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出风消声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072604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7 15: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消声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出风消声罩,包括罩壳、主出风口,所述罩壳内部具有流通空间,所述进风口以及主出风口均与罩壳内部流通空间相连通,其中设于罩壳内的消声片可将第二消音导流片通过的空气分隔成多个通道,多个通道使空气速度不超过限值,降低了空气气流阻力,保证了空气流通效果,可减小一部分的噪音;其中所述第二消音导流片底部宽度到下端逐渐减小的设置,利于对对进风口的空气进行导流;由于第一消音导流片一侧朝向位于进风口方向,另一侧向主出风口方向弯折,使通过第一消音导流片加快声音的消弱,降低气流流动所产生的噪音,增强罩壳的消音能力。增强罩壳的消音能力。增强罩壳的消音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出风消声罩


[0001]本技术涉及消声罩
,尤其涉及一种出风消声罩。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2020968006.9公开了一种汽轮发电机整体式降噪罩壳,包括整体式降噪罩壳包含相对封闭的壳体,该壳体非接触式套在汽轮发电机上,汽轮发电机的壳体为隔声材料和/或隔热材质,在整体式降噪罩上包含一个以上的隔声门,在整体式降噪罩一圈布置有一个以上的进风消声器,进风消声器安置在风口位置,在整体式降噪罩上方布置有出风部分,出风部分包含出风通道,出风通道中布置有风机,风机边侧布置有排风消声器,主出风口朝上布置;公开了一般消声罩的结构,但是实际使用过程中罩壳进风时,产生的风流声导致环境大噪音。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出风消声罩,其解决了罩壳进风时,产生的风流声导致环境大噪音技术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出风消声罩,包括罩壳、设于罩壳底部的进风口以及设于罩壳一侧的主出风口,所述罩壳内部具有流通空间,所述进风口以及主出风口均与罩壳内部流通空间相连通,所述罩壳内侧中部设有隔板;所述罩壳的进风口与主出风口之间设有第一消音导流片,所述第一消音导流片一侧朝向位于进风口方向,所述第一消音导流片另一侧向主出风口方向弯折;所述罩壳内部位于进风口处设有多个第二消音导流片,各所述第二消音导流片间隔分布,所述第二消音导流片底部宽度到下端逐渐减小。
[000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消音导流片和第二消音导流片内均设有用于消音的第一填充物。
[000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消音导流片由外到内包括第一护面孔板、设于第一护面孔板内侧的第一骨架以及第一弧面玻璃布,所述第一弧面玻璃布设于第一骨架内侧,所述第一弧面玻璃布包围第一填充物,所述第一骨架设于第一护面孔板内侧面顶部和底部。
[000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消音导流片内的第一护面孔板为弧形,所述第一消音导流片中部向上下两端逐渐减小形成尖部,所述第一骨架与两个尖部间隔设置,并且第一骨架与第一护面孔板内侧弧面贴合。
[0008]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消音导流片内也具有第一护面孔板和第一骨架,第二消音导流片内的第一护面孔板形状为方形,所述第一护面孔板底端为三角形,所述第一护面孔板底端横向两侧面夹角角度为40~70度,所述第一骨架设于第一护面孔板底部。
[0009]进一步的,所述罩壳包括第二多孔内板、第二护面玻璃布、用于防火隔音的第二填充物、外框骨架以及第二外框板,所述第二外框板设于外框骨架外侧面,所述第二多孔内板设于外框骨架内侧面,所述第二护面玻璃布以及第二填充物设于罩壳内部。
[0010]进一步的,所述述罩壳位于主出风口另一侧设有旁路主出风口,所述旁路主出风口与罩壳内部流通空间相连通。
[0011]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本出风消声罩,第二消音导流片的设置,其中由于第二消音导流片到进风口的风速大,导致使用时噪音大,设于罩壳内的消声片可将第二消音导流片通过的空气分隔成多个通道,多个通道使空气速度不超过限值,降低了空气气流阻力,保证了空气流通效果,可减小一部分的噪音;其中所述第二消音导流片底部宽度到下端逐渐减小的设置,利于对对进风口的空气进行导流;第一消音导流片的设置,其中空气从进风口到主出风口处时,经过第一消音导流片导向导流至主出风口,通过的空气再经过多个第一消音导流片导向分成多个组气流,并且由于第一消音导流片一侧朝向位于进风口方向,另一侧向主出风口方向弯折,使通过第一消音导流片加快声音的消弱,降低气流流动所产生的噪音,增强罩壳的消音能力。
