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铺设岔枕模具内预应力钢丝的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轨道设备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铺设岔枕模具内预应力钢丝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混凝土岔枕预制工程中,大部分生产车间的长线法生产台位钢丝的牵引导向都由人工完成,人工将钢丝从长达百米的模具一端拖拽到模具的另一端,一次最多拖拽钢丝2根,一条双槽模具岔枕生产线,最多要来回走16次,放丝时间多达30
‑
40分钟,费时费力,且钢丝拖拽过程被地面冷凝水污染风险大,与不断发展的高速铁路岔枕生产先进性要求不符;另外流水生产线工位和预应力钢丝加工工位通常是分开放置,预应力钢丝在加工工位加工完成后,由叉车或运输车或吊车运输至流水线上相应的预应力钢丝入模工位处,由人工放置到模具中;或采用桁架机实现预应力钢丝入模工序,但桁架机操作流程复杂,所需设备较多,容易发生设备故障或预应力钢丝入模位置不精确,导致钢筋绑扎出现问题,影响流水线效率,且岔枕生产过程中并不完全适用利用桁架机进行预应力钢丝入模操作。
[0003]因此在高速铁路岔枕预制过程中亟需一种操作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铺设岔枕模具内预应力钢丝的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导开装置(1)、导向输送装置(2)、入模牵引装置(3)和控制系统;所述导开装置(1)和导向输送装置(2)设在岔枕模具外部的地面上,所述入模牵引装置(3)设在岔枕模具上,并沿模具前后移动;所述导开装置(1)上设有预应力钢丝,所述预应力钢丝由导开装置(1)导开后,经由导向输送装置(2)导向输送至入模牵引装置(3)上;所述控制系统与导开装置(1)、导向输送装置(2)和入模牵引装置(3)连接;所述导开装置(1)包括导开盘底座(11)、导开盘(12)、抱闸结构(13)、转轴立柱(14)和驱动装置(15);所述抱闸结构(13)、转轴立柱(14)和驱动装置(15)均设在导开盘底座(11)上,所述转轴立柱(14)与驱动装置(15)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导开盘(12)活动连接在转轴立柱(14)上,并与抱闸结构(13)连接,所述预应力钢丝设在导开盘(12)中;所述入模牵引装置(3)包括移动小车(31)、移动轮(32)、夹丝钳(33)和固定丝钩(34),所述移动小车(31)通过移动轮(32)设在岔枕模具上,所述夹丝钳(33)设在移动小车(31)前侧,所述固定丝钩(34)设在移动小车(31)后侧,所述移动小车(31)上设有驱动装置,所述预应力钢丝穿过夹丝钳(33)与固定丝钩(34)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铺设岔枕模具内预应力钢丝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导开盘(12)上下间隔设置两个,所述抱闸结构(13)包括抱闸立杆和抱闸,所述抱闸上下间隔设置在抱闸立杆上,共设置两个,两个抱闸分别与两个导开盘(12)的盘体贴合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铺设岔枕模具内预应力钢丝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导向输送装置(2)包括机架(21)、导向限位架(22)、装配辊组(23)、调整装置(24)和动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忠仁,段兆慧,曹凤洁,马大伟,白一凡,樊杰,吴立现,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四局集团房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