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飞行器舵面控制结构及飞行器
[0001]本技术涉及飞行器零部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飞行器舵面控制结构及飞行器。
技术介绍
[0002]飞行器舵面在飞行器飞行过程中,通过偏转来改变舵面上的空气动力,从而实现飞行器在飞行过程中的俯仰、偏航、滚转等机动动作,以实现飞行器的飞行航线和起降。
[0003]舵面偏转需要额外的驱动力和驱动机构来实现,考虑到飞行状态以及制造加工的公差,舵面和机体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供舵面转动。现有技术中,驱动舵面的结构一般有四连杆机构或钢丝拉索结构。其中,传统四连杆机构通过舵机驱动摇臂转动,通过连杆拉动舵角,舵角和舵面直接相连,从而带动舵面偏转产生空气动力。为了解决加工公差问题,连杆与舵角、摇臂的连接方式多采用球头连接,通过球头的转动,从而消除加工时的公差,但球头可以在多个方向转动,会导致舵面控制结构装配完成后,舵面的虚位较大,影响舵面的精确控制,进而影响飞行品质,特别是飞行器上装载有高精密仪器设备时,影响仪器设备的工作精度。另外,球头由于需要转动,内部的金属球和外部结构之间留有间隙,在长时间飞行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飞行器舵面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舵机(1)、摇臂(2)、舵面(8)、舵角(6)、连杆(4)、第一夹头(3)和第二夹头(5),所述舵机(1)固定设置在飞行器机体上,所述舵机(1)的输出轴与所述摇臂(2)连接,所述舵面(8)铰接与所述飞行器机体上,所述舵面(8)与所述舵角(6)固定连接,所述连杆(4)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一夹头(3)与所述摇臂(2)可转动连接,所述连杆(4)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二夹头(5)与所述舵角(6)可转动连接,所述连杆(4)能够在所述舵机(1)的驱动力下带动所述舵面(8)相对于所述飞行器机体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行器舵面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头(3)包括套筒部(31)和位于套筒部(31)一端的夹爪部(32),所述套筒部(31)具有用于使所述连杆(4)穿过的通孔(311),所述通孔(311)内形成有内螺纹,所述连杆(4)的第一端形成有外螺纹,所述第一夹头(3)的套筒部(31)与所述连杆(4)的第一端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夹爪部(32)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夹板(321),所述摇臂(2)位于所述两个夹板(321)中间,所述两个夹板(321)上相对设置有第一螺栓过孔(322),所述摇臂(2)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螺栓过孔(322)相对应的第二螺栓过孔(21),螺栓穿过所述第一螺栓过孔(322)和所述第二螺栓过孔(21)并与螺母固定连接,所述摇臂(2)与所述夹爪部(32)可转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飞行器舵面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摇臂(2)上的所述第二螺栓过孔(21)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螺栓过孔(21)沿所述摇臂(2)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飞行器舵面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头(5)包括套筒部(31)和位于套筒部(31)一端的夹爪部(32),所述套筒部(31)具有用于使所述连杆(4)穿过的通孔(311),所述通孔(311)内形成有内螺纹,所述连杆(4)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亮,薛松柏,谢晒明,王长云,苗斌,王超锋,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傲势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