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宏愿专利>正文

一种自动触发的智能救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087284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8: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触发的智能救生装置,包括有阀体、气瓶、监测模块组和微处理器;阀体的阀腔中设有受微处理器电信号控制点火触发的化学反应触发器,化学反应触发器包括有触发器座壳和撞击杆,撞击杆与触发器座壳相配合形成有化学药剂反应仓,化学药剂反应仓中设有化学药剂;撞击杆的下端成型有用于撞破气瓶上的密封盖的撞针;阀体上经橡胶软管连接有气囊圈;气瓶中罐装有气化后用于为气囊圈充气的液态二氧化碳,气囊圈在充气后膨胀形成将游泳者肩部以上部位托浮出水面的救生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智能、安全,并且携带方便,能在气囊打开时确保将溺水者头部托浮出水面之上。确保将溺水者头部托浮出水面之上。确保将溺水者头部托浮出水面之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触发的智能救生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溺水救生
,特别是一种自动触发的智能救生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大多数的智能防溺水救生装置都安装有各种监测传感器,并利用这些监测传感器来获得游泳者的各种信息,当监测到游泳者处于溺水状态时,就能够触发救援措施。目前有的触发机构是利用弹簧机械势能的冲击打开气瓶,有的是通过电钻打开气瓶,这些设置不但结构复杂,而且触发反应时间长。特别是大多数的智能防溺水救生装置还存在救生效果差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气囊打时不能确保溺水者头部向上露出水面。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而提供携带方便、安全实用,并能在气囊打开时确保将溺水者头部托浮出水面之上的一种自动触发的智能救生装置。
[0004]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自动触发的智能救生装置,包括螺旋安装在阀体上的气瓶以及用于对游泳者的状况进行实时监测的监测模块组和用于对监测模块组传回的监测信号进行运算处理的微处理器;阀体的阀腔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触发的智能救生装置,包括螺旋安装在阀体(1)上的气瓶(2)以及用于对游泳者的状况进行实时监测的监测模块组(5)和用于对监测模块组(5)传回的监测信号进行运算处理的微处理器(3);其特征是:所述阀体(1)的阀腔中设有受微处理器(3)电信号控制点火触发的化学反应触发器(4),所述的化学反应触发器(4)包括具有下端口的触发器座壳(41)和上端套装在该触发器座壳(41)下端口中的撞击杆(42),所述的撞击杆(42)与触发器座壳(41)相配合形成有化学药剂反应仓,该化学药剂反应仓中设有在点火触发时通过产生化学反应迫使撞击杆(42)脱离触发器座壳(41)向下撞击的化学药剂(X);所述的撞击杆(42)的下端成型有用于撞破气瓶(2)上的密封盖(M)的撞针(421);所述的阀体(1)上经橡胶软管(G)连接有用于环套在游泳者腋下的气囊圈(9);所述的气瓶(2)中罐装有在密封盖(M)被撞破后能气化为气囊圈(9)充气的液态二氧化碳,所述的气囊圈(9)在充气后膨胀形成将游泳者肩部以上部位托浮出水面的救生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触发的智能救生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阀体(1)的阀腔由上至下贯通阀体(1),该阀体(1)的阀腔由依次相连的上台阶孔(1a)、第二台阶孔(1b)、导向滑孔(1c)和下台阶孔(1d)组成;所述的导向滑孔(1c)上径向开有出气孔(1e),所述的出气孔(1e)上螺旋安装有方便与橡胶软管(G)对接的连接凸嘴;所述的上台阶孔(1a)和下台阶孔(1d)的内壁上均加工有内螺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触发的智能救生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气瓶(2)的上端缩径形成有连接部(21),该连接部(21)的外周面加工有用于与下台阶孔(1d)的内螺纹螺旋配合相连接的外螺纹,并且该连接部(21)的上端缩径形成有能伸入到导向滑孔(1c)内的定位凸嘴(22);所述的密封盖(M)密封卡装在定位凸嘴(22)中,该定位凸嘴(22)的外周面套装有气瓶密封垫(D)。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动触发的智能救生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撞针(421)的中心轴线与密封盖(M)的中线轴线相重合,该撞针(421)与密封盖(M)间留使撞针(421)向下冲击的冲击距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宏愿
申请(专利权)人:杨宏愿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