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维运动混合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089225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8: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三维运动混合机,涉及混合机技术领域,针对现有的三维混合机大多结构较为复杂,不便于使用和维护,导致使用成本较高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支撑组件和混料筒,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底座、第一纵撑板和第二纵撑板,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设置有第一纵撑板和第二纵撑板,所述第一纵撑板的外侧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套设有第一驱动轮,所述第一纵撑板的侧壁上转动并贯穿设置有第一驱动轴,所述第一驱动轴位于第一纵撑板外侧的一端固定套设有第一从动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新颖,实现了混料筒的三维运动,结构精简,便于使用和维护,适宜推广。推广。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维运动混合机


[0001]本技术涉及混合机
,尤其涉及一种三维运动混合机。

技术介绍

[0002]混合机是利用机械力和重力等,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物料均匀混合起来的机械设备。在食品药品的生产过程中,通常需要将多种原料按一定的配比进行混合,为了混合效果更好,往往会用到混合机。
[0003]二维混合机的运动方式主要为转动和摆动,转动过程因离心力作用,容易使物料出现严重的偏析和积聚现象,致使混合效果不佳,而现有的三维混合机大多结构较为复杂,不便于使用和维护,导致使用成本较高。因此,为了解决此类问题,我们提出一种三维运动混合机。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三维运动混合机,解决了现有的三维混合机大多结构较为复杂,不便于使用和维护,导致使用成本较高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三维运动混合机,包括支撑组件和混料筒,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底座、第一纵撑板和第二纵撑板,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设置有第一纵撑板和第二纵撑板;
[0007]所述第一纵撑板的外侧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且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套设有第一驱动轮,所述第一纵撑板的侧壁上转动并贯穿设置有第一驱动轴,所述第一驱动轴位于第一纵撑板外侧的一端固定套设有第一从动轮,且所述第一从动轮与第一驱动轮之间绕设有传动皮带,所述第一驱动轴位于第一纵撑板内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摇臂,所述第一摇臂呈U型设置,且所述第一摇臂的两端均与混料筒相互铰接;
[0008]所述第二纵撑板的外侧壁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且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套设有第二驱动轮,所述第二纵撑板的侧壁上转动并贯穿设置有第二驱动轴,所述第二驱动轴位于第二纵撑板外侧的一端固定套设有第二从动轮,且所述第二从动轮与第二驱动轮之间绕设有传动皮带,所述第二驱动轴位于第二纵撑板内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摇臂,所述第二摇臂远离第二驱动轴的一端铰接有第三摇臂,且所述第三摇臂远离第二摇臂的一端与混料筒相互铰接。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纵撑板与第二纵撑板相互连接并与底座构成直角支撑结构。
[0010]优选的,所述混料筒的中段固定套接有限位箍,且所述限位箍的周向侧壁上固定设置有多个呈阵列分布的连接块,所述第一摇臂与第三摇臂均与对应的连接块相互铰接,且所述第一摇臂与连接块的铰接轴、第三摇臂与连接块的铰接轴呈相互垂直设置。
[0011]优选的,所述第一驱动轴位于第一纵撑板内侧的轴体上固定套接有轴套,且所述轴套的轴向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加强臂,两个所述加强臂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与第一摇臂的两个侧臂固定连接。
[0012]优选的,所述第二摇臂与第一摇臂呈相互垂直设置,且所述第二摇臂与第三摇臂呈交错分布。
[0013]优选的,所述第二摇臂与第三摇臂均呈类U型设置,所述第二摇臂的两端臂体呈相互垂直设置,所述第二摇臂的中段臂体呈倾斜设置且与两端臂体的夹角均为钝角,所述第三摇臂的两端臂体呈相互垂直设置,所述第三摇臂的中段臂体呈倾斜设置且与两端臂体的夹角均为钝角。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5]1、通过第一摇臂、第二摇臂和第三摇臂的设置,在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协同驱动下,利用第一驱动轮、第一驱动轴和第一从动轮的传动,实现第一摇臂带动混料筒翻转,利用第二驱动轮、第二驱动轴和第二从动轮的传动,实现第二摇臂、第三摇臂带动混料筒翻转,整体实现了混料筒的三维运动,且结构精简。
