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驱动混合的混水装置及热水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079891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7 15: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驱动混合的混水装置及热水器,所述混水装置包括,混水罐,所述混水罐上设有进水口、出水口,所述进水口上设有进水管,所述出水口上设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一端延伸至所述混水罐的内部;混流器,可移动的设置在所述出水管上,用于混合混水罐中的水;所述进水管的出口与所述混流器相对设置,用于向混水罐内进水时驱动所述混流器移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混水罐进水后喷射在所述混流器上,驱动混流器转动,能够使混水罐内新进入的水和留存的水充分混合,防止混水罐内的水混合不均匀从出水管中流出,导致混水罐的出水温度忽高忽低,可以使混水罐中的冷热水的混合更加均匀、更加迅速,混合效果更好,结构简单、成本低。本低。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驱动混合的混水装置及热水器


[0001]本技术属于热水器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自驱动混合的混水装置及热水器。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的燃气热水器,在使用的过程中关闭水阀后再次开启,需要经历一段过高温度的热水

冷水

热水的过程,这种现象被称为夹层水或三明治现象。热水器重启后需要经过一段时间后才能稳定到设定的洗浴温度,从而严重影响了用户的洗浴舒适度,产生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关闭水阀后,换热器余热继续加热机内的存水,使存水的温度高于设定温度,当重开水阀后这部分的高温存水会首先流出;热水器启动以水流量信号为启动信号,所以当重开水阀产生水流量了,热水器才会进行点火开始工作,从热水器接收到水流量信号到热水器出水温度达到设定值之前需要一段时间,而这段时间内流动的水未被加热便从水阀流出,形成一定数量的冷水段。
[0003]目前,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一些燃气热水器会在出水管处增加混水罐,用户在使用热水时混水罐内会储存部分热水,当短暂停止进水后重启,出水管内的夹层水会和罐内的热水进行混合,使热量交换后的水避免过热或过冷。但是,现有混水罐方案只是在出水管上连接一个水罐,混水效果不佳。
[0004]有鉴于此特提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驱动混合的混水装置,可以利用进水管出口中喷出的水流,驱动出水管上的混流器移动,混合混水装置内部的水,使水温混合更均匀、效果更好、能耗低。
[0006]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热水器,能够防止热水的出水温度忽高忽低。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提供一种自驱动混合的混水装置,包括,
[0008]混水罐,所述混水罐上设有进水口、出水口,所述进水口上设有进水管,所述出水口上设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一端延伸至所述混水罐的内部;
[0009]混流器,可移动的设置在所述出水管上,用于混合混水罐中的水;
[0010]所述进水管的出口与所述混流器相对设置,用于向混水罐内进水时驱动所述混流器移动。
[0011]本技术的混流器可移动的设置在所述出水管上,进水管的出口与所述混流器相对设置,混水罐进水后喷射在所述混流器上,驱动混流器转动,能够使新进入混水罐内的冷水或热水与混水罐内留存的水进行充分混合,防止混水罐内的水混合不均匀从出水管中流出,导致混水罐的出水温度忽高忽低,可以使混水罐中的冷热水的混合更加均匀、更加迅速,混合效果更好,结构简单、成本低。
[0012]进一步地,所述混流器可转动的设置所述出水管上,所述进水管的出口靠近所述混流器设置,朝向所述混流器的旋转方向设置,用于驱动所述混流器转动;
[0013]优选的,所述混流器套设在所述出水管上。
[0014]进一步地,所述出水管的一端自所述混水罐具有出水口的一端向所述混水罐的另一端延伸设置,所述出水管的进口设置在所述出水管的一端上;
[0015]所述混流器位于所述出水管的进口与所述出水口之间。
[0016]进一步地,所述进水口设置在所述混水罐的一端和所述混水罐的另一端之间,所述出水管的一端向所述混水罐的另一端延伸超过所述进水口。
[0017]进一步地,所述进水管的一端延伸至所述混水罐的内部,所述进水管的出口设置在所述进水管的一端上,所述进水管的出口位于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管之间。
[0018]进一步地,所述混流器包括,混流头,可转动的套设在所述出水管上;
[0019]所述混流头的外周上设有混流叶片,所述进水管的出口朝向所述混流叶片设置;
[0020]优选的,所述混流叶片沿所述混流头的外周方向依次设置,形成混流叶片面,所述进水管的出口朝向所述混流叶片面设置。
[0021]进一步地,所述混流叶片的一端沿所述混流头的外周方向向另一端呈弧面延伸设置,所述混流叶片的内弧面朝向所述出水口设置,所述进水管的出口朝向所述混流叶片的外弧面设置。
