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璃装饰片的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08151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7: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玻璃装饰片的制作方法,包括玻璃,还需对玻璃进行清洗,然后将玻璃进行镭切,使镭切出来的小片玻璃顶端与中片玻璃完全断开,底端和中片玻璃相连;将中片玻璃固定在定位片上,对中片玻璃进行UV转印后并进行固化;将固化后的中片玻璃进行高温烘烤,烘烤时间为2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玻璃装饰片的制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手机玻璃摄像头装饰工艺,尤其涉及一种玻璃装饰片的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手机玻璃摄像头装饰纹理是先将中片玻璃切割成小片,然后将小片玻璃进行清洗、加硬、拉丝、丝印,电镀等工艺。此制程有如下缺陷,所有制程均以小片的方式生产作业,导致作业效率低:1.小片玻璃插架困难,一般摄像头尺寸长宽值为3~50mm,清洗和加硬时需将单片玻璃放入架子中,且插架后需用纤维绳固定,防止玻璃在清洗槽或加硬炉中作业时飘出;2.拉丝和电镀工艺需人工手动将玻璃贴片在固定片上,然后再将贴好玻璃的固定片上机作业,待工序完成后,还需将玻璃从机台中拆除,此过程耗时耗力,导致产能低下;3、手动贴片时,玻璃平整度不好,对拉丝纹理会造成膜厚不一的现象;由于拉丝纹理的炫光主要是反射和折射后的光的干涉形成的,整片玻璃上的某处拉丝纹理厚度异常,就会造成形成(目视)可见的异色不良;且每片玻璃之间的相对尺寸精度公差比较大,导致整个玻璃拉丝纹理的尺寸管控良率低。
[0003]4.玻璃摄像头尺寸较小,作业过程中取放片比较困难,需要借助辅助的工具(如镊子、铲子等),容易造成玻璃作业面的刮伤/脏污等。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稳定、产能高、省时省力、拉丝纹理均匀、良率高、不易刮伤的玻璃装饰片的制作方法。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玻璃装饰片的制作方法,包括玻璃,还包括以下处理方法:S1,对玻璃进行清洗,然后将玻璃进行镭切,使镭切出来的小片玻璃顶端与中片玻璃完全断开,底端和中片玻璃相连;S2,将中片玻璃固定在定位片上,对中片玻璃进行UV转印后并进行固化;S3,将固化后的中片玻璃进行高温烘烤,烘烤时间为25-30min,温度为150
±
5℃;S4,将烘烤完成后的中片玻璃进行一次油墨印刷;S5,将印刷完成的中片玻璃进行PVD镀膜;S6,将PVD镀膜完成的中片玻璃进行二次油墨印刷且二次油墨印刷将转印区域完全覆盖;S7,将二次油墨印刷的中片玻璃进行裂片处理。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对S1中的中片玻璃进行加硬处理。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将S2中的中片玻璃边缘未固化部分清洗干净。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将清洗干净后的中片玻璃进行二次固化。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油墨印刷为丝网印刷,其中油墨厚度为6-8um,油墨
印刷完成后再采用隧道炉对中片玻璃进行预烤,设置温度150
±
5℃,时间4-6min。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将预烤完成后的中片玻璃进行固烤,温度为150
±
5℃,时间为30-40min。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PVD镀膜为电镀增亮膜,通过真空磁控溅镀金属或者金属氧化物而形成,金属氧化物是SiO2、TiOx、ln中的一种或多种,厚度在0.05um-1um。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S1中,镭切功率为5-20W,频率为100-150KHZ/h,速度为30-50mm/s,点间距为1-5 um。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将S7中裂片处理完成后剩下的小片玻璃进行退镀处理。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S1中,采用超声波水洗机清洗玻璃。
