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能同步履带转动信息的钢轨探伤仿真实训仪履带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铁道铁轨应用设备技术中,对于轨道探伤的技术学习、培训的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能同步履带转动信息的钢轨探伤仿真实训仪履带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钢轨探伤工是钢轨防断的主力军,属于单人作业,自身技能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探伤工作的误判率和漏探率,而误判和漏探事件的发生,轻则造成维修成本的浪费,重则直接威胁铁路运输安全。
[0003]目前钢轨探伤培训领域都采用建实训基地,在实训基地里放置实物伤损轨作为培训手段,以口口相传的师带徒培训模式开展,一方面重复投资,且投资分散、培训伤损轨不共享又难于形成规模效应;另一方面钢轨探伤工培养周期长、培养成本高、培训难度大,工学矛盾突出。另一方面,目前的钢轨探伤培训,缺乏实战训练的条件,一方面是轨道伤损不集中,每个伤损存在的间距长,要想进行实战练习所需时间长,耗费精力、各方面成本高,导致目前的培训学习都在实训基地完成,但这样的实训基地又很少,也无法满足日益练习、多点化、碎片化的练习。再者,实物伤损轨是线路上的在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同步履带转动信息的钢轨探伤仿真实训仪履带结构,用于安装在行走底盘(1)上,作为一个组件与钢轨探伤仿真实训仪的钢轨探伤仪(5)对接安装使用,其特征在于,步行履带(7)能在行走底盘(1)上循环滚动,并通过前后的转动轴(8)和轴承座(9)安装在行走底盘(1)的前后两端之间,编码轮(12)直接安装在转动轴(8)端部与之直连,或与转动轴(8)传动连接,使得步行履带(7)转动时带动所述编码轮(12)同步等量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轨探伤仿真实训仪履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轮(12)通过有线或无线通讯的方式连接至钢轨探伤仪(5)的示波器(6)的相应接口实现通讯连接,能传递编码轮(12)的转动方向信息和转动速度信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轨探伤仿真实训仪履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步行履带(7)为无动力驱动结构,且步行履带(7)为中部相对于两端部内凹的弧形形状底盘。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轨探伤仿真实训仪履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步行履带(7)两侧边安装有底盘边框罩(11),底盘边框罩(11)作为底座支撑安装步行履带(7)、转动轴(8)和轴承座(9)。5.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铁军,吴志刚,撒英,刘晋豪,林斌伟,母其权,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