[0022]进一步地,所述混流叶片上设有切流口,贯通所述混流叶片的两侧设置;
[0023]优选的,所述切流口沿所述混流头的外周方向延伸设置,沿所述混流头的径向间隔设置在所述混流叶片上。
[0024]进一步地,所述混水罐包括,
[0025]罐体,具有开口;所述进水口、出水口设置在所述罐体上;
[0026]盖体,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罐体上,用于封闭或打开所述罐体的开口,所述盖体上设有泄压阀。
[0027]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热水器,具有上述任一所述的一种自驱动混合的混水装置。
[002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9]本技术的混流器可移动的设置在所述出水管上,进水管的出口与所述混流器相对设置,混水罐进水后喷射在所述混流器上,驱动混流器转动,能够使新进入混水罐内的冷水或热水与混水罐内留存的水进行充分混合,防止混水罐内的水混合不均匀从出水管中流出,导致混水罐的出水温度忽高忽低,可以使混水罐中的冷热水的混合更加均匀、更加迅速,混合效果更好,结构简单、成本低。
[003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附图说明
[0031]附图作为本技术的一部分,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的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但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显然,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在附图中:
[0032]图1是本技术一种自驱动混合的混水装置的示意图;
[0033]图2是本技术一种混流器的示意图;
[0034]图3是本技术图2的剖面示意图;
[0035]图4是本技术图3中A处的放大图;
[0036]图5是本技术混流器的部分结构爆炸示意图。
[0037]图中:1、混水罐;11、进水口;12、出水口;13、进水管;131、出口; 132、进水接头;14、出水管;141、进口;142、出水接头;15、罐体;16、盖体;17、泄压阀;2、混流器;21、混流头;211、固定套;2111、叶片接口; 2112、第一固定部;2113、环形凸台;212、轴承套;2121、卡接部;2122、固定槽;2123、第二固定部;2124、第一套段;2125、第二套段;22、混流叶片; 221、叶片板;2211、切流口;222、安装部;2221、弧形板;2222、卡凸;2223、卡槽;3、密封件。
[0038]需要说明的是,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旨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技术的构思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技术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0039]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驱动混合的混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混水罐,所述混水罐上设有进水口、出水口,所述进水口上设有进水管,所述出水口上设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一端延伸至所述混水罐的内部;混流器,可移动的设置在所述出水管上,用于混合混水罐中的水;所述进水管的出口与所述混流器相对设置,用于向混水罐内进水时驱动所述混流器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驱动混合的混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流器可转动的设置所述出水管上,所述进水管的出口靠近所述混流器设置,朝向所述混流器的旋转方向设置,用于驱动所述混流器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驱动混合的混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的一端自所述混水罐具有出水口的一端向所述混水罐的另一端延伸设置,所述出水管的进口设置在所述出水管的一端上;所述混流器位于所述出水管的进口与所述出水口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驱动混合的混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设置在所述混水罐的一端和所述混水罐的另一端之间,所述出水管的一端向所述混水罐的另一端延伸超过所述进水口。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驱动混合的混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的一端延伸至所述混水罐的内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毕三宝刘金钊范汇武王龙强赵婷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