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08656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8: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储能系统,所述储能系统包括:多个储电模块,每个所述储电模块包括:第一独立外壳;电池组,所述电池组设于所述第一独立外壳内;灭火单元,所述灭火单元设于所述第一独立外壳内,所述灭火单元包括气体喷头和水喷头;消防连接部,所述消防连接部设于所述第一独立外壳的外侧且包括气管系统和水管系统,所述气管系统与每个所述储电模块的所述气体喷头连接,所述水管系统与每个所述储电模块的所述水喷头连接。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储能系统具有能够及时检测火情、灭火效果好、降低火灾损失等优点。降低火灾损失等优点。降低火灾损失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储能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储能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储能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相关技术中,储能系统是微电网、孤岛电网、分布式发电系统及新能源汽车快速充电技术发展必不可少的基础措施。储能系统在电力系统中的运用,实现了需求侧管理、削峰填谷、平滑负荷、快速调整电网频率,提高了电网运行稳定性和可靠性,降低了光伏和风力等瞬时变化大的新能源发电系统对电网的冲击。但在现有技术中,储能系统一般为集装箱式整体结构,检测装置分布在集装箱内室中,由于集装箱室内大空间的稀释,个别电池组在初期发生热失控时无法被检测装置感应,只有当电池组的火灾达到一定情况时才能触发检测装置,从而造成检测装置发出火警信息的延迟。
[0003]并且,由于整个系统的电池组放置在同一个空间中,当进行浸没式消防时,需要较多的消防介质将整个空间填充满才能起到灭火作用,这样导致消防响应速度慢、消防材料利用率极低、消防成本高。同时,由于所有的电池组在同一个空间,消防后正常的电池组也将被浸没损坏而造成极度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储能系统,该储能系统具有能够及时检测火情、灭火效果好、降低火灾损失等优点。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一种储能系统,所述储能系统包括:多个储电模块,每个所述储电模块包括:第一独立外壳;电池组,所述电池组设于所述第一独立外壳内;灭火单元,所述灭火单元设于所述第一独立外壳内,所述灭火单元包括气体喷头和水喷头;消防连接部,所述消防连接部设于所述第一独立外壳的外侧且包括气管系统和水管系统,所述气管系统与每个所述储电模块的所述气体喷头连接,所述水管系统与每个所述储电模块的所述水喷头连接。
[0006]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储能系统具有能够及时检测火情、灭火效果好、降低火灾损失等优点。
[0007]另外,根据本技术上述实施例的储能系统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0008]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独立外壳设有第一气体接头和第一水接头,所述第一气体接头连接所述气体喷头和所述气管系统,所述第一水接头连接所述水喷头和所述水管系统。
[000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气体接头和所述第一水接头间隔设于所述第一独立外壳的顶壁。
[001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气体接头为三通接头,所述第一气体接头具有第一气体接口、第二气体接口和第三气体接口,所述第一气体接口与所述气体喷头相连,所述第二气体接口和所述第三气体接口接入所述气管系统。
[0011]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储能系统还包括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包括:第二独立外壳,所述第二独立外壳具有容纳腔;储气罐,所述储气罐设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气管系统连接所述储气罐和每个所述储电模块的所述气体喷头;消防接头,所述消防接头设于所述第二独立外壳,所述水管系统连接所述消防接头和每个所述储电模块的所述水喷头。
[0012]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消防接头设于所述第二独立外壳的侧壁,所述消防接头为标准件。
[0013]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独立外壳设有第二气体接头和第二水接头,所述第二气体接头连接所述储气罐和所述气管系统,所述第二水接头连接所述消防接头和所述水管系统。
[0014]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气体接头和所述第二水接头间隔设于所述第二独立外壳的顶壁。
[0015]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气体接头为三通接头,所述第二气体接头具有第四气体接口、第五气体接口和第六气体接口,所述第四气体接口通过第一连接管与所述储气罐相连,所述第五气体接口和所述第六气体接口接入所述气管系统。
[0016]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储气罐用于储存七氟丙烷气体。
[0017]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独立外壳具有独立封闭空间,所述电池组设于所述独立封闭空间内,所述灭火单元设于所述独立封闭空间内。
[0018]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独立外壳设有防爆阀,所述防爆阀与所述独立封闭空间连通。
[0019]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20]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21]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储能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图1中D的放大处。
[0023]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储能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4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储能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5是图4中E的放大处。
[0026]图6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储能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7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储能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8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储能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9是图8的上视图。
[0030]图10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储能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11是图8的后视图。
[0032]图1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储能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1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储能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14是图13中F的放大处。
[0035]图15是图13中M的放大处。
[0036]附图标记:储能系统1、第一模块排11、第二模块排12、电连接部20、冷却连接部30、消防连接部40、水管系统41、气管系统42、通信连接部50、
[0037]储电模块100、第一独立外壳110、第一外壳本体111、第一门体112、第一气体接头113、第一气体接口1131、第二气体接口1132、第三气体接口1133、第一水接头114、电池组120、接线端子130、灭火单元140、气体喷头141、水喷头142、检测单元150、综合探测装置151、氢气探测装置152、防爆阀160、冷却单元170、
[0038]控制模块200、第二独立外壳210、第二外壳本体211、第二门体212、消防接头213、储气罐214、第二气体接头215、第四气体接口2151、第五气体接口2152、第六气体接口2153、第二水接头216、气体控制器220、报警器230、
[0039]顶盖320。
具体实施方式
[0040]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41]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储电模块,每个所述储电模块包括:第一独立外壳;电池组,所述电池组设于所述第一独立外壳内;灭火单元,所述灭火单元设于所述第一独立外壳内,所述灭火单元包括气体喷头和水喷头;消防连接部,所述消防连接部设于所述第一独立外壳的外侧且包括气管系统和水管系统,所述气管系统与每个所述储电模块的所述气体喷头连接,所述水管系统与每个所述储电模块的所述水喷头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独立外壳设有第一气体接头和第一水接头,所述第一气体接头连接所述气体喷头和所述气管系统,所述第一水接头连接所述水喷头和所述水管系统。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体接头和所述第一水接头间隔设于所述第一独立外壳的顶壁。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体接头为三通接头,所述第一气体接头具有第一气体接口、第二气体接口和第三气体接口,所述第一气体接口与所述气体喷头相连,所述第二气体接口和所述第三气体接口接入所述气管系统。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系统还包括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包括:第二独立外壳,所述第二独立外壳具有容纳腔;储气罐,所述储气罐设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气管系统连接所述储气罐和每个所述储电模块的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强易梓琦吴祖钰张万财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海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