[0016]2、通过限位箍与连接块的设置,使第一摇臂与第三摇臂均与对应的连接块相互铰接,避免摇臂与混料筒的筒壁直接连接,进而在运动过程中对筒壁造成损伤,提高了混料筒的使用寿命。
[0017]综上所述,本技术实现了混料筒的三维运动,结构精简,便于使用和维护,解决了现有的三维混合机大多结构较为复杂,不便于使用和维护,导致使用成本较高的问题,适宜推广。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的第一摇臂的安装结构图;
[0020]图3为本技术的第二摇臂与第三摇臂的安装结构图。
[0021]图中标号:1、混料筒;2、底座;3、第一纵撑板;4、第二纵撑板;5、第一电机;6、第一驱动轮;7、第一驱动轴;8、第一从动轮;9、第一摇臂;10、第二电机;11、第二驱动轮;12、第二驱动轴;13、第二从动轮;14、第二摇臂;15、第三摇臂;16、限位箍;17、连接块;18、轴套;19、加强臂。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3]参照图1,一种三维运动混合机,包括支撑组件和混料筒1,支撑组件包括底座2、第一纵撑板3和第二纵撑板4,底座2的顶部固定设置有第一纵撑板3和第二纵撑板4,第一纵撑板3与第二纵撑板4相互连接并与底座2构成直角支撑结构,整体形成较稳定的支撑,混料筒1的中段固定套接有限位箍16,且限位箍16的周向侧壁上固定设置有多个呈阵列分布的连接块17,第一摇臂9与第三摇臂15均与对应的连接块17相互铰接,避免摇臂与混料筒1的筒壁直接连接,进而在运动过程中对筒壁造成损伤,提高了混料筒1的使用寿命。
[0024]参照图1和图2,第一纵撑板3的外侧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5,且第一电机5的输出轴上固定套设有第一驱动轮6,第一纵撑板3的侧壁上转动并贯穿设置有第一驱动轴7,第
一驱动轴7位于第一纵撑板3外侧的一端固定套设有第一从动轮8,且第一从动轮8与第一驱动轮6之间绕设有传动皮带,启动第一电机5,利用第一驱动轮6、第一从动轮8与传动皮带的传动,带动第一驱动轴7实现稳定转动,第一驱动轴7位于第一纵撑板3内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摇臂9,第一摇臂9呈U型设置,且第一摇臂9的两端均与混料筒1的侧壁上的连接块17相互铰接,第一驱动轴7位于第一纵撑板3内侧的轴体上固定套接有轴套18,且轴套18的轴向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加强臂19,两个加强臂19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与第一摇臂9的两个侧臂固定连接,对第一摇臂9的结构进行加强,能够对混料筒1更好的支撑。
[0025]参照图1和图3,第二纵撑板4的外侧壁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10,且第二电机10的输出轴上固定套设有第二驱动轮11,第二纵撑板4的侧壁上转动并贯穿设置有第二驱动轴12,第二驱动轴12位于第二纵撑板4外侧的一端固定套设有第二从动轮13,且第二从动轮13与第二驱动轮11之间绕设有传动皮带,启动第二电机10,利用第二驱动轮11、第二从动轮13与传动皮带的传动,带动第二驱动轴12实现稳定转动,第二驱动轴12位于第二纵撑板4内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摇臂14,第二摇臂14远离第二驱动轴12的一端铰接有第三摇臂15,且第三摇臂15远离第二摇臂14的一端与混料筒1的侧壁上的连接块1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维运动混合机,包括支撑组件和混料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底座(2)、第一纵撑板(3)和第二纵撑板(4),所述底座(2)的顶部固定设置有第一纵撑板(3)和第二纵撑板(4);所述第一纵撑板(3)的外侧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5),且所述第一电机(5)的输出轴上固定套设有第一驱动轮(6),所述第一纵撑板(3)的侧壁上转动并贯穿设置有第一驱动轴(7),所述第一驱动轴(7)位于第一纵撑板(3)外侧的一端固定套设有第一从动轮(8),且所述第一从动轮(8)与第一驱动轮(6)之间绕设有传动皮带,所述第一驱动轴(7)位于第一纵撑板(3)内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摇臂(9),所述第一摇臂(9)呈U型设置,且所述第一摇臂(9)的两端均与混料筒(1)相互铰接;所述第二纵撑板(4)的外侧壁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10),且所述第二电机(10)的输出轴上固定套设有第二驱动轮(11),所述第二纵撑板(4)的侧壁上转动并贯穿设置有第二驱动轴(12),所述第二驱动轴(12)位于第二纵撑板(4)外侧的一端固定套设有第二从动轮(13),且所述第二从动轮(13)与第二驱动轮(11)之间绕设有传动皮带,所述第二驱动轴(12)位于第二纵撑板(4)内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摇臂(14),所述第二摇臂(14)远离第二驱动轴(12)的一端铰接有第三摇臂(15),且所述第三摇臂(15)远离第二摇臂(14)的一端与混料筒(1)相互铰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晔新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迅驰干燥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