碳纤维防偏磨接箍。

技术介绍

[0002]在有杆泵采油过程中,杆、管偏磨造成的抽油杆断脱、油管漏失是油井躺井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通过研究发现杆管严重偏磨油井往往伴随着采出液矿化度高,腐蚀性强的问题,加速了油井躺井。针对偏磨、腐蚀的问题,在井下作业过程中往往是使用抽油杆连防偏磨接箍。现有的防偏磨接箍一般是在接箍上增加耐磨层,耐磨层将接箍外壁面整体包覆住,其材质大多采用不锈钢材质,不锈钢材质防腐性能和防偏磨性能较差,同时其韧性较差更易造成油管磨穿,无法适应油井生产需要。
[0003]中国专利CN201220547719.3公开了一种滚珠式抽油杆防偏磨接箍,它包括接箍本体,所述接箍本体的一端设有内螺纹,另一端设有外螺纹,所述接箍本体周向分布有若干弧形滚珠槽,所述滚珠槽内设有大滚珠,所述大滚珠与滚珠槽间隙配合,所述滚珠槽的端口处还嵌装有压圈,所述压圈与大滚珠间隙配合设置,且压圈的内径小于大滚珠的直径;该技术方案寻求将接箍本体与油管内壁之间的滑动摩擦转变为滚动摩擦,但是在实际的石油开采中油管内壁附着大量油污及少量砂石杂质,导致此接箍与油管内壁之间的摩擦依旧为滑动摩擦,并且突出的滚珠进一步加剧了二者之间的摩擦。
[0004]中国专利CN201920260542.0公开了一种抽油杆防偏磨接箍,包括接箍主体和耐磨套,所述接箍主体的中部为实心结构,所述接箍主体的两端内部设有用于与抽油杆连接的螺纹孔,所述接箍主体的中部外壁环设有凹槽,所述耐磨套套装在凹槽上,且耐磨套内壁与凹槽贴合,所述耐磨套沿其轴向凹设有流道,多个流道沿耐磨套圆周方向均匀分布;该技术方案中的耐磨套不能更换,维护成本较高,并且其外壁上设有多个流道,这些流道在使用过程中会加剧接箍与油管内壁之间的摩擦。
[0005]因此,急需开发一种耐磨性能好、维护成本低的防偏磨接箍。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了一种抽油杆碳纤维防偏磨接箍。
[0007]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抽油杆碳纤维防偏磨接箍,包括接箍主体和防偏磨套,所述接箍主体两端均设有用于连接抽油杆的对接头,所述接箍主体为分体式结构,包括中心杆和连接座;所述中心杆为实心杆件,其上端附近设有限位环,其下端与连接座可拆卸连接;所述防偏磨套为碳纤维材质,其套装在中心杆上;所述防偏磨套的两端分别与限位环和连接座相抵,且防偏磨套的外径大于中心杆和连接座的最大外径。
[0008]优选的,所述接箍主体材质为20crmo、35crmo或不锈钢中的任意一种。
[0009]优选的,所述防偏磨套内壁上设有轴向的定位键,所述中心杆上设有与定位键适配的内键槽。
[0010]优选的,所述防偏磨套内壁上的定位键设有多条且呈圆周阵列设置,相应的,所述中心杆上的内键槽同样设有多条且与定位键一一对应设置。
[0011]优选的,所述中心杆两端为外螺纹接头,所述连接座两端为内螺纹接头,所述中心杆下端与连接座螺纹连接。
[0012]优选的,所述防偏磨套的横截面外轮廓为圆弧四边形。
[0013]优选的,所述防偏磨套的直径D根据油管尺寸设置,其中73mm、89mm油管对应的防偏磨套直径D分别为54mm、68mm,其他规格的防偏磨套直径D=油管内径

