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血液科一体式护理床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护具
,具体涉及一种血液科一体式护理床。
技术介绍
[0002]血液科是专门诊断和治疗血液系统相关疾病的科室,血液系统疾病就是指发生在血细胞和造血器官的疾病;患者在医治过程中,大部分时间都在护理床上度过,很多患者的家属无法每时每刻都守护着患者,当患者家属不在时,患者在长时间的卧躺之后,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发生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组织溃烂坏死,从而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延长治疗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血液科一体式护理床,能够使患者的臀部定期进行通风操作,避免长时间的压迫而导致患者臀部溃烂,从而有效缓解患者的舒适度,提高治疗效果。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床框本体、床架、万向轮、固定床板、调节床板和手动调节机构,床框本体的左右两侧的底部均固定有床架,床架的底部前后对称设置有万向轮,床框本体的左侧内部设置有固定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血液科一体式护理床,它包含床框本体(1)、床架(2)、万向轮(3)、固定床板(4)、调节床板(5)和手动调节机构(6),床框本体(1)的左右两侧的底部均固定有床架(2),床架(2)的底部前后对称设置有万向轮(3),床框本体(1)的左侧内部设置有固定床板(4),床框本体(1)的右侧内部设置有调节床板(5),调节床板(5)的下侧设置有手动调节机构(6);其特征在于,它还包含:支撑架(7),所述支撑架(7)为十字形结构设置,且支撑架(7)设置于固定床板(4)内开设的凹槽(4
‑
1)内,支撑架(7)的四周外壁分别与凹槽(4
‑
1)的内壁连接固定,且支撑架(7)的上表面与固定床板(4)的上表面齐平设置,支撑架(7)中的四周内角分别与凹槽(4
‑
1)之间的空腔形成通风槽(4
‑
2);调节板(8),所述调节板(8)为四个,分别设置于对应的通风槽(4
‑
2)内,且调节板(8)的前后两侧分别与通风槽(4
‑
2)的前后两侧的内壁接触设置;连接架(9),所述连接架(9)为两个,连接架(9)为“U”形结构设置,两个连接架(9)分别设置于支撑架(7)左右两侧的底部,且连接架(9)中的前后两侧的垂直端的上端分别与调节板(8)的底部连接固定;调节电机(10),所述调节电机(10)为两个,分别固定于支撑架(7)左右两侧底部开设的电机支槽内,调节电机(10)与外部电源连接;调节丝杆(11),所述调节丝杆(11)为两个,分别固定于调节电机(10)的底部输出轴上,且调节丝杆(11)通过螺纹旋转穿设于连接架(9)内;转动机构(12),所述的转动机构(12)设置于支撑架(7)的下侧,且转动机构(12)设置于左右两个连接架(9)之间;往复丝杆(13),所述的往复丝杆(13)为两个,分别设置于转动机构(12)的前后两侧,且往复丝杆(13)上的螺纹由中间分别向前后两端相反设置;丝杆支块(14),所述丝杆支块(14)为两个,分别前后对称设置于往复丝杆(13)的外侧,且往复丝杆(13)的外端分别通过轴承旋接设置于丝杆支块(14)内;风叶(15),所述风叶(15)为四个,分别两两相对通过螺纹旋转套设于往复丝杆(13)的前后两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血液科一体式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动机构(12)包含:转动电机(12
‑
1),所述转动电机(12
‑
1)固定于支撑架(7)底部开设的开槽(7
‑
1)内,转动电机(12
‑
1)与外部电源连接;主动伞齿轮(12
‑
2),所述主动伞齿轮(12
‑
2)固定于转动电机(12
‑
1)的底部输出轴上;从动伞齿轮(12
‑
3),所述从动伞齿轮(12
‑
3)为两个,分别设置于主动伞齿轮(12
‑
2)的前后两侧,且从动伞齿轮(12
‑
3)与主动伞齿轮(12
‑
2)啮合设置;从动轴(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