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散热模块与投影装置
[0001]本技术关于一种散热模块及投影装置,且特别是关于一种具有较佳散热效果的散热模块与应用此散热模块的投影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气冷式的散热方式,因许多电子元件的高亮度及高功耗,渐渐不敷需求,因而需使用散热模组以提高散热的效率。目前的散热模组在设计上,主要是由金属材质的扩散结构与鳍片所组成,其中鳍片的表面没有结构设计,即鳍片的表面为完整平面。发热元件所产生的热,可透过热扩散结构使热能够扩散到较大的面积,再利用传热结构或是直接传导至鳍片上,配合自然对流或是风扇所产生的气流进行强制对流的方式将热带出。然而,因应低噪音需求,相对需要增加强制冷却装置的散热模组体积。在增加体积的情况下,使得产品变得更为笨重,且也出现缺少移动性或是增加安装的危险性等问题,常造成使用者困扰。
[0003]“
技术介绍
”段落只是用来帮助了解本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在“
技术介绍
”段落所公开的内容可能包含一些没有构成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道的现有技术。在“
技术介绍
”段落所公开的内容,不代表该内容或者本技术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要解决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散热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模块包括多个散热鳍片以及多个热管,其中:所述多个散热鳍片包括多个第一散热鳍片与多个第二散热鳍片,所述多个第一散热鳍片与所述多个第二散热鳍片交替设置且彼此间隔平行排列于第一方向;所述多个第一散热鳍片中的每一个具有多个第一穿孔与多个第一破孔,所述多个第一穿孔与所述多个第一破孔交替排列,其中所述多个第一破孔沿第二方向排列,所述第一方向不平行于所述第二方向;所述多个第二散热鳍片中的每一个具有多个第二穿孔与多个第二破孔,所述多个第二穿孔与所述多个第二破孔交替排列,其中所述多个第二破孔沿所述第二方向排列,所述多个第二穿孔分别对应于所述多个第一散热鳍片的所述多个第一穿孔;所述多个热管沿着所述第一方向穿设于所述多个第一散热鳍片的所述多个第一穿孔与所述多个第二散热鳍片的所述多个第二穿孔;以及所述多个第一破孔的任一沿所述第一方向于所述多个第二散热鳍片上形成正投影,所述正投影的位置与所述多个第二破孔中与其对应的所述第二破孔的位置不重叠或部分重叠且对称排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一散热鳍片中的每一个具有两个第一边与连接所述两个第一边的两个第二边,所述多个第一破孔中的两个第一破孔相较于所述多个第一穿孔分别较靠近所述两个第二边,且所述两个第一破孔的破孔面积大于所述多个第一破孔中的其他第一破孔的破孔面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二散热鳍片中的每一个具有两个第一边与连接所述两个第一边的两个第二边,所述多个第二破孔中的两个第二破孔相较于所述多个第二穿孔分别较靠近所述两个第二边,且所述两个第二破孔的破孔面积大于所述多个第二破孔中的其他第二破孔的破孔面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一破孔中的每一个具有第一破孔形状,而所述多个第二破孔中的每一个具有第二破孔形状,且所述第一破孔形状与所述第二破孔形状分别具有方向性。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散热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破孔形状与所述第二破孔形状以所述多个热管之间的连线呈镜射形状,所述正投影的位置与所述多个第二破孔中与其对应的所述第二破孔的位置以所述多个热管之间的所述连线呈对称排列。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散热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破孔形状与所述第二破孔形状具有朝向所述多个热管之间的所述连线逐渐增加的宽度。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散热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破孔形状与所述第二破孔形状以所述多个热管的相邻两个之间的连线呈镜射形状,所述正投影的位置与所述多个第二破孔中与其对应的所述第二破孔的位置以所述多个热管的相邻两个之间的连线呈对称排列。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散热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破孔形状与所述第二破孔形状具有朝向所述多个热管的相邻两个之间的所述连线逐渐增加的宽度。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散热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破孔形状不同于所述第二破孔形状。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一散热鳍片的所述多个
第一破孔于所述多个第二散热鳍片上的正投影位置与所述多个第二破孔的位置部分重叠。11.一种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影装置包括机壳、光源、光机模块以及散热模块,其中:所述光源以及所述光机模块配置所述机壳内,且所述光机模块包括光阀以及投影镜头,所述光源用于提供照明光束至所述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姵蓉,
申请(专利权)人: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