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链驱动机构及登机桥
[0001]本技术涉及登机桥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双链驱动机构及登机桥。
技术介绍
[0002]登机桥的接机口可相对于登机桥通道旋转,以便于实现接机口与飞机舱门紧密可靠的对接。目前的登机桥中多采用驱动链与链轮配合的驱动方式驱动接机口相对登机桥通道旋转。
[0003]现有技术中授权公告号为CN102991693B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登机桥接机口的双链驱动装置,但是该双链驱动装置安全性以及稳定性不高,维修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链驱动机构,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及稳定性,并且容易维修。
[0005]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登机桥,在该登机桥的接机口接机时,减少发生故障的风险,提高安全性与稳定性,同时降低维修成本。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双链驱动机构,设于登机桥,所述登机桥包括通道圆台和接机口,所述双链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第一驱动轮、第二驱动轮、第一从动轮、第一从动轮、第一从动轮、第一从动轮、第一从动轴、第一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链驱动机构,设于登机桥,所述登机桥包括通道圆台(100)和接机口(200),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链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安装于所述接机口(200);第一驱动轮(10)和第二驱动轮(20),安装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30);第一从动轮(11),通过第一从动轴(12)安装于所述接机口(200);第二从动轮(21),通过第二从动轴(22)安装于所述接机口(200);第三从动轮(13),通过第三从动轴(14)安装于所述接机口(200);第四从动轮(23),通过第四从动轴(24)安装于所述接机口(200);第一驱动链(15),与所述第一驱动轮(10)、所述第一从动轮(11)和所述第三从动轮(13)啮合形成第一子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链(15)设于所述通道圆台(100);第二驱动链(25),与所述第二驱动轮(20)、所述第二从动轮(21)和所述第四从动轮(23)啮合形成第二子驱动机构,所述第二驱动链(25)设于所述通道圆台(100);当所述输出轴(30)转动,所述第一子驱动机构和所述第二子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接机口(200)相对于所述通道圆台(100)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链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机口(200)具有圆弧结构(202),所述圆弧结构(202)与所述通道圆台(100)的外周缘适配,所述圆弧结构(202)可沿运动路径(S)相对于所述通道圆台(100)转动;所述第一从动轮(11)和所述第二从动轮(21)位于所述输出轴(30)沿所述运动路径(S)的一侧,且所述第一从动轮(11)和所述第二从动轮(21)沿所述运动路径(S)错开设置;所述第三从动轮(13)和所述第四从动轮(23)位于所述输出轴(30)沿所述运动路径(S)的另一侧,且所述第三从动轮(13)和所述第四从动轮(23)沿所述运动路径(S)错开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链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链(15)的两端相对于所述第二驱动链(25)的两端沿所述运动路径(S)错开设置,当所述第一从动轮(11)或所述第三从动轮(13)移动至所述第一驱动链(15)对应的末端时,对应的所述第二从动轮(21)或所述第四从动轮(23)移动至所述第二驱动链(25)对应的末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链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从动轮(11)的中轴线和所述第三从动轮(13)的中轴线各自沿径向到所述接机口(200)的转动中心的距离相等,使所述第一从动轮(11)和所述第三从动轮(13)沿同一圆弧轨迹运动;所述第二从动轮(21)的中轴线和所述第四从动轮(23)的中轴线各自沿径向到所述接机口(200)的转动中心的距离相等,使所述第二从动轮(21)和所述第四从动轮(23)沿同一圆弧轨迹运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链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从动轮(11)的中轴线与所述第三从动轮(13)的中轴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卫,韦飞鹏,董兰灯,唐天斌,王仪军,孙海飞,岑大兵,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中集天达空港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