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可视化产钳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02646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2 18:56
一种新型可视化产钳系统属于医疗器械及光电技技术领域,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只能依靠医生经验具有误操作风险,导致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产钳本体;相对设置在所述产钳本体作用端的两组光学成像单元;图像采集单元,所述图像采集单元和所述光学成像单元电连接接收光学成像单元采集的图像信号;主机,所述图像采集单元采集的图像信号传输至主机进行信号处理;以及显示器,所述显示器和所述主机电连接,进行图像显示。本发明专利技术将光学成像系统及照明光源集成在产钳顶端,进行新生儿头部图像的实时采集,同时在操作过程中监测胎儿的位置、状况,判断操作路径和部位,为医生提供可视化的操作依据,提高手术效率,降低手术风险。降低手术风险。降低手术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可视化产钳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及光电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可视化产钳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产钳助产术是指使用产钳牵引胎儿头部帮助胎儿娩出的手术,是解决头位难产、缩短第二产程,尽早终止妊娠的重要手段之一。我国的剖宫产率目前居全世界第一位,在全世界开始提倡经阴道分娩、降低剖宫产率的今天,阴道助产技术再次得到重视和应用。阴道器械助产术主要包括:胎头吸引器和产钳。胎头吸引器的优点是容易掌握,并发症发生率低,但是其缺点是失败率高。而产钳的优点是成功率高,在胎头吸引器失败的情况下,还得使用产钳术完成助娩。但是其缺点是掌握困难,并发症严重。产钳助产术掌握困难,引起严重并发症的核心问题是能否确定产钳放置到正确的位置。尽管产钳助产术是已经有400年历史的成熟的助产技术,但依然只能依靠医生经验徒手感知来进行盲操作,具有一定的误操作风险,导致严重并发症的发生。这也造成很多年轻医生不敢尝试学习使用产钳,使其难以推广使用。因此,如何能够做到产钳的可视化精确定位,将会使其容易掌握,且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使产钳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新型可视化产钳系统,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只能依靠医生经验徒手感知来进行盲操作,具有一定的误操作风险,导致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的问题。通过在产钳顶端集成光学成像系统,实时提取胎儿图像,同时在操作过程中监测胎儿的位置、状况,判断操作路径和部位,为医生提供可视化的操作依据,从而提高手术效率,降低手术风险。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新型可视化产钳系统包括:
[0005]产钳本体;
[0006]相对设置在所述产钳本体作用端的两组光学成像单元;
[0007]图像采集单元,所述图像采集单元和所述光学成像单元电连接接收光学成像单元采集的图像信号;
[0008]主机,所述图像采集单元采集的图像信号传输至主机进行信号处理;
[0009]以及显示器,所述显示器和所述主机电连接,进行图像显示。
[0010]每组所述光学成像单元包括安装在产钳本体前端内侧的成像镜头、转像棱镜以及LED照明芯片;所述成像镜头的光线通过转像棱镜实现转向;所述转像棱镜的出射光线以及LED照明芯片朝向产钳本体的中心轴线。
[0011]所述光学成像单元还包括透明窗口片,通过所述透明窗口片将成像镜头、转像棱镜以及LED照明芯片密封。
[0012]所述产钳本体头部对称设置有安装槽,产钳本体的内部设置有连通产钳本体末端至安装槽的线路通道,所述光学成像单元设置在安装槽内,所述光学成像单元通过线路通
道进行图像信号传输。
[001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新型可视化产钳系统将光学成像系统及照明光源集成在产钳顶端,进行新生儿头部图像的实时采集,同时在操作过程中监测胎儿的位置、状况,判断操作路径和部位,为医生提供可视化的操作依据,解决传统产钳只能依靠医生经验徒手感知来进行盲操作,具有一定的误操作风险,容易导致严重并发症的问题,从而提高手术效率,降低手术风险。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新型可视化产钳系统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新型可视化产钳系统中光学成像单元结构示意图;
[0016]其中:1、产钳本体,2、图像采集单元,3、主机,4、显示器,5、光学成像单元,6、成像镜头,7、LED照明芯片,8、转像棱镜,9、目标。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0018]参见附图1和附图2,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新型可视化产钳系统包括:
[0019]产钳本体1;
[0020]相对设置在所述产钳本体1作用端的两组光学成像单元5,通过光学成像单元对目标9进行成像;
[0021]图像采集单元2,所述图像采集单元2和所述光学成像单元5电连接接收光学成像单元5采集的图像信号;
[0022]主机3,所述图像采集单元2采集的图像信号传输至主机3进行信号处理,信号处理是将光学成像单元5采集到的图像信号还原至显示器,生成可显示的图像;
[0023]以及显示器4,所述显示器4和所述主机3电连接,进行图像显示。
[0024]每组所述光学成像单元5包括安装在产钳本体1前端内侧的成像镜头6、转像棱镜8以及LED照明芯片7;所述成像镜头6的光线通过转像棱镜8实现转向;所述转像棱镜8的出射光线以及LED照明芯片7朝向产钳本体1的中心轴线。
[0025]所述光学成像单元5还包括透明窗口片,通过所述透明窗口片将成像镜头6、转像棱镜8以及LED照明芯片7密封。
[0026]所述产钳本体1头部对称设置有安装槽,产钳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连通产钳本体1末端至安装槽的线路通道,所述光学成像单元5设置在安装槽内,所述光学成像单元5通过线路通道进行图像信号传输。
[0027]本专利技术解决了传统产钳只能依靠医生经验徒手感知来进行盲操作,具有一定的误操作风险,容易导致严重并发症等问题,在产钳顶端集成光学成像系统,实时提取胎儿图像,在操作过程中监测胎儿的位置、状况,判断操作路径和部位,为医生提供可视化的操作依据,从而提高手术效率,降低手术风险。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可视化产钳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产钳本体(1);相对设置在所述产钳本体(1)作用端的两组光学成像单元(5);图像采集单元(2),所述图像采集单元(2)和所述光学成像单元(5)电连接接收光学成像单元(5)采集的图像信号;主机(3),所述图像采集单元(2)采集的图像信号传输至主机(3)进行信号处理;以及显示器(4),所述显示器(4)和所述主机(3)电连接,进行图像显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可视化产钳系统,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光学成像单元(5)包括安装在产钳本体(1)前端内侧的成像镜头(6)、转像棱镜(8)以及LED照明芯片(7);所述成像镜头(6)的光线通过转像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红鑫何津崔丽峰单延红王泰升史成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