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施工现场环境监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08919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8: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施工现场环境监测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安装有第一立柱,所述第一立柱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第二立柱,所述第二立柱外侧壁上方安装有第二横杆,所述第二横杆的顶部两端安装有扬尘湿度检测器,所述第二立柱的顶部安装有第一横杆;在第一立柱的外侧壁安装有升降装置,通过转动升降装置内部的把手,在齿板、转动杆、齿轮、圆柱、矩形板和涡轮的配合下使第二立柱带动扬尘湿度检测器、显示屏、风向传感器和风速传感器上升到合适高度,从而准确的检测施工现场环境,当施工现场的粉尘浓度过高时,通过水泵把水箱里的水通过水管流入到管道,然后使喷头喷出的水雾进行降尘,通过这样可以有效地对施工现场的粉尘进行降尘。降尘。降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施工现场环境监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施工现场环境监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在环境污染问题成为被更多的人群和组织关注的问题了,工地,厂区、车间,学校等等场所的空气质量越来越备受关注。特别是建筑工地,在施工的时候不免出现扬尘、粉尘及噪声,影响施工工人的健康,甚至周边的住户、公路的空气质量,所以要对施工现场进行环境检测。
[0003]现有环境检测装置的检测高度都是固定的,不能根据施工的进行而调节检测高度,导致环境检测装置的扬尘湿度检测器检测的结果不够准确有效。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施工现场环境监测装置,方便对环境检测器高度进行调节,从而准确的检测施工现场环境的优点。
[0005]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000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施工现场环境监测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安装有第一立柱,所述第一立柱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第二立柱,所述第二立柱外侧壁上方安装有第二横杆,所述第二横杆的顶部两端安装有扬尘湿度检测器,所述第二立柱的顶部安装有第一横杆,所述第一横杆的顶部两端分别安装有风速传感器和风向传感器,所述扬尘湿度检测器的下方安装有电控箱和显示屏,所述第一立柱的外侧安装有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包括箱体、把手、齿板、转动杆、齿轮、圆柱、矩形板和涡轮,所述第一立柱的外侧壁上方安装有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部下方通过矩形板转动连接有涡轮,所述涡轮的一端安装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另一端安装有把手,所述涡轮的顶部啮合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与所述箱体通过圆柱转动连接,所述齿轮另一侧与所述第二立柱外侧壁的齿板啮合连接,所述电控箱与所述显示屏、所述扬尘湿度检测器、所述风速传感器和所述风向传感器通过导线电性连接,所述显示屏通过信号线与所述扬尘湿度检测器、所述风速传感器和所述风向传感器信号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齿轮的内部安装有插销,所述插销的两端贯穿所述箱体的内部两端。为了限制第二立柱的移动。
[0008]优选的,所述底座的一侧安装有水箱,所述水箱的顶部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输出端安装有水管,所述水管的顶部安装有降尘装置,所述降尘装置包括管道、方板、铁箍、喷头,所述水管的顶部端头处安装有管道,所述管道通过方板和铁箍固定在所述第二立柱的外侧壁,所述管道的外侧壁安装有喷头。为了便于有效地对施工现场的粉尘进行降尘。
[0009]优选的,所述第二立柱的外侧壁上方通过U形箍连接有长板,所述长板的底部安装有挡水板。为了通过挡水板的阻挡可以避免喷雾出的水分落到显示屏处。
[0010]优选的,所述喷头的数量为七个。为了增加降尘装置的喷洒面积。
[0011]优选的,所述齿板位于所述第一立柱开设的长槽处。为了便于使齿板能够沿第一立柱的外侧上下移动。
[0012]优选的,所述箱体为铁构件。为了避免箱体发生损坏。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在使用的过程中,
[0014]1、在第一立柱的外侧壁安装有升降装置,通过转动升降装置内部的把手,在齿板、转动杆、齿轮、圆柱、矩形板和涡轮的配合下使第二立柱带动扬尘湿度检测器、显示屏、风向传感器和风速传感器上升到合适高度,从而准确的检测施工现场环境;
