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托换顶升砌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06712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7 15: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托换顶升砌体结构,砌体墙建筑的砌体墙内浇筑成型有呈分段布置的混凝土圈梁,混凝土圈梁的内部预埋有沿着混凝土圈梁长度方向延伸的纵筋,纵筋的两端部分别伸出于混凝土圈梁相应侧的端面;相邻两个混凝土圈梁的纵筋相互焊接;砌体墙内于各混凝土圈梁的下方开凿有千斤顶安装槽,各千斤顶安装槽内分别嵌装有顶升千斤顶,各顶升千斤顶的底面分别固定于相应千斤顶安装槽的底面,各顶升千斤顶的顶升端部分别抵顶接触相应混凝土圈梁的底面。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高效地实现砌体墙建筑顶升纠偏,结构设计新颖且有利于提高顶升纠偏效率。新颖且有利于提高顶升纠偏效率。新颖且有利于提高顶升纠偏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托换顶升砌体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物顶升纠偏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托换顶升砌体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当前的建筑工程项目中,建筑物诸如框架结构、砌体结构、桥梁结构等,由于建筑地基的土层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多数建筑物建造在不均匀的土层上,在受到长期动荷载作用、地震动影响或者自重影响时,建筑物出现不同程度的倾斜或者不均匀沉降,这就会导致建筑物的局部构件开裂,进而会影响到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并最终发展为建筑物功能完全丧失或者倒塌。因此,在条件良好的基础上,对建筑物采取顶升的方法进行纠偏,从而使得建筑物能得以扶正,并对其进行加固以恢复其使用功能,顶升法纠偏是目前工程中重要的纠偏措施。
[0003]需指出的是,对于砌体墙建筑而言,由于其结构的特殊性,现有技术很难实现砌体墙建筑整体顶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新型托换顶升砌体结构,该新型托换顶升砌体结构设计新颖,且能够高效地实现砌体墙建筑顶升纠偏。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6]一种新型托换顶升砌体结构,该新型托换顶升砌体结构应用于砌体墙建筑,砌体墙建筑的砌体墙内浇筑成型有呈分段布置的混凝土圈梁,所有混凝土圈梁水平平齐且各混凝土圈梁的宽度值与砌体墙的宽度值相等,混凝土圈梁的底面距离地面的高度值为0.5米

1.5米;
[0007]混凝土圈梁的内部预埋有沿着混凝土圈梁长度方向延伸的纵筋,纵筋的两端部分别伸出于混凝土圈梁相应侧的端面;相邻两个混凝土圈梁的纵筋相互焊接;
[0008]砌体墙内于各混凝土圈梁的下方开凿有千斤顶安装槽,各千斤顶安装槽内分别嵌装有顶升千斤顶,各顶升千斤顶的底面分别固定于相应千斤顶安装槽的底面,各顶升千斤顶的顶升端部分别抵顶接触相应混凝土圈梁的底面。
[0009]其中,各所述混凝土圈梁的内部还预埋有箍筋。
[0010]其中,各所述混凝土圈梁分别预埋有内支撑连接件,各混凝土圈梁的内支撑连接件分别凸出延伸至相应的混凝土圈梁外侧;
[0011]正对布置的两个混凝土圈梁之间装设有圈梁内支撑,圈梁内支撑的两端部分别与相应侧的内支撑连接件连接。
[0012]其中,所述圈梁内支撑的两端部分别与相应侧的所述内支撑连接件螺接。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新型托换顶升砌体结构,该新型托换顶升砌体结构应用于砌体墙建筑,砌体墙建筑的砌体墙内浇筑成型有呈分段布置的
混凝土圈梁,所有混凝土圈梁水平平齐且各混凝土圈梁的宽度值与砌体墙的宽度值相等,混凝土圈梁的底面距离地面的高度值为0.5米

