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热循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06898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7 15:23
本申请提供一种冷热循环系统,其将一发热装置以一第一管路连通一冷却装置,将一加热装置以一第二管路连通该发热装置,再将一散热装置以一第三管路连通该加热装置,并以一第四管路连通该冷却装置,且以一第五管路连通该第一管路,其中,一第一冷流体于该第一管路内流动至该发热装置,一第一热流体于该第二管路内流动至该加热装置,一第二热流体于该第三管路内流动至该散热装置,一第二冷流体于该第四管路内流动至该冷却装置,该第二冷流体于该第五管路内流动至该发热装置,使冷热可于系统内循环回收。回收。回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冷热循环系统


[0001]本申请是关于一种冷热循环系统,尤其是指一种用于冷热循环,并回收废热提高效率的循环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工厂,或称为制造厂、生产工厂,其是一个工业场所,通常是由几个充满机器的建筑物组成的综合体,在那里工人制造产品或操作机器将每个产品加工成另一个产品;工厂是现代经济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上大多数商品都是在工厂里制造或加工的。
[0003]随着时代的发展,产业界逐渐于工厂设置供应其制造设备对应环境的设施,即称为厂务系统;以半导体产业为例,其厂务系统通常包含:无尘室相关系统、空调系统、纯水系统、气体供应系统、化学品的供应系统、电力系统;第一个无尘室相关系统最重要的是提供洁净的生产环境,第二个空调系统的目的是提供全厂稳定的空调环境,第三个纯水系统的目的是供应给清洗相关制程需要,第四个气体供应系统的目的是提供高质量大宗气体及安全的特殊气体,第五个化学品的供应系统的目的是提供大宗使用的高质量的化学用品,第六个电力系统的目的是供应稳定的全场电源;而其中工厂厂务系统都需要两个功能,其为提供热源以及提供冷源。
[0004]热源供应的部分,业界经常使用锅炉,以加热的方式供应热水,工厂热水需求的负载通常为:无尘室外气空调箱(MAU)、水务系统、气体供应系统及化学品的供应系统等。
[0005]而同时在工厂内亦有许多发热源,需要被冷却,因此需要提供冷源,产业界通常使用制程冷却水主要供给生产设备PCW(PROCESS COOLING WATER),其是用于制造冷却水的系统,且其要求提供的流体温度不能太低,温度通常控制在16℃~22℃,若流体的温度过低,在工厂、无尘室里湿度较高的情况下,会出现管路表面结露的现象,使设备受损,若流体的温度过高则达不到设备的冷却需求;而该流体通常使用纯水或软水做为水源。
[0006]1.开放式制程冷却水系统:系统主要由板式换热器、水泵、PCW水箱构成,又分冷冻水侧和PCW水侧等部分,从水箱抽水经水泵至板式换热器通过控制冷冻水的量来保证PCW的水温,送至生产线设备,再回到水箱,构成PCW闭式循环冷冻水侧直接回冷冻机。
[0007]2.混水式制程冷却水系统:冰水和PCW水部份混合,水泵吸入端控制设备高温回水及冰水吸入的混合量来控制PCW的水温,冰水量由三通或二通控制阀控制,构成PCW循环,冷却水回水及冰水均回冷冻机。此法仅用于对水质要求不高的系统。
[0008]由于厂务系统的装设,使得工厂的能耗随厂务系统的演变逐渐上升,因此如何运用工厂内的既有热源,并回收来减少锅炉加热的能耗,一直为工厂节能改善的主要方式;而现有技术的厂务冷热循环系统的热能回收方式主要是通过热交换系统来做热的回收,但现有技术的冷热循环系统所使用的热交换器的效率有其一定的限制,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热交换器的效率会逐渐下降,因此需做定期保养更换,造成工厂的营运成本增加。
[0009]有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冷热循环系统,其是将工厂的发热装置与冷却装置、加热装置以及散热装置相互连通,并以管路连通发热装置与散热装置,通
过发热装置与散热装置的流体循环,使冷热可于系统内循环回收。

