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洞施工用混凝土喷护施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08881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8: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隧洞施工用混凝土喷护施工装置,包括底座和履带,底座上依次设置有支架、回料箱和喷射机主体,支架包括升降机构、旋转机构和支撑机构,升降机构包括机箱、螺杆、升降块和升降杆,升降杆的上端连接有台板,旋转机构包括圆板和齿圈,支撑机构包括两根对称设置的竖梁,两根竖梁之间的上端设置有转轴,转轴的中部设置有套管,套管内配合套装有固定管,固定管的一端连接有喷射嘴,另一端连接有输送软管,固定管上设置有收料罩,收料罩上设置有收料软管,收料软管上设置有抽风机,收料软管的端部与回料箱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自动化程度高,喷射质量好,能回收混凝土材料,具有显著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具有显著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具有显著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隧洞施工用混凝土喷护施工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隧洞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隧洞施工用混凝土喷护施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水利工程中为了输水或泄洪,常穿山开挖建成封闭式的输水道,称为水工隧洞,在隧洞施工过程中,随着新奥法施工技术的推广应用,喷射混凝土已成为隧洞工程结构的主要支护形式。喷射混凝土时需要使用混凝土喷护装置,其工作原理是利用空压机压缩空气产生的高压气体将混凝土在加速室内搅拌与压缩空气混合,并沿着管道保持恒定的流量连续输送到搅拌器中均匀加水雾化搅拌,并连续不间断地将浆料喷射到施工面上去,混凝土在施工面凝结硬化,从而形成混凝土支护层,对隧道起到支护作用。目前,现有的混凝土喷护装置在使用时,多由工人手持喷射头进行混凝土的喷射,还存在着以下问题:一是由于喷射头喷出的混凝土量较大,产生的后坐力也较大,且喷射管的重量也较大,工人的劳动强度较大,易出现工人受伤的问题;二是喷射的混凝土厚度不均匀,强度不达标,表面不平整,混凝土容易开裂、脱落和塌落,降低了支护效果,影响到隧洞开挖的质量;三是喷射混凝土时总会有很多混凝土回弹,会浪费较多的混凝土材料,增加混凝土的喷护成本,同时,混凝土的回弹还会产生大量的粉尘,降低了施工的环境,会影响到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因此,研制开发一种自动化程度高,喷射质量好,能回收混凝土材料的隧洞施工用混凝土喷护施工装置是客观需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化程度高,喷射质量好,能回收混凝土材料的隧洞施工用混凝土喷护施工装置。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底座和设置在底座两侧的履带,底座上依次设置有支架、回料箱和喷射机主体,支架包括升降机构、旋转机构和支撑机构,升降机构包括机箱和竖直设置在机箱内部的螺杆,螺杆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机箱内的顶部和底部转动连接,螺杆的下部设置有从动齿轮,机箱外侧的底座上安装有升降电机,升降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驱动齿轮,机箱的侧壁上加工有通孔,通孔内设置有链条,链条的两端分别与驱动齿轮和从动齿轮传动连接,从动齿轮上方的螺杆上螺接有升降块,机箱的内壁上竖直设置有滑轨,升降块的侧面与滑轨滑动连接,升降块上设置有多根升降杆,升降杆的上端穿过机箱的顶部后连接有台板,旋转机构包括圆板和设置在圆板侧面上的齿圈,台板的外侧安装有旋转电机,旋转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与齿圈相啮合的主动齿轮,圆板下表面的中心处设置有竖杆,竖杆的下端与台板的中心处转动连接,支撑机构包括两根对称设置的竖梁,竖梁的下端固定在圆板上,两根竖梁之间的上端设置有转轴,转轴的一端与竖梁转动连接,另一端穿过竖梁后与安装在竖梁上的调节电机传动连接,转轴的中部设置有套管,套管内配合套装有固定管,固定管的一端连接有喷射嘴,另一端连接有输送软管,输送软管的端部
与喷射机主体的混凝土出口连通,在靠近喷射嘴一侧的固定管上设置有敞口的收料罩,收料罩的敞口端朝向喷射嘴的一侧,在远离喷射嘴一侧的收料罩上设置有收料软管,收料软管上设置有抽风机,收料软管的端部与回料箱连通,回料箱的顶部设置有排气管。
[0005]进一步的,底座的上表面上设置有减震层。
[0006]进一步的,收料罩的敞口端设置有环板,环板上圆周均布有多个照明灯。
[0007]进一步的,环板上安装有摄像头。
[0008]进一步的,固定管上设置有红外激光仪。
[0009]进一步的,固定管的侧壁上加工有螺孔,螺孔内拧入有紧固螺栓。
[0010]本技术在使用时,通过履带将本装置移动到需要喷射混凝土的位置,将固定管插装在套管内并进行固定,开启升降电机,升降电机依次带动驱动齿轮、链条和从动齿轮转动,从动齿轮带动螺杆转动,由于升降块不能随着螺杆进行圆周运动,在螺杆转动时,升降块进行上下移动,带动升降杆和台板进行上下移动,从而带动旋转机构和支撑机构进行上下移动,实现喷射嘴在高度方向上的调整;开启旋转电机,旋转电机带动主动齿轮转动,主动齿轮带动齿圈和圆板转动,圆板带动支撑机构转动,实现喷射嘴在水平方向上喷射角度的调整;开启调节电机,调节电机带动转轴转动,转轴带动套管转动,从而实现竖直方向上喷射角度的调整,通过上述三个机构的调整,使得喷射嘴获得了六个自由度,操作性较好,进而使得喷射状态下的喷射嘴可与各个方向的工作表面保持垂直,最大限度减少回弹和坍塌,提高混凝土的喷射质量。在混凝土喷射过程中,部分混凝土发生回弹,并扩散在空气中,这时开启抽风机,空气中的混凝土在吸力作用下向收料罩聚集,并通过收料软管送入回料箱进行收集,经一定处理后可再次使用,既可以降低空气中的粉尘,减小环境的污染,又可以减小混凝土材料的浪费,提高混凝土的使用率,降低喷射成本,最后,本装置在使用时,不需工人手持喷射管,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且各机构的动力均由相应的机械提供,自动化程度较高,操作性较好。本技术自动化程度高,喷射质量好,能回收混凝土材料,具有显著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技术中支架3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3为本技术中支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中:1

