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焊缝底片检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07765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7 15: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焊缝底片检测系统,包括箱体,箱体的顶部设置有箱盖,箱体的左右两侧各设置有一个底片放置槽,两个底片放置槽上分别开设有连通箱体的底片入口和底片出口,其中,箱体的内部设置有透明支撑板,透明支撑板与底片入口和底片出口相邻设置的两端设置有适用于对不同宽度底片进行传送的智能传片机构;透明支撑板的正下方设置有朝向透明支撑板照射的冷光源,冷光源连接有冷光源调节旋钮;透明支撑板的正上方设置有朝向透明支撑板拍摄的相机;相机的受控端连接有设置在箱体内的主控制器,相机的输出端连接有电脑,电脑的输出端连接主控制器的输入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但可有效地克服人工评片引起的误判,还能实现底片的智能传送。底片的智能传送。底片的智能传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焊缝底片检测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管道焊缝底片检测
,具体涉及一种智能焊缝底片检测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国内由焊缝缺陷引起管道失效事故比例相对较大,焊缝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输油气管路能否正常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工程质量;同时,输送油、气的管道泄漏不仅造成巨大的资源和资金浪费,而且也严重污染生态环境,甚至危及生命财产的安全。因此管道焊缝的无损检测成为必然的发展。
[0003]在工业探伤领域中,由于焊接过程出现的各种问题,会导致焊缝中含有气孔、裂纹等缺陷,影响产品的质量,所以焊接图像中缺陷的检测十分重要。传统的X射线焊缝图像检测由评片人员检测,受评片人员的技术素质和经验的影响,存在误判的风险。因此,能有效地克服人工评片引起的误判,从而使焊缝底片缺陷在线检测工作客观化、规范化和标准化,是现阶段本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智能焊缝底片检测系统,可以有效地克服人工评片引起的误判,从而使焊缝底片缺陷在线检测工作客观化、规范化和标准化。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智能焊缝底片检测系统,包括箱体,箱体的顶部设置有箱盖,箱体的左右两侧各设置有一个底片放置槽,两个底片放置槽上均活动连接有用于遮盖底片的底片挡板,两个底片放置槽上分别开设有连通箱体的底片入口和连通箱体的底片出口,其中,所述箱体的内部位于两个底片放置槽之间的位置设置有用于支撑底片的透明支撑板,透明支撑板与底片入口和底片出口相邻设置的两端设置有适用于对不同宽度底片进行传送的智能传片机构;所述透明支撑板的正下方设置有朝向透明支撑板照射的冷光源,冷光源连接有设置在箱体上用于实现冷光源亮度调节的冷光源调节旋钮;所述透明支撑板的正上方设置有朝向透明支撑板拍摄的相机;所述相机的受控端连接有设置在箱体内的主控制器,相机的输出端连接有用于运用专用软件分析焊缝情况的电脑,电脑的输出端连接主控制器的输入端。
[0007]优选的,所述智能传片机构包括用于传送底片的两组传片模块,两组传片模块连接有为传送底片提供动力的传送动力模块;所述两组传片模块分别与底片入口和底片出口平行设置,每组传片模块包括上下设置并通过齿轮啮合连接异向转动的两组转轮旋转组件,每组转轮旋转组件包括两端通过环套A和轴承 A分别与箱体的前侧和后侧转动连接的转杆、通过转杆上设置的平键相向安装在每根转杆上的一对转轮和套设在转杆上且位于一对转轮之间的压缩弹簧;所述传送动力模块包括传送驱动器、步进电机B和一组传送同步带组件,传送驱动器的输入端连接主控制器的输出端,传送驱动器的输出端连接步进电机B的受控端,传送同步带组件设置在箱体的外侧面上,传送同步带组件包括通过平键B和同步带
轮B连接在下层两个转杆同一侧端头上的同步带B以及设置在同步带B下方并通过平键C和同步带轮C连接在下层一个转杆端头上和步进电机 B转动轴上的同步带C。
[0008]优选的,同层同侧且异转轮旋转组件上的两个转轮的外侧均设置有用于推动两个转轮向内侧移动来实现每组转轮旋转组件上两个转轮间距调整的转轮推杆;所述每组转轮旋转组件上的两个转轮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转轮复位的压缩弹簧。
[0009]优选的,所述转轮推杆上垂直穿设有端头穿出箱体并通过设置的环套B和轴承B与箱体实现转动连接的螺杆齿轮,螺杆齿轮和转轮推杆通过指定螺距的螺纹连接;所述箱体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对底片宽度进行检测的宽度检测传感器,宽度检测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主控制器的输入端;所述螺杆齿轮穿出箱体的端部连接有用于驱动螺杆齿轮转动的调宽动力模块,调宽动力模块包括调宽驱动器、两个步进电机A和两组调宽同步带组件,调宽驱动器的输入端连接主控制器的输出端,调宽驱动器的输出端连接两个步进电机A的受控端,两组调宽同步带组件分别设置在箱体的两个外侧面上,每组调宽同步带组件包括通过平键A 和同步带轮A连接在螺杆齿轮穿出箱体的端部上和步进电机A转动轴上的同步带A。
[0010]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外侧设置有与螺杆齿轮穿出箱体的端头转动连接、用于防止螺杆齿轮因转动而移位的固定支架。
[0011]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左右两侧各设置有一个位于底片放置槽上方的电机驱动槽,两个步进电机A分别设置在两个电机驱动槽内,传送驱动器和调宽驱动器分别设置在两个电机驱动槽内,两个电机驱动槽上均设置有用于遮盖电机和驱动器的电机挡板;所述箱体的底部外侧设置有电机架,步进电机B设置在电机架内。
