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压直流接触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08746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8:10
本申请涉及一种高压直流接触器,其包括外壳,外壳内设置有两个间隔设置的静触点,两个静触点之间设置有动触板,动触板背离静触点的一侧固定有驱动杆,驱动杆背离动触板的一端设置有动磁芯,动磁芯外侧套设有线圈,外壳内设置有密封灭弧室,动触板位于密封灭弧室内,驱动杆包括第一定位段和第二定位段,第二定位段位于第一定位段靠近静触点的一侧,第二定位段的直径小于第一定位段的直径,驱动杆上套设有缓冲弹簧,缓冲弹簧下端抵接第一定位段背离动磁芯的一侧端面上,缓冲弹簧靠近静触点的一端抵紧在动触板背离静触点的一侧面上。本申请具有提高直流接触器灭弧能力的效果。有提高直流接触器灭弧能力的效果。有提高直流接触器灭弧能力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压直流接触器


[0001]本申请涉及直流接触器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高压直流接触器。

技术介绍

[0002]接触器分为交流接触器和直流接触器,广义上是指工业电中利用线圈流过电流产生磁场,使触头闭合,以达到控制负载的电器,保护电路的效果。
[0003]相关技术中,直流接触器包括壳体,壳体内设置有两个间隔设置的静触点,壳体内还设置有用于连通两个静触点的动触点,动触点上固定有驱动杆,驱动杆背离动触点的一段固定有动磁芯。动磁芯外侧套设有线圈。动磁芯和动触点之间设置有静磁芯。实际工作中,工作人员将直流接触器接入电路中。工作人员向线圈通电,线圈电流产生磁场,使静磁芯产生电磁力吸附动磁芯,从而带动动触点向靠近静触点的一侧移动,动触点连通两个静触点,从而使电路连通。当需要断开电路时,工作人员断开线圈上的电流,静磁芯松开动磁芯,复位弹簧驱动动磁芯复位。动触点和静触点分离的过程中,动触点和电触点的金属表面因一次电子发射导致电子逸出,间隙中的气体原子或分子会因电离而产生电子和离子。同时,电子或离子轰击发射表面又会引起二次电子发射。当间隙中离子浓度足够大时,间隙被电击穿而产生电弧。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电弧是高温高导电的游离气体,对供配电系统的安全运行有较大影响。直流接触器在不断断开和连通的过程中,存在有容易烧损静触点和动触点,影响直流接触器的使用寿命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提高直流接触器的使用寿命,本申请提供一种高压直流接触器。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高压直流接触器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高压直流接触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设置有两个间隔设置的静触点,两个所述静触点之间设置有动触板,所述动触板背离静触点的一侧设置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背离动触板的一端设置有动磁芯,所述动磁芯外侧套设有线圈,所述外壳内设置有密封灭弧室,所述动触板位于密封灭弧室内,所述驱动杆包括第一定位段和第二定位段,所述第二定位段位于第一定位段靠近静触点的一侧,所述第二定位段的直径小于第一定位段的直径,所述驱动杆上套设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下端抵接第一定位段背离动磁芯的一侧端面上,所述缓冲弹簧靠近静触点的一端抵紧在动触板背离静触点的一侧面上。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对线圈通电,线圈使静磁芯上产生磁场吸附动磁芯,动磁芯推动驱动杆从而带动动触板向靠近静磁芯的一侧移动,动触板抵接在静触点上,当动触板与静触点抵接时,第一定位段继续向靠近动触板的一侧移动,此时,第一定位段压缩缓冲弹簧,从而有助于减少驱动杆对动磁芯的推力,有助于减少动触板损坏的可能性,在这种条件下,可以增大动磁芯和静磁芯之间的间距,当动触板和任一静触点分离时,较大的间距有助于增大动触板和静触点之间分离的间距,从而有助于拉长动触板和静触点
之间产生的电弧,从而使电弧快速降温,有助于提高密封灭弧室的灭弧效果。
[0009]优选的,所述驱动杆包括第一定位段和第二定位段,所述第二定位段位于第一定位段靠近静触点的一侧,所述第二定位段的直径小于第一定位段的直径,所述第二固定段上套设有第一绝缘垫,所述缓冲弹簧套设在第二定位段上,所述缓冲弹簧位于第一绝缘垫背离第一定位段的一侧,所述第一绝缘垫背离缓冲弹簧的一侧抵紧在第一定位段背离动磁芯的一侧端面上。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绝缘垫有助于阻隔电流在缓冲弹簧上形成回路,有助于减少电流从动触板上流入缓冲弹簧的可能性,从而有助于减少缓冲弹簧烧损的可能性,有助于提高直流接触器的使用寿命。
