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锚杆成孔分体式伞状扩大头钻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070266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7 15: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锚杆成孔分体式伞状扩大头钻头装置,包括套管及位于套管的中空通道内的钻杆,套管下端部设置有连接板,钻杆活动穿过所述连接板且其下端固定设置有下咬合齿盘,钻杆上活动套设有上咬合齿盘,上咬合齿盘可与所述下咬合齿盘相互咬合,上咬合齿盘位于连接板与下咬合齿盘之间,连接板上铰接有第一铰接杆,上咬合齿盘上铰接有第二铰接杆,第一铰接杆下端与第二铰接杆上端铰接连接,套管与钻杆相互移动后可利用上咬合齿盘、下咬合齿盘迫使第一铰接杆与第二铰接杆形成的结构呈伞状扩大。该种锚杆成孔分体式伞状扩大头钻头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稳定可靠的特点,在实际应用时可提高施工效率,可控制扩孔段直径及通长直径。段直径及通长直径。段直径及通长直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锚杆成孔分体式伞状扩大头钻头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的一种应用装置,特别是一种锚杆成孔分体式伞状扩大头钻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工程施工领域,现有锚杆工程中,相同的设计拉力要求下传统的钻孔锚索所需要的长度要远大于扩体锚杆,相同的长度下扩体锚杆可以提供更大的设计拉力值,因此,越来越多的施工工程采用扩体锚杆来实现工程需求。
[0003]采用扩体锚杆的工程中,需要配套进行锚杆扩孔施工。目前,锚杆扩孔的方式主要有高压喷射注浆扩孔和机械式扩孔两类。其中,高压喷射注浆扩孔主要用于淤泥等软弱土层施工,适用范围较窄;机械式扩孔应用广泛,适用于各种地层。然而,目前两种扩孔方式都无法直接明确保证扩体段成孔直径及通长直径,且扩孔施工复杂,存在施工难度高、施工效率低下等缺点,越来越难以适应施工要求,亟需改进。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解决现存的技术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锚杆成孔分体式伞状扩大头钻头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施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锚杆成孔分体式伞状扩大头钻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中空通道(11)的套管(1)及位于套管(1)的中空通道(11)内的钻杆(2),所述套管(1)下端部设置有连接板(3),所述钻杆(2)活动穿过所述连接板(3)且其下端固定设置有下咬合齿盘(42),钻杆(2)上活动套设有上咬合齿盘(41),所述上咬合齿盘(41)可与所述下咬合齿盘(42)相互咬合,上咬合齿盘(41)位于连接板(3)与下咬合齿盘(42)之间,所述连接板(3)上铰接有第一铰接杆(51),所述上咬合齿盘(41)上铰接有第二铰接杆(52),所述第一铰接杆(51)下端与第二铰接杆(52)上端铰接连接,所述套管(1)与钻杆(2)相互移动后可利用上咬合齿盘(41)、下咬合齿盘(42)迫使第一铰接杆(51)与第二铰接杆(52)形成的结构呈伞状扩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锚杆成孔分体式伞状扩大头钻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3)上设置有第一铰接座(61),所述第一铰接杆(51)铰接在所述第一铰接座(61)上,所述上咬合齿盘(41)上设置有第二铰接座(62),所述第二铰接杆(52)铰接在所述第二铰接座(62)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锚杆成孔分体式伞状扩大头钻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铰接杆(51)通过第一铰接轴(71)铰接在第一铰接座(61)上,所述第二铰接杆(52)通过第二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世斌刘小敏谢煜李彦兵谌威余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滨海岩土与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