技术实现思路

[0010]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冷热循环系统,其是将工厂的发热装置与冷却装置以及加热装置连通后,再将工厂的散热装置(热消耗装置)连通该加热装置,并利用散热装置与发热装置的连通循环,使流经发热装置的流体可流经散热装置进行循环,以回收废热,提高冷热循环系统的热交换器效率。
[0011]为达到上述所指称的各目的与功效,本申请提供一种冷热循环系统,其包含:一冷却装置、一发热装置、一加热装置以及一散热装置,该发热装置以一第一管路连通该冷却装置,该加热装置以一第二管路连通该发热装置,该散热装置以一第三管路连通该加热装置,该散热装置以一第四管路连通该冷却装置,该散热装置以一第五管路连通该第一管路,其中,一第一冷流体于该第一管路内流动至该发热装置,一第一热流体于该第二管路内流动至该加热装置,一第二热流体于该第三管路内流动至该散热装置,一第二冷流体于该第四管路内流动至该冷却装置,该第二冷流体于该第五管路内流动至该发热装置;利用此结构提供冷热循环的系统,并回收部分热源,以提高系统的热交换器效率。
[0012]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更包含一流体输入端,其连通该第一管路,一第三冷流体于该第一管路内流动至该发热装置。
[0013]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更包含一流体输出端,其连通该第二管路,该第一热流体于该第二管路内流动至该流体输出端。
[0014]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其中该冷却装置包含一第一储存槽,该第一储存槽连通该第一管路以及该第四管路。
[0015]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其中该加热装置包含一第二储存槽,该第二储存槽连通该第二管路以及该第三管路。
[0016]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其中该散热装置以一第六管路连通该发热装置,一第三热流体于该第六管路内流动至该散热装置。
[0017]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其中该发热装置更包含一第一控制单元。
[0018]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其中该散热装置更包含一第二控制单元。
[0019]有关本申请的其它功效及实施例的详细内容,配合图式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0021]图1是本申请的实施例的循环系统示意图;
[0022]图2是本申请的实施例的冷却装置及加热装置示意图;
[0023]图3是本申请的实施例的流体输入端及流体输出端示意图;以及
[0024]图4是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的循环系统示意图。
[0025]符号说明
[0026]1冷热循环系统
ꢀꢀꢀꢀꢀꢀ
10冷却装置
ꢀꢀꢀꢀꢀꢀꢀꢀꢀꢀꢀ
11第一储存槽
[0027]20发热装置
ꢀꢀꢀꢀꢀꢀꢀꢀꢀ
21第一控制单元
ꢀꢀꢀꢀꢀꢀꢀ
22第一管路
[0028]30加热装置
ꢀꢀꢀꢀꢀꢀꢀꢀꢀ
31第二储存槽
ꢀꢀꢀꢀꢀꢀꢀꢀꢀ
32第二管路
[0029]40散热装置
ꢀꢀꢀꢀꢀꢀꢀꢀꢀ
41第二控制单元
ꢀꢀꢀꢀꢀꢀꢀ
42第三管路
[0030]44第四管路
ꢀꢀꢀꢀꢀꢀꢀꢀꢀ
46第五管路
ꢀꢀꢀꢀꢀꢀꢀꢀꢀꢀꢀ
48第六管路
[0031]52流体输入端
ꢀꢀꢀꢀꢀꢀꢀ
54流体输出端
ꢀꢀꢀꢀꢀꢀꢀꢀꢀ
C1第一冷流体
[0032]C2第二冷流体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热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一冷却装置;一发热装置,其以一第一管路连通该冷却装置;一加热装置,其以一第二管路连通该发热装置;以及一散热装置,其以一第三管路连通该加热装置,该散热装置以一第四管路连通该冷却装置,该散热装置以一第五管路连通该第一管路;其中,一第一冷流体于该第一管路内流动至该发热装置,一第一热流体于该第二管路内流动至该加热装置,一第二热流体于该第三管路内流动至该散热装置,一第二冷流体于该第四管路内流动至该冷却装置,该第二冷流体于该第五管路内流动至该发热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热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一流体输入端,其连通该第一管路,一第三冷流体于该第一管路内流动至该发热装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热循环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祐甫
申请(专利权)人:奇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