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产科吸盘助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07526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7 15: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产科吸盘助产装置,旨在提供一种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这种产科吸盘助产装置在助产过程中,助产拉出力完全由操作者凭经验判断与控制,而出现的因助产拉出力偏大,对分娩的胎儿造成伤害的问题的产科吸盘助产装置。它包括手持缸体、位于持缸体内的第一压缩弹簧、滑动设置在手持缸体内的活塞柱、设置在活塞柱上的两个第一密封圈、设置在活塞柱一端的吸盘安装杆、设置在活塞柱另一端的负压接头、设置在吸盘安装杆的端部的吸盘、设置在活塞柱内的负压通道、设置在手持缸体的侧壁上的外释放通孔及设置在活塞柱的外侧面上的内释放通孔。侧面上的内释放通孔。侧面上的内释放通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产科吸盘助产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助产装置,具体涉及一种产科吸盘助产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分娩过程中,经常用到产科吸盘助产装置来助产,以缩短分娩的时间,降低产妇的不适感。目前的产科吸盘助产装置主要包括中空的握持筒、设置在握持筒一端的吸盘及与握持筒另一端连接的负压软管,握持筒上设有负压开关阀门;实际使用中,将吸盘罩住胎儿的头部,然后打开负压开关阀门,使吸盘吸住胎儿的头部;然后缓慢的拉出握持筒,从而将胎儿拉出,实现助产。目前的这种产科吸盘助产装置存在以下不足,由于产科吸盘助产装置在助产过程中,操作者施加在握持筒上,将胎儿拉出的助产拉出力的大小,完全由操作者凭经验判断与控制;由于分娩的胎儿非常柔弱,容易出现因助产拉出力偏大,而对分娩的胎儿造成伤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这种产科吸盘助产装置在助产过程中,助产拉出力完全由操作者凭经验判断与控制,而出现的因助产拉出力偏大,对分娩的胎儿造成伤害的问题的产科吸盘助产装置。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产科吸盘助产装置,包括手持缸体、位于持缸体内的第一压缩弹簧、滑动设置在手持缸体内的活塞柱、设置在活塞柱上的两个第一密封圈、设置在活塞柱一端的吸盘安装杆、设置在活塞柱另一端的负压接头、设置在吸盘安装杆的端部的吸盘、设置在活塞柱内的负压通道、设置在手持缸体的侧壁上的外释放通孔及设置在活塞柱的外侧面上的内释放通孔,所述手持缸体的前端设有前端过口,手持缸体的后端设有后端过口,吸盘安装杆穿过前端过口,吸盘位于手持缸体的外侧,所述负压接头穿过后端过口,且负压接头上设有开关阀门;所述负压通道的一端与吸盘的相连通,负压通道的另一端贯穿活塞柱并与负压接头连通,所述内释放通孔位于两个第一密封圈之间,内释放通孔与负压通道相连通,所述第一压缩弹簧位于手持缸体的前端与活塞柱之间,活塞柱在第一压缩弹簧的作用下抵在手持缸体的后端,当活塞柱抵在手持缸体的后端时,两个第一密封圈与手持缸体的后端位于外释放通孔的同一侧。
[0006]本方案的产科吸盘助产装置的具体使用如下,将负压软管与负压接头连接,为产科吸盘助产装置提供负压;在助产过程中,将吸盘罩住胎儿的头部,然后开启开关阀门,使吸盘吸住胎儿的头部;接着操作者握住手持缸体并缓慢的拉出手持缸体,从而将胎儿拉出,实现助产,在这个过程中,若操作者将胎儿拉出的助产拉出力大于设定值时,则将会克服第一压缩弹簧的作用力,使手持缸体相对于吸盘安装杆往后移动,当手持缸体相对于吸盘安装杆往后移动设定距离后,外释放通孔将处于两个第一密封圈之间,此时,外界空气进入负压通道内,从而使吸盘释放胎儿的头部,以避免助产过程中,因助产拉出力偏大,对分娩的
胎儿造成伤害的问题。
[0007]作为优选,当活塞柱抵在手持缸体的后端时,在手持缸体的轴向上,外释放通孔与邻近外释放通孔的一个第一密封圈之间的间距小于5厘米。
[0008]作为优选,还包括切断与锁定装置,所述切断与锁定装置包括设置在活塞柱的外侧面上的径向阀孔、滑动设置在径向阀孔内的阀柱、设置在阀柱一端的顶杆、设置在径向阀孔侧壁上的内限位块、位于径向阀孔内的第二压缩弹簧及设置在手持缸体的内壁上的顶杆容纳孔,
[0009]所述径向阀孔沿活塞柱的径向延伸,径向阀孔与顶杆容纳孔均位于两个第一密封圈之间,径向阀孔与负压通道连通,且径向阀孔与负压通道呈十字相交分布,径向阀孔的内径大于负压通道的内径,所述第二压缩弹簧、阀柱与内限位块由径向阀孔的底面往径向阀孔的孔口方向依次分布,顶杆与径向阀孔的孔口位于阀柱的同一侧,所述内限位块和径向阀孔的孔口位于负压通道与径向阀孔的交汇口的同一侧,
[0010]当活塞柱抵在手持缸体的后端时,顶杆的端部抵在手持缸体的内壁上,阀柱与径向阀孔的底面位于负压通道与径向阀孔的交汇口的同一侧,且径向阀孔位于顶杆容纳孔与手持缸体的后端之间;
