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床工件智能防碰伤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机床加工件防碰伤装置,特别是一种机床工件智能防碰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机床加工铁质金属工件时,由夹头被切断掉下的工件,不但会碰伤其表面,而且加工好的工件还会互相碰撞,进一步损伤工件的表面质量,特别是一些需要电镀的工件,碰伤后的工件,造成工件的研磨以及抛光工作量倍增,甚至造成工件表面无法修复而报废,一种用于解决机床工件加工碰伤的一种机床工件智能防碰伤装置,已成为机床机加工防碰伤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机床工件智能防碰伤装置,用于解决机床机加工其工件碰伤的问题,避免工件在加工的过程中碰伤其表面。
[0004]本技术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机床工件智能防碰伤装置包括有磁力吸引装置、水流防碰伤装置、防碰伤工件输出装置、机械手以及控制器;磁力吸引装置安装于机床的保护罩内,磁力吸引装置位于机床的自动夹头以及刀头的上方,用于利用磁吸引力吸引由自动夹头掉下的铁质工件,减缓工件下落的速度;水流防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床工件智能防碰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种机床工件智能防碰伤装置包括有磁力吸引装置(1)、水流防碰伤装置(2)、防碰伤工件输出装置(3)、机械手(4)以及控制器(5);磁力吸引装置(1)安装于机床的保护罩(6)内,磁力吸引装置(1)位于机床的自动夹头(7)的上方,水流防碰伤装置(2)位于保护罩(6)内,水流防碰伤装置(2)位于机床的自动夹头(7)的下方,机械手(4)位于保护罩(6)外;磁力吸引装置(1)包括有铁芯(10)以及电磁线圈(11);水流防碰伤装置(2)包括有导向筒(12)、浮动框(13)、缓冲浮动板(14)、水泵(15)以及集水槽(16),导向筒(12)与保护罩(6)固定连接,浮动框(13)与导向筒(12)动配合连接,缓冲浮动板(14)与浮动框(13)铰接;水泵(15)的输入接头(17)位于集水槽(16)内,集水槽(16)安装于保护罩(6)的底部,水泵(15)的输出喷头(18)位于缓冲浮动板(14)的下方;防碰伤工件输出装置(3)包括有输送槽(19)、电动推杆(20)以及输送轨道(21),输送轨道(21)与保护罩(6)以及支架(22)连接,输送槽(19)与输送轨道(21)动配合连接,电动推杆(20)的驱动轴与输送槽(19)固定连接,电动推杆(20)的外壳与支架(22)连接;控制器(5)包括有工件初始位置传感器(23)、浮动框上限位传感器(24)、浮动框下限位传感器(25)、浮动板打开位置传感器(26)、输送槽初始位置传感器(27)、输送槽输出位置传感器(28)、工件滑落传感器(29)、启动开关(30)以及停止开关(54);工件初始位置传感器(23)安装于磁力吸引装置(1)上,浮动框上限位传感器(24)安装于导向筒(12)的上部,浮动框下限位传感器(25)安装于导向筒(12)的底部,浮动板打开位置传感器(26)安装于水泵(15)的输出喷头(18)上,输送槽初始位置传感器(27)以及输送槽输出位置传感器(28)安装于电动推杆(20)上,工件滑落传感器(29)设于输送槽(19),控制器(5)通过控制线与工件初始位置传感器(23)、浮动框上限位传感器(24)、浮动框下限位传感器(25)、浮动板打开位置传感器(26)、输送槽初始位置传感器(27)、输送槽输出位置传感器(28)、工件滑落传感器(29)、机床的控制系统(31)、磁力吸引装置(1)、机械手(4)、水泵(15)以及电动推杆(20)连接,用于控制一种机床工件智能防碰伤装置工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床工件智能防碰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磁力吸引装置(1)的初始状态是:磁力吸引装置(1)的电磁线圈(11)未通电,磁力吸引装置(1)未产生磁吸引力;水流防碰伤装置(2)的初始状态是:浮动框(13)位于下限位,浮动框(13)接近浮动框下限位传感器(25);缓冲浮动板(14)处于打开状态,缓冲浮动板(14)接近浮动板打开位置传感器(26);水泵(15)未工作,集水槽(16)设有切削液。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机床工件智能防碰伤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智勇,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钜贸兴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