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气内循环和半预混相结合的超低NOx燃气燃烧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086881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8: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烟气内循环和半预混相结合的超低NOx燃气燃烧器,包括:燃烧器外喉口;分级风调节装置,位于燃烧器外喉口内;中心筒,一端插入至分级风调节装置内,另一端延伸至分级风调节装置及燃烧器外喉口的外部;稳焰装置,位于中心筒延伸至分级风调节装置及燃烧器外喉口外部的一端;中心燃气枪,一端插入至中心筒内,另一端穿过稳焰装置延伸至稳焰装置的外侧;多个内燃气枪组件,位于分级风调节装置与中心筒之间;多个外燃气枪组件,位于分级风调节装置与燃烧器外喉口之间。本实新型可以加大燃烧前燃气和烟气、空气混合的燃气比例,加大燃烧器机头的负压能力,减少高温烟气回来的阻力,使更多的烟气回流至燃烧器本体处。使更多的烟气回流至燃烧器本体处。使更多的烟气回流至燃烧器本体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烟气内循环和半预混相结合的超低NOx燃气燃烧器


[0001]本技术涉及工业燃气燃烧器燃烧
,特别是涉及一种烟气内循环和半预混相结合的超低NOx燃气燃烧器。

技术介绍

[0002]自2015年北京实施天然气炉NOx(氧化氮)≤30mg/Nm3以来,在天然气炉的低氮改造中“低氮燃烧器+烟气外循环”的技术路线广泛应用,使用于烟气外循环的低氮燃烧器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采用“低氮燃烧器+烟气外循环”的技术路线已无瓶颈和难度。
[0003]而采用烟气外循环技术虽可以降低NOx的排放,但仍存在冷凝水、降低锅炉效率、增加烟循设备等弊端。近两年内,多个燃烧器厂家纷纷在探索和试验,不用烟气外循环,仅通过燃烧器机头结构的创新,使更多的高温烟气在炉内内循环至燃烧器机头附近处,降低燃料燃烧的氧量,以降低NOx的排放,达到≤30mg/Nm3的低氮排放。陆续也有一些厂家申请了烟气内循环30mg/Nm3机器的专利保护,申请保护的专利中多为采用设置烟气内循环单独的通道和外圈燃气枪枪头外侧设置烟气空气燃气预混枪,此结构经实际试验运行发现,内循环回来的烟气进入到烟气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烟气内循环和半预混相结合的超低NOx燃气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燃烧器外喉口;分级风调节装置,位于所述燃烧器外喉口内,与所述燃烧器外喉口具有间距,并与所述燃烧器外喉口平行;中心筒,一端插入至所述分级风调节装置内,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分级风调节装置及所述燃烧器外喉口的外部;稳焰装置,位于所述中心筒延伸至所述分级风调节装置及所述燃烧器外喉口外部的一端;中心燃气枪,一端插入至所述中心筒内,另一端穿过所述稳焰装置延伸至所述稳焰装置的外侧;所述中心燃气枪内设有内燃气通道;多个内燃气枪组件,位于所述分级风调节装置与所述中心筒之间,沿所述中心燃气枪的周向间隔排布;各所述内燃气枪组件的一端均与所述内燃气通道相连通,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稳焰装置的外侧;多个外燃气枪组件,位于所述分级风调节装置与所述燃烧器外喉口之间,沿所述分级风调节装置的周向间隔排布;各所述外燃气枪组件的一端均插入至所述燃烧器外喉口内,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燃烧器外喉口的外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气内循环和半预混相结合的超低NOx燃气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稳焰装置包括:稳焰板,位于所述中心筒延伸至所述分级风调节装置及所述燃烧器外喉口外部的一端;所述稳焰板上设有多个第一旋流叶片及多个冷却风通孔,多个所述第一旋流叶片位于所述中心燃气枪的外围,且沿所述中心筒的周向间隔排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烟气内循环和半预混相结合的超低NOx燃气燃烧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第二旋流叶片,位于所述中心筒延伸至所述分级风调节装置及所述燃烧器外喉口外部一端的外壁,且沿所述中心筒的周向间隔排布。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气内循环和半预混相结合的超低NOx燃气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燃气枪穿过所述稳焰装置延伸至所述稳焰装置外侧的一端具有枪头缩口,所述枪头缩口上设有若干个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子安刘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铂纳森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