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型载重轮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074551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7 15: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轮胎领域,尤其是一种能够改善胎圈部位耐久性的轻型载重轮胎,胎体帘布层包括第一帘线和第二帘线,第二帘线位于第一帘线的外侧,且第一帘线的反包高度高于第二帘线的反包高度;所述反包结构内设置上三角胶和下三角胶;胎圈胶与上三角胶之间设置有增强胶,由轮胎外侧至内侧,胎圈胶、增强胶与上三角胶的100%模量依次逐步减小;增强胶上端点的高度低于上三角胶上端点高度,且间距至少为5mm;增强胶下端点高度高于胎圈芯,且间距至少为5mm;增强胶上端点高度高于第二帘线上端点高度,下端点高度低于第二帘线上端点高度,且增强胶上端点和下端点与第二帘线上端点的间距大于8mm。本专利削弱部件端点的应力集中情况,提高轮胎的胎圈耐久性能。提高轮胎的胎圈耐久性能。提高轮胎的胎圈耐久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轻型载重轮胎


[0001]本技术涉及轮胎领域,尤其是一种能够改善胎圈部位耐久性的轻型载重轮胎。

技术介绍

[0002]轻型载重轮胎的使用工况介于乘用车轮胎和重载轮胎之间,即速度略低于乘用轮胎,高于重载轮胎;负荷低于重载轮胎,远高于乘用轮胎。因其使用条件为速度高且载荷大,轮胎在使用过程中的主要抱怨为胎圈处的损坏,具体在三角胶外侧,部件端点(间)的分层、脱开。根据其使用工况,对轮胎的结构形式和材料属性分别做了考量。已有的解决方案包括在三角胶外侧的相应部件处增加补强装置(金属或纤维),或增加此处材料的厚度、模量等等。
[0003]例如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号:CN101544165B,公开日:20110105)公开了一种载重轮胎,包括:胎体帘布层,其具有一对帘布层反包部以及在帘布层反包部之间的帘布层主体部;胎圈三角胶,其设置在帘布层主体部与每个帘布层反包部之间;胎圈补强层;以及压紧橡胶,其位于胎圈补强层的轴向外侧。胎圈三角胶包括:高模量的内部部分和低模量的外部部分,其中内部部分与外部部分之间的分界面从帘布层主体部延伸到帘布层反包部。胎圈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轻型载重轮胎,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轮胎顶部的胎面部(1),胎面部(1)的下方设置带束层(2),胎面部(1)的左端和右端设置向下延伸的胎侧部(4),胎侧部(4)的下部内侧通过胎圈胶(6)连接胎圈部;胎圈部内设置胎圈芯(8),胎圈芯(8)用于将轮胎固定在轮辋上;在胎面部(1)、胎侧部(4)和胎圈部均设置胎体帘布层,胎体帘布层在胎圈部形成反包结构;胎体帘布层至少包括第一帘线(31)和第二帘线(32),第二帘线(32)位于第一帘线(31)的外侧,且第一帘线(31)的反包高度高于第二帘线(32)的反包高度;所述反包结构内设置上三角胶(51)和下三角胶(52);胎圈胶(6)与上三角胶(51)之间设置有增强胶(7),由轮胎外侧至内侧,胎圈胶(6)、增强胶(7)与上三角胶(51)的100%模量依次逐步减小;增强胶(7)上端点的高度低于上三角胶(51)上端点高度,且间距至少为5mm;增强胶(7)下端点高度高于胎圈芯(8),且间距至少为5mm;增强胶(7)上端点高度高于第二帘线(32)上端点高度,下端点高度低于第二帘线(32)上端点高度,且增强胶(7)上端点和下端点与第二帘线(32)上端点的间距大于8m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型载重轮胎,其特征在于,胎圈胶(6)、增强胶(7)和上三角胶(51)的100%模量比值为4:3:2;其中,增强胶(7)的100%模量为2 .0MPa ~6.0 MPa。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型载重轮胎,其特征在于,增强胶(7)的拉断伸长率为400%~60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型载重轮胎,其特征在于,增强胶(7)厚度t7为胎圈胶(6)厚度t6的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德斌黄道强王剑波
申请(专利权)人:中策橡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