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近距离广角智能投影车灯系统的镜头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09002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8: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近距离广角智能投影车灯系统的镜头,从镜头的物体空间到像面依次为:第一镜片、光阑孔、第二镜片、第三镜片、第四镜片;所有镜片的像面和物面均镀有BBAR膜;反光碗位于第一镜片和第二镜片之间,第一镜片卡在前卡盖内,其余三个镜片安装在镜筒内,第一隔圈安装在第二、三镜片之间,第二隔圈安装在第三、四镜片之间,第三隔圈安装在第四镜片贴紧镜筒的位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镜筒使用PMC,既减轻了重量,又提高了镜头的强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镜头的畸变小,能有效拍出最真实的照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每个光学镜片都做防光线反射的涂层处理,镜片表面镀上BBAR膜以减少反射光,能有效避免鬼影的产生,提高镜头在强光环境中的成像质量。境中的成像质量。境中的成像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近距离广角智能投影车灯系统的镜头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车灯系统的镜头,具体涉及一种成像质量高、结构相对简单、减轻了重量轻,镜头的强度好,能有效拍出最真实照片的用于近距离广角智能投影车灯系统的镜头。

技术介绍

[0002]作为汽车的眼睛,车灯总是一辆车最引人注目的部位之一。同时,车灯已成为与汽车道路安全和驾驶员舒适程度关联最密切的一环。为此,汽车制造商始终致力于车灯改造工艺技术,以提高道路安全性。
[0003]目前市面上比较有竞争力的光学产品生产厂商主要有日本理光、中国台湾系光学厂等。但是其产品的多为塑料结构,且光圈较小。因此,只是第一代车载镜头,在实际应用中的扩展性较弱,且稳定性较差,无法适用于高端的成像系统。并且,日本光学公司的产品成本较高,市场竞争的性价比较弱,而中国台湾系镜头品质稍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像质量高、结构相对简单、减轻了重量轻,镜头的强度好,能有效拍出最真实照片的用于近距离广角智能投影车灯系统的镜头。
[0005]本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用于近距离广角智能投影车灯系统的镜头,所述用于近距离广角智能投影车灯系统的镜头包括:第一镜片、光阑孔、第二镜片、第三镜片、第四镜片、第一隔圈、第二隔圈、第三隔圈、前卡盖、镜筒、反光碗。
[0006]从镜头的物体空间到像面依次为:第一镜片、光阑孔、第二镜片、第三镜片、第四镜片;第一镜片、第二镜片、第三镜片、第四镜片的像面和物面均镀有BBAR膜;
[0007]反光碗位于第一镜片和第二镜片之间,第一镜片卡在前卡盖内,第二镜片、第三镜片、第四镜片安装在镜筒内,第一隔圈安装在第二镜片和第三镜片之间,第二隔圈安装在第三镜片和第四镜片之间,第三隔圈安装在第四镜片贴紧镜筒的位置。
[0008]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子中,所述第一镜片的物面为球面,曲率半径为43.08mm,第一镜片的中心厚度为11.565mm;第一镜片的像面为球面,曲率半径为150.286mm,第一镜片的像面距离第二镜片的物面13.856mm。
[0009]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子中,所述第二镜片的物面为球面,曲率半径为

13.920mm,第二镜片的中心厚度为11.387mm;第二镜片的像面为球面,曲率半径为

22.44mm,第二镜片的像面距离第三镜片的物面0.201mm。
[0010]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子中,所述第三镜片的物面为球面,曲率半径为40.371mm,第三镜片的中心厚度为11.387mm;第三镜片的像面为球面,曲率半径为68.5mm,第三镜片的像面距离第四镜片的物面0.179mm。
[0011]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子中,所述第四镜片的物面为球面,曲率半径为15.662mm,第四镜片的中心厚度为7.814mm;第四镜片的像面为球面,曲率半径为

38.159mm。
[0012]本技术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技术提供的用于近距离广角智能投影车灯系统的镜头有如下优点:本技术中的镜筒使用PMC,既减轻了重量,又提高了镜头的强度。
[0013]本技术能够通过车载用途的可靠性测试。
[0014]本技术光圈大可以增大通光量,缩小景深,使画面更明亮,利于夜景拍摄。
[0015]本技术镜头的畸变小,能有效拍出最真实的照片。
[0016]本技术对每个光学镜片都做防光线反射的涂层处理,在光学镜面表面镀上BBAR膜以减少反射光,能有效避免鬼影的产生,提高镜头在强光环境中的成像质量。
[0017]本技术使镜头的结构相对简单。即便其在阴雨天、夜晚,其成像质量也能得到有效保证。
[0018]本技术耐温性好,能在