[0011]当顶杆与顶杆容纳孔正对时,顶杆在第二压缩弹簧的作用下伸入顶杆容纳孔内,直至阀柱抵在内限位块上,且外释放通孔位于两个第一密封圈之间;当阀柱抵在内限位块上时,阀柱封堵负压通道与径向阀孔的交汇口。
[0012]本方案的切断与锁定装置的具体工作如下,在助产过程中,若出现操作者将胎儿拉出的助产拉出力大于设定值,使手持缸体相对于吸盘安装杆往后移动时,当手持缸体相对于吸盘安装杆往后移动设定距离,使顶杆与顶杆容纳孔正对时,顶杆将在第二压缩弹簧的作用下伸入顶杆容纳孔内,直至阀柱抵在内限位块上,此时,不仅外释放通孔位于两个第一密封圈之间,以使外界空气进入负压通道内;而且阀柱封堵负压通道与径向阀孔的交汇口,切断负压通道的负压来源;从而保证此时的吸盘释放胎儿的头部,以避免助产过程中,因助产拉出力偏大,对分娩的胎儿造成伤害的问题。另一方面,由于顶杆伸入到顶杆容纳孔内,将锁定手持缸体与活塞柱的相对位置,避免因吸盘释放胎儿的头部后,手持缸体与活塞柱在第一压缩弹簧的作用下突然发生相对移动,而对胎儿造成伤害。
[0013]作为优选,手持缸体的外侧面上设有与顶杆容纳孔相连通的推杆过孔、推杆过孔的内径小于顶杆容纳孔的内径,所述推杆过孔内设有滑动推杆,滑动推杆与推杆过孔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滑动推杆的端部设有端部限位块,且端部限位块位于顶杆容纳孔内。如此,在顶杆伸入到顶杆容纳孔内后,可以通过滑动推杆往内推,从而将顶杆自顶杆容纳孔内推出,顶杆自顶杆容纳孔内推出后,活塞柱在第一压缩弹簧的作用下抵在手持缸体的后端,以便于产科吸盘助产装置的再次使用。
[0014]作为优选,顶杆上朝向手持缸体的内壁的端面设有滚珠,滚珠抵在手持缸体的内壁上。
[0015]作为优选,吸盘安装杆的外侧面设有沿手持缸体的轴向延伸的限位凸条,前端过口的内侧面上设有与限位凸条配合的限位槽,限位凸条与限位槽配合。如此,可以防止吸盘安装杆和活塞柱与手持缸体发生相对转动。
[0016]作为优选,活塞柱的外侧面上设有的两个第一密封圈安装槽,两个第一密封圈一
一对应的安装在对应的第一密封圈安装槽上。
[0017]作为优选,还包括用于提供负压的负压软管,负压软管与负压接头连接。
[001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这种产科吸盘助产装置在助产过程中,助产拉出力完全由操作者凭经验判断与控制,而出现的因助产拉出力偏大,对分娩的胎儿造成伤害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技术的产科吸盘助产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图1中A处的一种局部放大图。
[0021]图中:
[0022]手持缸体1,前端过口1.1,后端过口1.2,外释放通孔1.3;
[0023]活塞柱2,第一密封圈2.1,内释放通孔2.2;
[0024]吸盘安装杆3;
[0025]负压接头4,开关阀门4.1;
[0026]吸盘5;
[0027]负压通道6;
[00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产科吸盘助产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手持缸体、位于持缸体内的第一压缩弹簧、滑动设置在手持缸体内的活塞柱、设置在活塞柱上的两个第一密封圈、设置在活塞柱一端的吸盘安装杆、设置在活塞柱另一端的负压接头、设置在吸盘安装杆的端部的吸盘、设置在活塞柱内的负压通道、设置在手持缸体的侧壁上的外释放通孔及设置在活塞柱的外侧面上的内释放通孔,所述手持缸体的前端设有前端过口,手持缸体的后端设有后端过口,吸盘安装杆穿过前端过口,吸盘位于手持缸体的外侧,所述负压接头穿过后端过口,且负压接头上设有开关阀门;所述负压通道的一端与吸盘的相连通,负压通道的另一端贯穿活塞柱并与负压接头连通,所述内释放通孔位于两个第一密封圈之间,内释放通孔与负压通道相连通,所述第一压缩弹簧位于手持缸体的前端与活塞柱之间,活塞柱在第一压缩弹簧的作用下抵在手持缸体的后端,当活塞柱抵在手持缸体的后端时,两个第一密封圈与手持缸体的后端位于外释放通孔的同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产科吸盘助产装置,其特征是,当活塞柱抵在手持缸体的后端时,在手持缸体的轴向上,外释放通孔与邻近外释放通孔的一个第一密封圈之间的间距小于5厘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产科吸盘助产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切断与锁定装置,所述切断与锁定装置包括设置在活塞柱的外侧面上的径向阀孔、滑动设置在径向阀孔内的阀柱、设置在阀柱一端的顶杆、设置在径向阀孔侧壁上的内限位块、位于径向阀孔内的第二压缩弹簧及设置在手持缸体的内壁上的顶杆容纳孔,所述径向阀孔沿活塞柱的径向延伸,径向阀孔与顶杆容纳孔均位于两个第一密封圈之间,径向阀孔与负压通道连通,且径向阀孔与负压通道呈十字相交分布,径向阀孔的内径大于负压通道的内径,所述第二压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徐妃楼建义陈艳珍
申请(专利权)人:金华市中心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