[0011]优选的,所述驱动杆背离动磁芯的一侧套设有固定卡簧,所述固定卡簧厚度方向与驱动杆轴线方向平行,所述固定卡簧靠近动磁芯的一侧抵紧在动触板上。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卡簧有助于使动触板在驱动杆上相对固定,有助于保证动触板和静触点之间的最大间距,从而有助于保证动触板和静触点之间的电弧被最大限度的拉长,有助于保证直流接触器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0013]优选的,所述驱动杆上设置有环形卡槽,所述环形卡槽位于驱动杆背离动磁芯的一端,所述固定卡簧与环形卡槽卡接配合。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卡簧与环形卡槽卡接配合,有助于使固定卡簧在驱动杆上相对固定,有助于减少动触板推动固定卡簧移动的可能性,从而有助于保证动触板和静触点之间的电弧被最大限度的拉长,有助于保证直流接触器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0015]优选的,所述驱动杆上还套设有第二绝缘垫,所述第二绝缘垫位于卡簧厚度方向靠近动触板的一侧,所述固定卡簧抵紧第二绝缘垫,所述第二绝缘垫背离固定卡簧的一侧面抵紧动触板。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绝缘垫有助于减少电流在环形卡簧上形成回路的可能性,有助于保证环形卡簧的使用寿命,从而有助于保证直流接触器的使用寿命。
[0017]优选的,所述驱动杆上还套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位于动磁芯和密封灭弧室之间,所述复位弹簧背离静触点的一端抵紧在动磁芯上,所述复位弹簧靠近动触板的一端抵紧在密封灭弧室外侧壁上。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对线圈通电,动磁芯在导向套44内向靠近静磁芯的一侧移动,并吸附在静磁芯上,动磁芯和密封灭弧室压缩复位弹簧。当线圈断电时,静磁芯上的磁场消失,复位弹簧回弹,从而驱动动磁芯复位。通过这种方式有助于保证线圈断电后,静磁芯和动磁芯之间的距离最大,从而有助于保证动触板和静触点之间距离最大,有助于保证动触板和静触点之间的电弧被最大限度的拉长,有助于保证直流接触器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0019]优选的,所述驱动杆背离动触板的一侧套设有定位卡簧,所述定位卡簧厚度方向与驱动杆轴线方向平行,所述定位卡簧靠近动触板的一侧抵紧在动磁芯上。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卡簧有助于将动磁芯相对固定在驱动杆上,从而有助于有助于保证线圈断电后,静磁芯和动磁芯之间的距离最大。
[0021]优选的,所述驱动杆上同轴设置有卡接槽,所述卡接槽位于驱动杆背离动触板的一端,所述定位卡簧与卡接槽卡接配合。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接槽有助于保证定位卡簧与驱动杆相对固定,从而有助于将动磁芯相对固定在驱动杆上,从而有助于有助于保证线圈断电后,静磁芯和动磁芯之间的距离最大。
[0023]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4]1.借助缓冲弹簧、第一定位段和第二定位段,有助于在保证直流接触器使用效果和使用寿命的前提下,增大动磁芯和静磁芯之间的间距,从而有助于动触板和静触点之间产生的电弧,从而使电弧快速降温,有助于提高密封灭弧室的灭弧效果,有助于提高直流接触器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0025]2.借助复位弹簧,有助于进一步保证复位后动磁芯和静磁芯之间的间距,保证动触板和静触点之间的电弧被拉长,从而有助于提高直流接触器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0026]3.借助第一绝缘垫和第二绝缘垫,有助于保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压直流接触器,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内设置有两个间隔设置的静触点(24),两个所述静触点(24)之间设置有动触板(23),所述动触板(23)背离静触点(24)的一侧设置有驱动杆(6),所述驱动杆(6)背离动触板(23)的一端设置有动磁芯(22),所述动磁芯(22)外侧套设有线圈(43),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内设置有密封灭弧室(5),所述动触板(23)位于密封灭弧室(5)内,所述驱动杆(6)包括第一定位段(62)和第二定位段(63),所述第二定位段(63)位于第一定位段(62)靠近静触点(24)的一侧,所述第二定位段(63)的直径小于第一定位段(62)的直径,所述第二定位段(63)上套设有缓冲弹簧(74),所述缓冲弹簧(74)下端抵接第一定位段背离动磁芯的一侧端面上,所述缓冲弹簧(74)靠近静触点(24)的一端抵紧在动触板(23)背离静触点(24)的一侧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压直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段(63)上还套设有第一绝缘垫(73),所述缓冲弹簧(74)位于第一绝缘垫(73)背离第一定位段(62)的一侧,所述第一绝缘垫(73)背离缓冲弹簧(74)的一侧抵紧在第一定位段(62)背离动磁芯(22)的一侧端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压直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杆(6)背离动磁芯(22)的一侧套设有固定卡簧(78),所述固定卡簧(78)厚度方向与驱动杆(6)轴线方向平行,所述固定卡簧(78)靠近动磁芯(22)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欢欢高云雅
申请(专利权)人:旭格威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