8mm。
[0014]优选的,所述防偏磨套的两端外沿处均设有圆角。
[0015]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以下优点:
[0016]本碳纤维防偏磨接箍结构简单、安装简便,接箍主体可重复利用,降低了物料成本;采用碳纤维材料作为防偏磨套可有效减缓抽油杆与油管之间的摩擦、油管与防偏磨套之间的摩擦,通过对防偏磨套结构的改进还起到了扶正抽油杆的效果;使用本装置后减少了机采井抽油杆断脱、油管管漏的问题,延长了油井免修期,降低了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接箍主体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防偏磨套的纵剖图和横剖图;
[0020]图4为实施例七中防偏磨套的纵剖图和横剖图。
[0021]图中:1、中心杆,101、限位环,102、内键槽,103、外螺纹接头,2、连接座,201、内螺纹接头,3、防偏磨套,301、定位键,302、流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是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3]实施例一
[0024]参照图1所示,一种抽油杆碳纤维防偏磨接箍,包括接箍主体和防偏磨套3,接箍主体两端均设有用于连接抽油杆的对接头,接箍主体为分体式结构,包括中心杆1和连接座2;中心杆1为实心杆件,其上端附近设有限位环101,其下端与连接座2可拆卸连接;防偏磨套3为碳纤维材质,其套装在中心杆1上;防偏磨套3的两端分别与限位环101和连接座2相抵,并且防偏磨套3的外径大于中心杆1和连接座2的最大外径。
[0025]更为详细的,中心杆1两端为外螺纹接头103,连接座2两端为内螺纹接头201,中心杆1下端与连接座2螺纹连接;接箍主体两端分别为内螺纹接头201和外螺纹接头103,分别对应抽油杆外螺纹接头103和内螺纹接头201,这样就可以不拆除抽油杆接箍,直接将两根抽油杆连接起来。
[0026]如图2所示,接箍主体可拆卸为两部分用于更换防偏磨套3,中心杆1和连接座2通过外螺纹接头103和内螺纹接头201连接,拆卸后将碳纤维防偏磨套3安装在中心杆1上。
[0027]防偏磨套3采用碳纤维材料制造,碳纤维材料强度是同等截面钢材的7

10倍;碳纤维材质还具有较强的耐磨、耐冲击性能,比一般材料有明显优势;同时碳纤维热膨胀系数低、耐高温,更适合深井环境。
[0028]在作业前设计人员根据作业井史分析油井偏磨井段位置、深度,计算碳纤维防偏磨接箍使用数量、规格和下入位置。作业时碳纤维防偏磨接箍两端分别与抽油杆外螺纹接头103和内螺纹接头201连接,按照作业设计下入井筒。由于防偏磨套3是接箍外径最大的部分,所以接箍主体不直接与油管接触,在正常使用时接箍主体一般不存在磨损,作业起出后经检测合格可以拆卸接箍主体部分,重新更换防偏磨套3。
[0029]本碳纤维防偏磨接箍结构简单、安装简便,接箍主体可重复利用,降低了物料成本;采用碳纤维材料作为防偏磨套3可有效减缓抽油杆与油管之间的摩擦、油管与防偏磨套3之间的摩擦;使用本装置后减少了机采井抽油杆断脱、油管管漏的问题,延长了油井免修期,降低了维护成本。
[0030]实施例二
[0031]参照图1

2所示,一种抽油杆碳纤维防偏磨接箍,包括接箍主体和防偏磨套3,接箍主体两端均设有用于连接抽油杆的对接头,接箍主体为分体式结构,包括中心杆1和连接座2;中心杆1为实心杆件,其上端附近设有限位环101,其下端与连接座2螺纹连接;防偏磨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抽油杆碳纤维防偏磨接箍,其特征在于:包括接箍主体和防偏磨套,所述接箍主体两端均设有用于连接抽油杆的对接头,所述接箍主体为分体式结构,包括中心杆和连接座;所述中心杆为实心杆件,其上端附近设有限位环,其下端与连接座可拆卸连接;所述防偏磨套为碳纤维材质,其套装在中心杆上;所述防偏磨套的两端分别与限位环和连接座相抵,且防偏磨套的外径大于中心杆和连接座的最大外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抽油杆碳纤维防偏磨接箍,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箍主体材质为20crmo、35crmo或不锈钢中的任意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抽油杆碳纤维防偏磨接箍,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偏磨套内壁上设有轴向的定位键,所述中心杆上设有与定位键适配的内键槽。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抽油杆碳纤维防偏磨接箍,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偏磨套内壁上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翔魏旭张玲玉李梓毓李荣燕徐明明管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