[0015]2、当施工现场的粉尘浓度过高时,通过水泵把水箱里的水通过水管流入到管道,然后使喷头喷出的水雾进行降尘,通过这样可以有效地对施工现场的粉尘进行降尘。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图1中箱体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图1中涡轮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图1中升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图1中降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说明:
[0022]1、底座;2、第一立柱;3、第二立柱;4、升降装置;41、箱体;42、把手;43、插销;44、齿板;45、转动杆;46、齿轮;47、圆柱;48、矩形板;49、涡轮;5、降尘装置;51、挡水板;52、管道;53、U形箍;54、方板;55、铁箍;56、喷头;57、长板;6、电控箱;7、水管;8、显示屏;9、扬尘湿度检测器;10、风速传感器;11、风向传感器;12、水箱;13、水泵;14、第一横杆;15、第二横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4]参阅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施工现场环境监测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部通过螺栓安装有第一立柱2,第一立柱2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第二立柱3,第二立柱3外侧壁上方通过螺栓安装有第二横杆15,第二横杆15的顶部两端通过螺栓安装有扬尘湿度检测器9,第二立柱3的顶部通过螺栓安装有第一横杆14,第一横杆14的顶部两端分别通过螺栓安装有风速传感器10和风向传感器11,扬尘湿度检测器9的下方安装有电控箱6和显示屏8,第一立柱2的外侧安装有升降装置4,升降装置4包括箱体41、把手42、齿板44、转动杆45、齿轮46、圆柱47、矩形板48和涡轮49,第一立柱2的外侧壁上方通过螺栓安装有箱体41,箱体41的内部下方通过矩形板48转动连接有涡轮49,涡轮49的一端通过螺栓安装有转动杆45,转动杆45的另一端通过螺栓安装有把手42,涡轮49的顶部啮合连接有齿轮46,齿轮46与箱体41通过圆柱47转动连接,齿轮46另一侧与第二立柱3外侧壁的齿板44啮合连接,电控箱6与显示屏8、扬尘湿度检测器9、风速传感器10和风向传感器11通过导线电性连接,显示屏8通过信号线与扬尘湿度检测器9、风速传感器10和风向传感器11信号连接。
[0025]本实例方案中,当需要使检测装置工作时,可以把检测装置放置到合适位置,然后通过扬尘湿度检测器9、风速传感器10和风向传感器11对施工现象进行环境检测,再使检测后的数据在显示屏8上进行显示。
[0026]本实例中,通过把手42使转动杆45带动涡轮49旋转,然后在涡轮49带动齿轮46与齿板44啮合连接的过程中,使第二立柱3托动扬尘湿度检测器9、风速传感器10和风向传感器11向上移动到合适角度,通过这样可以准确的检测施工现场环境。
[0027]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齿轮46的内部安装有插销43,插销43的两端贯穿箱体41的内部两端,当第二立柱3移动到合适高度时,把插销43插入齿轮46和箱体41的内部,通过这样可以限制第二立柱3的移动,也限制了齿轮46的转动。
[0028]进一步的,如图1和图5所示,底座1的一侧安装有水箱12,水箱12的顶部安装有水泵13,水泵13的输出端安装有水管7,水管7的顶部安装有降尘装置5,降尘装置5包括管道52、方板54、铁箍55、喷头56,水管7的顶部端头处安装有管道52,管道52通过方板54和铁箍55固定在第二立柱3的外侧壁,管道52的外侧壁安装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施工现场环境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安装有第一立柱,所述第一立柱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第二立柱,所述第二立柱外侧壁上方安装有第二横杆,所述第二横杆的顶部两端安装有扬尘湿度检测器,所述第二立柱的顶部安装有第一横杆,所述第一横杆的顶部两端分别安装有风速传感器和风向传感器,所述扬尘湿度检测器的下方安装有电控箱和显示屏,所述第一立柱的外侧安装有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包括箱体、把手、齿板、转动杆、齿轮、圆柱、矩形板和涡轮,所述第一立柱的外侧壁上方安装有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部下方通过矩形板转动连接有涡轮,所述涡轮的一端安装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另一端安装有把手,所述涡轮的顶部啮合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与所述箱体通过圆柱转动连接,所述齿轮另一侧与所述第二立柱外侧壁的齿板啮合连接,所述电控箱与所述显示屏、所述扬尘湿度检测器、所述风速传感器和所述风向传感器通过导线电性连接,所述显示屏通过信号线与所述扬尘湿度检测器、所述风速传感器和所述风向传感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海林陆仕颖梁东景黎汉杰黄燕黎祖丰黄英凌王亮聂向东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八局南方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