[0013]进一步的,第一填充物的设置;气流通过多个第一消音导流片将形成多组风道,由于多个第一消音导流片内有第一填充物,使得气流的声音能被更好吸收。
[0014]进一步的,第一多孔内板的设置,由于第一多孔内板上具有多个孔,气流透过第一多孔内板的孔与第二护面玻璃布接触,第二护面玻璃布以及第二护面玻璃布包围的第一填充物对气流消声效果更好,增强离心玻璃棉消音效果,第二护面玻璃布可防止填充物的棉絮从多孔内板漏出。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的局部结构剖面正视示意图;
[0017]图3是本技术的结构使用状态示意图;
[0018]图4是本技术的罩壳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0019]图5是本技术的第一消音导流片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6是本技术的第二消音导流片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7是本技术的罩壳局部结构剖面示意图;
[0022]图8本技术图1中的A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4]参考图1至图8,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出风消声罩,包括罩壳1、设于罩壳1底部的进风口2以及设于罩壳1一侧的主出风口3,所述罩壳1内部具有流通空间,所述进风口2以及主出风口3均与罩壳1内部流通空间相连通,所述罩壳1内侧中部设有隔板4;所述罩壳1的进风口2与主出风口之间设有第一消音导流片5,所述第一消音导流片5一侧朝向位于进风口2方向,所述第一消音导流片5另一侧向主出风口方向弯折;所述罩壳1内部位于进风口2处设有多个第二消音导流片6,各所述第二消音导流片6间隔分布,所述第二消音导流片6底部宽度到下端逐渐减小。
[0025]第二消音导流片的设置,其中由于第二消音导流片到进风口的风速大,导致使用
时噪音大,设于罩壳内的消声片可将第二消音导流片通过的空气分隔成多个通道,多个通道使空气速度不超过限值,降低了空气气流阻力,保证了空气流通效果,可减小一部分的噪音;其中所述第二消音导流片底部宽度到下端逐渐减小的设置,利于对对进风口的空气进行导流;第一消音导流片的设置,其中空气从进风口到主出风口处时,经过第一消音导流片导向导流至主出风口,通过的空气再经过多个第一消音导流片导向分成多个组气流,并且由于第一消音导流片一侧朝向位于进风口方向,另一侧向主出风口方向弯折,使通过第一消音导流片加快声音的消弱,降低气流流动所产生的噪音,增强罩壳的消音能力。
[0026]所述罩壳1位于主出风口3另一侧设有旁路主出风口7,所述旁路主出风口7与罩壳1内部流通空间相连通;罩壳左侧的主出风口主要气流往左侧输送,对气流进行导流,旁路主出风口主要是起到分流减压的作用,实际应用过程中部分使用者对右路有输送气流的需求,增加的旁路主出风口,可满足不同设备使用需求;如图1和8所示,罩壳1位于旁路出风口7处设有用于盖合旁路出风口7的盖板9,所述盖板顶端与罩壳进行铰接,所述盖板另一侧设有弹性扣件8,所述罩壳靠近弹性扣件处一侧固设有用于弹性扣件穿过的固定板8a,
[0027]所述弹性扣件包括与盖板固定连接的扣件壳81、滑动设于扣件壳内的卡块82、设于扣件壳与卡块之间的弹簧8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出风消声罩,其特征在于,包括罩壳、设于罩壳底部的进风口以及设于罩壳一侧的主出风口,所述罩壳内部具有流通空间,所述进风口以及主出风口均与罩壳内部流通空间相连通,所述罩壳内侧中部设有隔板,所述罩壳的进风口与主出风口之间设有第一消音导流片,所述第一消音导流片一侧朝向位于进风口方向,所述第一消音导流片另一侧向主出风口方向弯折,所述罩壳内部位于进风口处设有多个第二消音导流片,各所述第二消音导流片间隔分布,所述第二消音导流片底部宽度到下端逐渐减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出风消声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音导流片和第二消音导流片内均设有用于消音的第一填充物。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出风消声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音导流片由外到内包括第一护面孔板、设于第一护面孔板内侧的第一骨架以及第一弧面玻璃布,所述第一弧面玻璃布设于第一骨架内侧,所述第一弧面玻璃布包围第一填充物,所述第一骨架设于第一护面孔板内侧面顶部和底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出风消声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全兴洪兴元董武雄洪剑波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中能泰丰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