1.5米;混凝土圈梁的内部预埋有沿着混凝土圈梁长度方向延伸的纵筋,纵筋的两端部分别伸出于混凝土圈梁相应侧的端面;相邻两个混凝土圈梁的纵筋相互焊接;砌体墙内于各混凝土圈梁的下方开凿有千斤顶安装槽,各千斤顶安装槽内分别嵌装有顶升千斤顶,各顶升千斤顶的底面分别固定于相应千斤顶安装槽的底面,各顶升千斤顶的顶升端部分别抵顶接触相应混凝土圈梁的底面。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本技术能够高效地实现砌体墙建筑顶升纠偏,结构设计新颖且有利于提高顶升纠偏效率。
附图说明
[0014]下面利用附图来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但是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任何限制。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17]在图1和图2中包括有:
[0018]1——砌体墙
ꢀꢀꢀꢀꢀꢀꢀꢀꢀ
2——混凝土圈梁
[0019]3——千斤顶安装槽
ꢀꢀꢀ
4——顶升千斤顶。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来对本技术进行说明。
[0021]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新型托换顶升砌体结构,该新型托换顶升砌体结构应用于砌体墙1建筑,砌体墙1建筑的砌体墙1内浇筑成型有呈分段布置的混凝土圈梁2,所有混凝土圈梁2水平平齐且各混凝土圈梁2的宽度值与砌体墙1的宽度值相等,混凝土圈梁2的底面距离地面的高度值为0.5米

1.5米。
[0022]进一步的,混凝土圈梁2的内部预埋有沿着混凝土圈梁2长度方向延伸的纵筋,纵筋的两端部分别伸出于混凝土圈梁2相应侧的端面;相邻两个混凝土圈梁2的纵筋相互焊接。
[0023]更进一步的,砌体墙1内于各混凝土圈梁2的下方开凿有千斤顶安装槽3,各千斤顶安装槽3内分别嵌装有顶升千斤顶4,各顶升千斤顶4的底面分别固定于相应千斤顶安装槽3的底面,各顶升千斤顶4的顶升端部分别抵顶接触相应混凝土圈梁2的底面。
[0024]其中,各混凝土圈梁2的内部还预埋有箍筋。
[0025]为提高顶升的整体性,本技术采用下述结构设计,具体的:
[0026]各混凝土圈梁2分别预埋有内支撑连接件,各混凝土圈梁2的内支撑连接件分别凸出延伸至相应的混凝土圈梁2外侧;正对布置的两个混凝土圈梁2之间装设有圈梁内支撑,圈梁内支撑的两端部分别与相应侧的内支撑连接件连接。优选的,圈梁内支撑的两端部分别与相应侧的内支撑连接件螺接。
[0027]需指出的是,本技术可以采用以下施工方式进行施工,且具体包括以下施工步骤:
[0028]a、按照分段拆墙浇筑的方式于砌体墙1建筑的砌体墙1内浇筑成型混凝土圈梁2,
各混凝土圈梁2分别采用斜口浇筑的方式浇筑成型,所有混凝土圈梁2水平平齐且各混凝土圈梁2的宽度值与砌体墙1的宽度值相等,混凝土圈梁2的底面距离地面的高度值为0.5米

1.5米;其中,混凝土圈梁2的内部预埋有沿着混凝土圈梁2长度方向延伸的纵筋,纵筋的两端部分别伸出于混凝土圈梁2相应侧的端面;
[0029]b、相邻的两个混凝土圈梁2的纵筋相互焊接;
[0030]c、于各混凝土圈梁2的下方分别开凿千斤顶安装槽3,而后于各千斤顶安装槽3内分别安装顶升千斤顶4,各顶升千斤顶4的底面分别固定于相应千斤顶安装槽3的底面,各顶升千斤顶4的顶升端部分别抵顶接触相应混凝土圈梁2的底面;
[0031]d、启动各顶升千斤顶4进行顶升作业,各顶升千斤顶4分别作用于相应的混凝土圈梁2。
[0032]对于本技术的新型托换顶升砌体结构而言, 其能够高效地实现砌体墙1建筑顶升纠偏,且具有结构设计新颖、有利于提高顶升纠偏效率的优点。
[0033]以上内容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托换顶升砌体结构,该新型托换顶升砌体结构应用于砌体墙(1)建筑,其特征在于:砌体墙(1)建筑的砌体墙(1)内浇筑成型有呈分段布置的混凝土圈梁(2),所有混凝土圈梁(2)水平平齐且各混凝土圈梁(2)的宽度值与砌体墙(1)的宽度值相等,混凝土圈梁(2)的底面距离地面的高度值为0.5米

1.5米;混凝土圈梁(2)的内部预埋有沿着混凝土圈梁(2)长度方向延伸的纵筋,纵筋的两端部分别伸出于混凝土圈梁(2)相应侧的端面;相邻两个混凝土圈梁(2)的纵筋相互焊接;砌体墙(1)内于各混凝土圈梁(2)的下方开凿有千斤顶安装槽(3),各千斤顶安装槽(3)内分别嵌装有顶升千斤顶(4),各顶升千斤顶(4)的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冬王烨璐张八秀杨志鹏陈向红孙海峰麦镇东曾树森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睿固建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