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彭岗专利>正文

一种神经外科临床的颅骨破开修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062329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7 15: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神经外科临床的颅骨破开修复装置,包括支撑部以及安装于其上的橡胶软垫,橡胶软垫的枕面按结构可分为颈部提托部、后脑依托部以及枕骨抬升部,支撑部的侧面滑动设置有防撞头板,还包括锁止机构,锁止机构用于使防撞头板与枕骨抬升部之间的间隔可调。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颅骨破开修复装置,通过橡胶软垫上的颈部提托部、后脑依托部以及枕骨抬升部配合其两侧的限位凸起,使头部能够被限位,防止其左右晃动造成头部滑落,以及在支撑部位于枕骨抬升部的一端设置有防撞头板,防撞头板与橡胶软垫之间的间距可进行调节,可以避免头部的上下晃动而触及床头,造成头部的二次损伤。次损伤。次损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神经外科临床的颅骨破开修复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神经外科临床的颅骨破开修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神经外科是外科学中的一个分支,在外科手术的基础上,并通过独特的神经外科学研究方法,对患者的神经系统进行救治的一门学科,常见的神经系统如:脑、脊髓和周围神经系统,因此对于脑部的神经,通常都需要将大脑的头骨打开一定的开口,并对脑内的神经进行治疗。
[0003]根据专利号CN112754741A,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神经外科临床的颅骨破开修复装置,适用于神经外科临床的颅骨破开修复装置主要由:松紧带、防护网罩、气囊层、下颚绑带以及充气泵组合而成,所述防护网罩的下边沿与所述松紧带的上沿缝合,所述气囊层包覆在所述防护网罩的外部,所述下颚绑带与所述松紧带连接,所述充气泵与所述气囊层连接。
[0004]常规的颅骨修复通过在头部加装保护装置,避免患者头部受外界的撞击和触碰,使伤口感染或使伤口受到二次伤害,但是在患者进行休息时,需要长期佩戴防护装置,不仅影响患者的休息,而且密闭的环境使患者头部容易出汗,导致体汗流入伤口导致二次感染。...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神经外科临床的颅骨破开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部(2)以及安装于其上的橡胶软垫(1),所述橡胶软垫(1)的枕面按结构可分为颈部提托部(13)、后脑依托部(14)以及枕骨抬升部(15),所述支撑部(2)的侧面滑动设置有防撞头板(3),还包括锁止机构(5),所述锁止机构(5)用于使防撞头板(3)与所述枕骨抬升部(15)之间的间隔可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外科临床的颅骨破开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软垫(1)上对称设置有限位凸起(12),所述橡胶软垫(1)的底部开设有容纳凹槽(11),所述容纳凹槽(11)内活动安装有按摩组件(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神经外科临床的颅骨破开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组件(4)包括转动杆(41)、传动齿轮(42)、按摩球(43)、受力轴杆(44)、电机(45)和传动轴杆(46),所述转动杆(41)的两端固定安装有按摩球(43),所述转动杆(41)活动设置于容纳凹槽(11)内,所述转动杆(41)固定安装于传动齿轮(42)上,所述传动齿轮(42)相对转动杆(41)一侧的外壁固定安装有受力轴杆(44),两个所述传动齿轮(42)相互啮合使位于其上的两个转动杆(41)保持转动,所述传动轴杆(46)固定安装于电机(45)上,所述传动轴杆(46)相对电机(45)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偏齿轮,所述电机(45)设置于支撑部(2)的顶部安装槽,所述传动齿轮(42)上其中一个受力轴杆(44)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偏齿轮,并与传动轴杆(46)上的偏齿轮啮合传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外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岗关锋吴小钢
申请(专利权)人:彭岗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