40~+125℃温度下工作。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下面是本技术中标号对应的名称:
[0021]第一镜片1、第二镜片2、第三镜片3、第四镜片4、第一隔圈5、第二隔圈 6、第三隔圈7、前卡盖8、镜筒9、反光碗10、光阑孔11。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
[0023]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近距离广角智能投影车灯系统的镜头,包括:第一镜片1、光阑孔11、第二镜片2、第三镜片3、第四镜片4、第一隔圈5、第二隔圈6、第三隔圈7、前卡盖8、镜筒9、反光碗10;从镜头的物体空间到像面依次为:第一镜片1、光阑孔11、第二镜片2、第三镜片3、第四镜片4;第一镜片1、第二镜片2、第三镜片3、第四镜片4的像面和物面均镀有BBAR膜。
[0024]反光碗10位于第一镜片1和第二镜片2之间,第一镜片1卡在前卡盖8内,第二镜片2、第三镜片3、第四镜片4安装在镜筒9内,第一隔圈5安装在第二镜片2和第三镜片3之间,第二隔圈6安装在第三镜片3和第四镜片4之间,第三隔圈7安装在第四镜片4贴紧镜筒9的位置。
[0025]表格1中列出了该设计的详细参数,第一行列举了该镜头的主要参数焦距 f=18.4413mm,光圈F/#=0.7,光学轨迹总长TTL=57.3791
[0026]表格1的标题栏中列出了:“表面”,“类型”,“曲率半径”,“厚度”,“折射率”和“阿贝系数”。镜片元件材料由折射率和阿贝系数来定义的。在表格1中,“折射率”列中的一个空白单元格表示其旁边的“厚度”单元格里的值是到下一个镜片表面顶点的距离。“折射率”列提供的是镜片材料在波长 588nm时的折射率。
[0027]在表格1中,物面曲率半径为无穷大,即平面,距离下一表面(第一镜片1 物面)中
心顶点10000mm。
[0028]表面1为第一镜片1的物面,该面为球面,曲率半径为43.08,距离下一表面(第一镜片1的像面)中心顶点11.565mm,即第一镜片1的中心厚度为 11.565mm,折射率为1.568829,阿贝系数56.044123。
[0029]表面2为第一镜片1的像面,该面为球面,曲率半径为150.286mm,距离下一表面(第二镜片2的物面)13.856mm。
[0030]表面3为光阑孔面,光阑孔为虚拟面,厚度无穷小,同时也是第二镜片2 的物面,该面为球面,曲率半径为

13.920mm,距离下一表面(第二镜片2的像面)中心顶点11.387mm,即第二镜片2的中心厚度为11.387mm,折射率为1.620412,阿贝系数60.373876。
[0031]表面4为第二镜片2的像面,该面为球面,曲率半径为

22.44mm,距离下一表面(第三镜片3的物面)0.201mm。
[0032]表面5为第三镜片3的物面,该面为球面,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近距离广角智能投影车灯系统的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近距离广角智能投影车灯系统的镜头包括:第一镜片、光阑孔、第二镜片、第三镜片、第四镜片、第一隔圈、第二隔圈、第三隔圈、前卡盖、镜筒、反光碗;从镜头的物体空间到像面依次为:第一镜片、光阑孔、第二镜片、第三镜片、第四镜片;第一镜片、第二镜片、第三镜片、第四镜片的像面和物面均镀有BBAR膜;反光碗位于第一镜片和第二镜片之间,第一镜片卡在前卡盖内,第二镜片、第三镜片、第四镜片安装在镜筒内,第一隔圈安装在第二镜片和第三镜片之间,第二隔圈安装在第三镜片和第四镜片之间,第三隔圈安装在第四镜片贴紧镜筒的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近距离广角智能投影车灯系统的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镜片的物面为球面,曲率半径为43.08mm,第一镜片的中心厚度为11.565mm;第一镜片的像面为球面,曲率半径为150.286mm,第一镜片的像面距离第二镜片的物面13.856mm。3.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晓晨
申请(专利权)人:桑来斯光电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