底座,2

履带,3

支架,4

回料箱,5

喷射机主体,6

机箱,7

螺杆,8

从动齿轮,9

升降电机,10

驱动齿轮,11

链条,12

升降块,13

升降杆,14

台板,15

圆板,16

齿圈,17

旋转电机,18

主动齿轮,19

竖杆,20

竖梁,21

转轴,22

套管,23

固定管,24

喷射嘴,25

输送软管,26

收料罩,27

收料软管,28

抽风机,29

减震层,30

环板,31

照明灯,32

摄像头,33

红外激光仪,34

紧固螺栓,35

调节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以任何方式对本技术加以限制,基于本技术所作的任何变更或改进,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16]如图1~3所示,本技术包括底座1和设置在底座1两侧的履带2,底座1和履带2
都为现有结构,底座1上依次设置有支架3、回料箱4和喷射机主体5,喷射机主体5为现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洞施工用混凝土喷护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底座(1)和设置在底座(1)两侧的履带(2),所述底座(1)上依次设置有支架(3)、回料箱(4)和喷射机主体(5),所述支架(3)包括升降机构、旋转机构和支撑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机箱(6)和竖直设置在机箱(6)内部的螺杆(7),螺杆(7)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机箱(6)内的顶部和底部转动连接,所述螺杆(7)的下部设置有从动齿轮(8),所述机箱(6)外侧的底座(1)上安装有升降电机(9),升降电机(9)的输出轴上设置有驱动齿轮(10),所述机箱(6)的侧壁上加工有通孔,通孔内设置有链条(11),链条(11)的两端分别与驱动齿轮(10)和从动齿轮(8)连接,所述从动齿轮(8)上方的螺杆(7)上螺接有升降块(12),所述机箱(6)的内壁上竖直设置有滑轨,升降块(12)的侧面与滑轨滑动连接,所述升降块(12)上设置有多根升降杆(13),升降杆(13)的上端穿过机箱(6)的顶部后连接有台板(14),所述旋转机构包括圆板(15)和设置在圆板(15)侧面上的齿圈(16),所述台板(14)的外侧安装有旋转电机(17),旋转电机(17)的输出轴上安装有与齿圈(16)相啮合的主动齿轮(18),所述圆板(15)下表面的中心处设置有竖杆(19),竖杆(19)的下端与台板(14)的中心处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机构包括两根对称设置的竖梁(20),竖梁(20)的下端固定在圆板(15)上,两根竖梁(20)之间的上端设置有转轴(21),转轴(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杨李浩强毕聪邓志龙刘晓楠齐建刚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电基础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