[0015]由上可知,应用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第一,将玻璃清洗干净不因为脏污影响产品良率;将中片玻璃进行镭切,使镭切出来的小片玻璃顶端与中片玻璃完全断开,底端和中片玻璃相连,即一片中片玻璃中包含了多个小片玻璃,小片玻璃处于半切状态,使整个产品的生产过程中,以中片玻璃的形式生产,最终成品以小片玻璃的形式体现,以一体稳定结构实现多片同时生产,稳定性好、产能增大;将中片玻璃UV转印固化后并烘烤使得中片玻璃加工面干燥、平整,再在上面进行油墨印刷效果较好,;一次油墨印刷主要是装饰和定位的作业,印刷作业为环形,较均匀;然后再对中片玻璃进行PVD镀膜,也就是电镀增亮膜,搭配拉丝纹理的眩光效果使玻璃上纹理具有更强烈的视觉冲击以及更鲜明的景深感;进行二次油墨印刷并将转印区域完全覆盖同时保护了此区域的PVD镀膜层,使PVD镀膜层在后续褪镀工艺中不受影响;裂片处理将中片玻璃拆解成小片玻璃,能直接得到所需产品,并且减少了拆片过程,缩短了生产周期;中片玻璃直接增加了玻璃无效区,可接触面积增大,使玻璃取放片更容易,从而降低取放片过程中对玻璃表面的造成刮伤、脏污等,使得良率大大提升;该生产方法不需要手动一块块进行贴片,玻璃平整度好,UV转印后膜厚相差较小,并且不需要经常更换定位片,同时提高效率和良率。
[0016]第二,加硬处理使玻璃表面的Na+、Li+与外来的K+、Na+进行交换,在玻璃表面层中产生挤塞效应,在表面形成一个压应力层,当玻璃受到外力作用时,这个压应力层可将部分拉应力抵消,避免玻璃破碎,提高玻璃强度;将未固化的边缘部分清洗干净避免影响玻璃的平整度;二次固化则将UV转印纹理完全固化在玻璃上,平整度更高,固化胶更稳定。
[0017]第三,丝网印刷不受承印物大小和形状的限制、版面柔软印压小、墨层覆盖力强、附着力强、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油墨,印刷完成后再对中片玻璃进行预烤,让油墨适应环境并进行初步干燥,其中预烤温度150
±
5℃,时间4-6 min较合适;固烤温度为150
±
5℃,时间为30-40min,再使油墨充分干燥的时间也不会导致烘烤过度拉丝纹理和油墨出现裂纹;第四,PVD镀膜为电镀增亮膜,搭配纹理炫光效果使玻璃上纹理具有更强烈的视觉冲击,更鲜明的景深感;控制镭切频率、速度以及间距能得到所需中片玻璃的大小以及直径;裂片处理后的小片玻璃为所需产品,中片玻璃是将小块的单块的手机玻璃摄像头并在一个中型玻璃上,使中片玻璃上分割成多个小片玻璃,但两者又处于一体的状态,即小片玻璃顶端与中片玻璃完全断开,底端和中片玻璃相连,小片玻璃处于半切状态;镭切功率为5-20W,频率为100-150KHZ/h,速度为30-50mm/s,点间距为1-5 um作为适合机台工作的中片玻璃大小,玻璃过大制作成本会急剧增加,对应的大片玻璃受力不均匀,容易出现断裂等现象。
[0018]第五,退镀处理是将小片玻璃上透明区的增亮膜去掉,也就是在增亮膜完成印刷
后去除,光影自然、灵动;超声波水洗机不会刮伤玻璃,高效。
[0019]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玻璃装饰片的制作方法稳定、产能高、省时省力、拉丝纹理均匀、良率高、不易刮伤。
[0020]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玻璃装饰片的制作方法的工艺叠层图;附图中标记为:1、定位片,2、中片玻璃,3、镭切,4、UV转印,5、一次油墨印刷,6、PVD镀膜,7、二次油墨印刷,8、退镀,9、裂片处理。
[0022]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下述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玻璃装饰片的制作方法,包括玻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处理方法:S1,对玻璃进行清洗,然后将玻璃进行镭切,使镭切出来的小片玻璃顶端与中片玻璃完全断开,底端和中片玻璃相连;S2,将中片玻璃固定在定位片上,对中片玻璃进行UV转印后并进行固化;S3,将固化后的中片玻璃进行高温烘烤,烘烤时间为25-30min,温度为150
±
5℃;S4,将烘烤完成后的中片玻璃进行一次油墨印刷;S5,将印刷完成的中片玻璃进行PVD镀膜;S6,将PVD镀膜完成的中片玻璃进行二次油墨印刷且二次油墨印刷将转印区域完全覆盖;S7,将二次油墨印刷的中片玻璃进行裂片处理。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装饰片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对S1中的中片玻璃进行加硬处理。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装饰片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将S2中的中片玻璃边缘未固化部分清洗干净。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玻璃装饰片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清洗干净后的中片玻璃进行二次固化。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装饰片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雅黄宇正潘正科王钰钟均胜
申请(专利权)人:伯恩创盛技术研发惠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