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髋关节术后防脱位侧躺垫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髋关节术后防脱位侧躺垫。
技术介绍
[0002]髋关节置换术是目前临床上治疗严重关节病变、老年股骨颈骨折及部分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最有效方法。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骨关节疾病日益增多,髋关节置换术可以重建病变关节的功能,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工作能力和生活质量,现在已经作为一种成熟的治疗手段在国内外广泛应用。
[0003]髋关节置换术后部分关节囊切除,关节处于不稳定状态,特别是在关节囊还没有形成瘢痕之前,患者的下肢要时刻保持外展中立位。髋关节置换后,患者在病床上休养时,要避免做髋关节屈曲、内收、外旋等动作,以避免引发术后髋关节脱位。为保证患者下肢无内收、外旋等动作,有时还会用到丁字鞋对患者足部进行外固定,以使患者的足部与下肢保持约90 度角。如此,患者的下肢既要保持外展中立位,足部又要在丁字鞋的束缚下与腿部保持约90
°
角,因此会非常劳累,且容易形成压疮,不利于患者恢复。
[0004]因此,开发一种能够改变患者平躺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髋关节术后防脱位侧躺垫,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垫体(1),具有第一底面(11)、第一立面(12)和第一弧面(13),所述第一底面(1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立面(12)的底端连接,所述第一弧面(13)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立面(12)的顶端连接,所述第一弧面(1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底面(11)的另一端连接;第二垫体(2),具有第二底面(21)、第二立面(22)和第二弧面(23),所述第二底面(21)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立面(22)的底端连接,所述第二弧面(23)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立面(22)的顶端连接,所述第二弧面(2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底面(2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垫体(1)的横截面与所述第二垫体(2)的横截面形状相同,且可拆卸连接;限位垫(3),与所述第二弧面(23)的靠近所述第二底面(21)的一侧可拆卸地连接,所述限位垫(3)与所述第二弧面(23)的未与所述限位垫(3)连接的部分形成限位凹陷(31);所述限位垫(3)的纵向长度≤所述第二垫体(2)的纵向长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髋关节术后防脱位侧躺垫,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垫(3)包括:第一限位弧面(32),适于与所述第二弧面(23)贴合接触;第二限位弧面(33),一端与所述第一限位弧面(32)连接,适于承托;第一限位立面(34),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限位弧面(32)和所述第二限位弧面(33)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髋关节术后防脱位侧躺垫,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垫(3)与所述第二垫体(2)通过粘扣结构可拆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髋关节术后防脱位侧躺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垫体(1)与所述第二垫体(2)通过粘扣结构或拉链结构可拆卸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
‑
4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髋关节术后防脱位侧躺垫,其特征在于,还包括:L型板(4),具有底板(41)和与所述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光岩,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