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防止带滤机穿滤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056768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7 14: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矿业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防止带滤机穿滤的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下方的四角均设置有支腿,所述支腿的下方均设置有吸盘,所述壳体上方的一端设置有入料口,所述壳体一侧的下方设置有收集槽,所述壳体内部的两端均设置有滚筒,所述滚筒的前后均贯穿壳体在支腿的外侧,所述滚筒的前后和支腿的连接处均设置有轴承座,所述滚筒之间设置有滤布。通过设置第一集液罐便于将矿石初次过滤后的矿浆进行收集,通过设置返液管和下料管,便于将初次过滤后的液体输送进壳体内进行二次过滤,当矿浆在初次进料时在滤布的表面形成一层薄料层,进而在二次过滤时能够阻挡细颗粒矿石的穿滤,便于能得到含固量极低的母液。母液。母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防止带滤机穿滤的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矿业生产设备
,具体是一种用于防止带滤机穿滤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自2010年开展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建设以来,在国土资源部的指导下,绿色矿山建设获得极大的推动和成效,树立了一批先进典型矿山,绿色矿山理念也已得到国内大多数矿山的认可。然而2014年以来,矿业形势一直处于下行趋势,环保压力趋严的情况下,以及国家对资源需求的增速全面回落,而绿色矿山建设投入相对较大,使得在矿业领域内出现了一些是否继续建设绿色矿山的争议。矿业装备的发展与矿业技术的发展是同步的,设备的技术水平不仅是技术水平的最好体现,其生产技术状态也直接影响着生产过程、产品的质量和数量以及综合经济效益。
[0003]目前矿石的堪布粒度越来越细,其过滤难度也越来越大,尤其在贵金属“浸出”过滤工艺中,搅拌浸出所需要的粒级越来越细,在后续的过滤作业中造成一小部分细颗粒穿滤,进而很大程度的影响下道工序。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用于防止带滤机穿滤的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防止带滤机穿滤的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用于防止带滤机穿滤的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下方的四角均设置有支腿,所述支腿的下方均设置有吸盘,所述壳体上方的一端设置有入料口,所述壳体一侧的下方设置有收集槽,所述壳体内部的两端均设置有滚筒,所述滚筒的前后均贯穿壳体在支腿的外侧,所述滚筒的前后和支腿的连接处均设置有轴承座,所述滚筒之间设置有滤布,所述支腿之间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第一集液罐,所述第一集液罐的一侧设置有电机,所述第一集液罐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集液罐。
[0007]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机和一端滚筒之间设置有皮带,所述壳体内部的一端靠近滤布的上方设置有滤布压辊。
[0008]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壳体内部的上方设置有若干喷淋管,所述壳体的后侧设置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贯穿壳体和喷淋管连接。
[0009]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滤布的下方设置有若干真空室,所述真空室与喷淋管的位置一一对应。
[0010]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一端所述真空室的下方设置有第一导流管,所述第一导流管贯穿壳体和第一集液罐连接,其余所述真空室的下方均设置有第二导流管,所述第二导流管均贯穿壳体和第二集液罐连接。
[0011]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壳体内部顶端靠近第一导流管的上方设置有下料管,所述第一集液罐的一侧设置有返液管,所述返液管的前端贯穿壳体和下料管连接,所述返液管上靠近第一集液罐设置有送料泵。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1、通过在底板上设置第一集液罐,第一集液罐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导流管和滤布下方的真空室连接,便于将矿石初次过滤后的矿浆进行单独收集,可以将已经穿滤布的细颗粒重新输送进壳体内再次过滤,提高母液的纯度,第一集液罐的另一侧设置有返液管,返液管贯穿壳体和下料管相连接,便于将初次过滤后的液体,通过送料泵将带有细碎颗粒的矿浆从返液管再次输送进壳体内进行二次过滤,当矿浆在初次进料时在滤布的表面形成一层薄料层,此料层能起到过滤细颗粒矿浆,进而在二次过滤时能够阻挡细颗粒矿石的穿滤,便于能得到含固量极低的母液,从而为下道工序创造更好的操作条件。
