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配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气管固定贴,包括贴于患者后颈部的无纺布基层,所述无纺布基层两端均设有两根向外延伸的无纺布带,同侧的的两根所述无纺布带呈“八”字型分布,所述无纺布基层中部设有减压层,所述无纺布基层外沿一周设有若干层相互粘连且可手动撕掉的第一粘贴层,所述无纺布带设有若干层相互粘连且可手动撕掉的第二粘贴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的气管固定贴能够完全替代临床使用医用胶布对气管进行固定,防止气管脱管,保证患者得到有效的治疗。患者得到有效的治疗。患者得到有效的治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管固定贴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配件
,具体为一种气管固定贴。
技术介绍
[0002]气管插管是将一特制的气管内导管通过口腔或鼻腔,经声门置入气管或支气管内的方法,为呼吸道通畅、通气供氧、呼吸道吸引等提供最佳条件,是抢救呼吸功能障碍患者的重要措施。临床上,外部呼吸机等导管的接头与位于人体口腔或鼻腔的气管接头处容易脱落,影响患者的治疗及生命安全,为了防止外部导管与位于人体的口腔或鼻腔的气管连接处脱落,临床上通常是采用一次性的医用胶布将其固定在面部,由于胶布的粘贴时效且粘力有限,故同样固定不牢易脱管,影响患者的治疗及生命安全。因此,本技术提出一种气管固定贴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临床上使用胶布对气管进行固定容易导致脱管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气管固定贴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5]一种气管固定贴,包括贴于患者后颈部的无纺布基层,所述无纺布基层两端均设有两根向外延伸的无纺布带,同侧的的两根所述无纺布带呈“八”字型分布,所述无纺布基层中部设有减压层,所述无纺布基层外沿一周设有若干层相互粘连且可手动撕掉的第一粘贴层,所述无纺布带设有若干层相互粘连且可手动撕掉的第二粘贴层。
[000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粘贴层及无纺布基层均设有若干个绕其一周的透气孔。
[0007]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粘贴层位于所述无纺布带的尾端。
[0008]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粘贴层还位于所述无纺布带的前端且一定距离间隔设置。
[0009]进一步地,所述减压层为透气海绵层。
[0010]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1]本技术的的气管固定贴能够完全替代临床使用医用胶布对气管进行固定,固定时,撕开第一粘贴层,将无纺布基层贴于患者的后颈处,撕开无纺布带第二粘贴层,将无纺布基层两侧的无纺布从患者的后颈两侧绕过伸至面部将位于口腔或鼻腔的气管牢牢的固定于面部,防止气管脱管,保证患者得到有效的治疗,第二次使用时,撕掉上一次使用的第一粘贴层及第二粘贴层,即可进行第二次固定,节约医疗成本、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无纺布基层1、无纺布带2、减压层3、第一粘贴层4、第二粘贴层5、透气孔6。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7]实施例1,请参阅图1
‑
2,本技术披露了一种气管固定贴,包括贴于患者后颈部的无纺布基层1,所述无纺布基层1两端均设有两根向外延伸的无纺布带2,同侧的的两根所述无纺布带2呈“八”字型分布,“八”字型分布的无纺布带2更容易贴合与人体后颈与面部的结构,所述无纺布基层1中部设有减压层3,本实施例中,所述减压层3为透气海绵层。所述无纺布基层1外沿一周设有若干层相互粘连且可手动撕掉的第一粘贴层4,所述无纺布带2设有若干层相互粘连且可手动撕掉的第二粘贴层5。第一粘贴层4及第二粘贴层5选用抗过敏胶,防止粘贴后对患者皮肤造成过敏。
[0018]为了患者粘贴后皮肤更好的透气适应长时间的粘贴,所述第一粘贴层4及无纺布基层1均设有若干个绕其一周的透气孔6。
[0019]固定时,撕开第一粘贴层4,将无纺布基层1贴于患者的后颈处,撕开无纺布带2第二粘贴层5,将无纺布基层1两侧的无纺布从患者的后颈两侧绕过伸至面部将位于口腔或鼻腔的气管牢牢的固定于面部,防止气管脱管,保证患者得到有效的治疗,第二次使用时,撕掉上一次使用的第一粘贴层4及第二粘贴层5,即可进行第二次固定,节约医疗成本、使用方便。
[0020]实施例2,请参阅图3,本技术披露了一种气管固定贴,包括贴于患者后颈部的无纺布基层1,所述无纺布基层1两端均设有两根向外延伸的无纺布带2,同侧的的两根所述无纺布带2呈“八”字型分布,“八”字型分布的无纺布带2更容易贴合与人体后颈与面部的结构,所述无纺布基层1中部设有减压层3,本实施例中,所述减压层3为透气海绵层。所述无纺布基层1外沿一周设有若干层相互粘连且可手动撕掉的第一粘贴层4,所述无纺布带2设有若干层相互粘连且可手动撕掉的第二粘贴层5,参照图3,所述第二粘贴层5位于所述无纺布带2的尾端,所述第二粘贴层5还位于所述无纺布带2的前端且一定距离间隔设置。如此设置,尽可能减少粘贴于患者颈部及面部的粘贴面积,且后端的第二粘贴层5不影响对气管进行固定,第一粘贴层4及第二粘贴层5选用抗过敏胶,防止粘贴后对患者皮肤造成过敏。
[0021]为了患者粘贴后皮肤更好的透气适应长时间的粘贴,所述第一粘贴层4及无纺布基层1均设有若干个绕其一周的透气孔6。
[0022]虽然在上文中已经参考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描述,然而在不脱离本技术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本技术所披露的实施例中的各项特征均可通过任意方式相互结合起来使用,在本说明书中未对这些组合的情况进行穷举性的描述仅仅是出于省略篇幅和节约资源的考虑。因此,本技术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管固定贴,其特征在于:包括贴于患者后颈部的无纺布基层(1),所述无纺布基层(1)两端均设有两根向外延伸的无纺布带(2),同侧的两根所述无纺布带(2)呈“八”字型分布,所述无纺布基层(1)中部设有减压层(3),所述无纺布基层(1)外沿一周设有若干层相互粘连且可手动撕掉的第一粘贴层(4),所述无纺布带(2)设有若干层相互粘连且可手动撕掉的第二粘贴层(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管固定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芸,彭夏培,闵贝贝,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市中心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