[0012]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对箱体内部温度进行监测的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主控制器的输入端;所述箱体上位于两个底片放置槽的下方各设置有一个用于控制箱体内部温度的风扇,两个风扇电性连接有用于控制两个风扇通断电的继电器,继电器的输入端连接主控制器的输出端。
[0013]优选的,所述箱体上位于底片入口和与底片入口相邻设置的下层转轮旋转组件之间以及位于底片出口和与底片出口相邻设置的下层转轮旋转组件之间均倾斜设置有用于在底片进入和输出箱体时来支撑底片的辅助斜支撑板。
[0014]优选的,所述透明支撑板和冷光源之间设置有用于实现冷光的穿透和漫射的漫透射板。
[0015]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技术所取得技术进步如下。
[0016]本技术通过设置的相机连接电脑,可将相机扫面的底片信息发送电脑,进而通过电脑运用专用软件分析焊缝情况,有效地克服人工评片引起的误判,使焊缝底片缺陷在线检测工作客观化、规范化和标准化;通过选用可调节冷光源,可用于研究不同亮度的冷光源对相机扫描效果的影响;通过设置的宽度检测传感器、主控制器和智能传片机构,可通过电机控制和驱动器智能调节宽度,并保障传片过程中底片位于装置的正中心,利于相机的拍摄、扫描;智能传片机构通过驱动器控制电机转向和转速,借助同步带轮和齿轮传动实现转轮的定向转动,从而可使底片不断前移,实现底片的智能传送;通过增设的风扇和温度传感器,当达到指定温度时自动开启风扇进行降温,降低了冷光源产生的热量对扫描效果的影响。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第一视角立体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第二视角立体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的横剖图;
[0020]图4为本技术的纵剖图;
[0021]图5为本技术的转轮旋转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2]其中:1.箱体、2.相机、3.箱盖、4.调宽驱动器、5.步进电机A、6.底片挡板、7.风扇、8.平键A、9.同步带轮A、10.同步带A、11.平键B、12.同步带轮B、13. 同步带B、14.步进电机B、15.电机架、16.平键C、17.同步带轮C、18.同步带C、 19.固定支架、20.电机挡板、21.转杆端盖、22.冷光源调节旋钮、23.主控制器、 24.铜柱、25.环套A、26.轴承A、27.转杆、28.转轮推杆、29.转轮、30.压缩弹簧、 31.透明支撑板、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智能焊缝底片检测系统,包括箱体(1),箱体(1)的顶部设置有箱盖(3),箱体(1)的左右两侧各设置有一个底片放置槽,两个底片放置槽上均活动连接有用于遮盖底片的底片挡板(6),两个底片放置槽上分别开设有连通箱体(1)的底片入口和连通箱体(1)的底片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内部位于两个底片放置槽之间的位置设置有用于支撑底片的透明支撑板(31),透明支撑板(31)与底片入口和底片出口相邻设置的两端设置有适用于对不同宽度底片进行传送的智能传片机构;所述透明支撑板(31)的正下方设置有朝向透明支撑板(31)照射的冷光源(38),冷光源(38)连接有设置在箱体(1)上用于实现冷光源亮度调节的冷光源调节旋钮(22);所述透明支撑板(31)的正上方设置有朝向透明支撑板(31)拍摄的相机(2);所述相机(2)的受控端连接有设置在箱体(1)内的主控制器(23),相机(2)的输出端连接有用于运用专用软件分析焊缝情况的电脑,电脑的输出端连接主控制器(23)的输入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焊缝底片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传片机构包括用于传送底片的两组传片模块,两组传片模块连接有为传送底片提供动力的传送动力模块;所述两组传片模块分别与底片入口和底片出口平行设置,每组传片模块包括上下设置并通过齿轮啮合连接异向转动的两组转轮旋转组件,每组转轮旋转组件包括两端通过环套A(25)和轴承A(26)分别与箱体(1)的前侧和后侧转动连接的转杆(27)、通过转杆(27)上设置的平键相向安装在每根转杆(27)上的一对转轮(29)和套设在转杆(27)上且位于一对转轮(29)之间的压缩弹簧(30);所述传送动力模块包括传送驱动器(42)、步进电机B(14)和一组传送同步带组件,传送驱动器(42)的输入端连接主控制器(23)的输出端,传送驱动器(42)的输出端连接步进电机B(14)的受控端,传送同步带组件设置在箱体(1)的外侧面上,传送同步带组件包括通过平键B(11)和同步带轮B(12)连接在下层两个转杆(27)同一侧端头上的同步带B(13)以及设置在同步带B(13)下方并通过平键C(16)和同步带轮C(17)连接在下层一个转杆(27)端头上和步进电机B(14)转动轴上的同步带C(18)。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焊缝底片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同层同侧且异转轮旋转组件上的两个转轮(29)的外侧均设置有用于推动两个转轮(29)向内侧移动来实现每组转轮旋转组件上两个转轮(29)间距调整的转轮推杆(28);所述每组转轮旋转组件上的两个转轮(29)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转轮(29)复位的压缩弹簧(3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代炳涛李维恒王小斌崔若愚孙立威
申请(专利权)人:廊坊中油朗威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