[0014]2、通过在滤布一端的上方设置滤布压辊,便于对滤布进行整合压制,使滤布保持平整性,通过在壳体内部的上方设置若干喷淋管,便于对滤布上的矿石进行清洗,滤布的下方设置有真空室,真空室与上方的喷淋管一一对应,便于对矿石过滤后的矿浆进行收集,防止矿浆向四周散去,通过在支腿的下方设置吸盘,便于对矿石转动清洗时,保持装置的稳定性,避免由于矿石在运转的过程中产生的震动,导致装置不稳,出现危险。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一种用于防止带滤机穿滤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一种用于防止带滤机穿滤的装置的正视剖面图;
[0017]图3为一种用于防止带滤机穿滤的装置的侧视剖面图。
[0018]图中:1、壳体;2、支腿;3、底板;4、入料口;5、收集槽;6、滚筒;7、第一集液罐;8、第一导流管;9、第二集液罐;10、第二导流管;11、电机;12、皮带;13、进水管;14、返液管;15、喷淋管;16、下料管;17、吸盘;18、滤布;19、滤布压辊;20、真空室;21、轴承座;22、送料泵。
具体实施方式
[0019]请参阅图1~3,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用于防止带滤机穿滤的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1下方的四角均设置有支腿2,支腿2的下方均设置有吸盘17,便于对矿石转动清洗时,保持装置的稳定性,避免由于矿石在运转的过程中产生的震动,导致装置不稳,出现危险,壳体1上方的一端设置有入料口4,壳体1一侧的下方设置有收集槽5,壳体1内部的两端均设置有滚筒6,滚筒6的前后均贯穿壳体1在支腿2的外侧,滚筒6的前后和支腿2的连接处均设置有轴承座21,滚筒6之间设置有滤布18,支腿2之间设置有底板3,底板3上设置有第一集液罐7,第一集液罐7的一侧设置有电机11,便于带动滚筒6和滤布18转动,第一集液罐7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集液罐9。
[0020]在图1和3中:电机11和一端滚筒6之间设置有皮带12,壳体1内部的一端靠近滤布18的上方设置有滤布压辊19,便于对滤布18进行整合压制,使滤布18保持平整性。
[0021]在图2中:壳体1内部的上方设置有若干喷淋管15,壳体1的后侧设置有进水管13,进水管13贯穿壳体1和喷淋管15连接,便于对矿石进行清洗。
[0022]在图2中:滤布18的下方设置有若干真空室20,真空室20与喷淋管15的位置一一对
应,便于对矿石过滤后的矿浆进行收集,防止矿浆向四周散去。
[0023]在图2和3中:一端真空室20的下方设置有第一导流管8,第一导流管8贯穿壳体1 和第一集液罐7连接,便于将矿石初次过滤后的矿浆进行单独收集,为了将已经穿滤布18 的细颗粒重新输送进壳体1内,再次过滤,提高母液的纯度,其余真空室20的下方均设置有第二导流管10,第二导流管10均贯穿壳体1和第二集液罐9连接。
[0024]在图2和3中:壳体1内部顶端靠近第一导流管8的上方设置有下料管16,第一集液罐7的一侧设置有返液管14,返液管14的前端贯穿壳体1和下料管16连接,返液管14 上靠近第一集液罐7设置有送料泵22,便于将初次过滤后的液体,通过送料泵22将带有细碎颗粒的矿浆从返液管14再次输送进壳体内进行二次过滤,当矿浆在初次进料时在滤布18表面形成一层薄料层,此料层能起到过滤细颗粒矿浆,进而在二次过滤时能够阻挡细颗粒矿石的穿滤,便于能得到含固量极低的母液。
[0025]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防止带滤机穿滤的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下方的四角均设置有支腿(2),所述支腿(2)的下方均设置有吸盘(17),所述壳体(1)上方的一端设置有入料口(4),所述壳体(1)一侧的下方设置有收集槽(5),所述壳体(1)内部的两端均设置有滚筒(6),所述滚筒(6)的前后均贯穿壳体(1)在支腿(2)的外侧,所述滚筒(6)的前后和支腿(2)的连接处均设置有轴承座(21),所述滚筒(6)之间设置有滤布(18),所述支腿(2)之间设置有底板(3),所述底板(3)上设置有第一集液罐(7),所述第一集液罐(7)的一侧设置有电机(11),所述第一集液罐(7)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集液罐(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防止带滤机穿滤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11)和一端滚筒(6)之间设置有皮带(12),所述壳体(1)内部的一端靠近滤布(18)的上方设置有滤布压辊(19)。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防止带滤机穿滤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部的上方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宏曹成超黄家全李洪明高昭伟赵洪涛朱佰军唐超尧史政良张海发赵伟曹海珍仲为年郝文凯张桂林
申请(专利权)人:西部矿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