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头结构及压合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05137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7 14: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压头结构及压合设备,所述压头结构用于将待压合件压合于板件的一侧表面上,所述板件的一侧表面上设置有待避让件,所述压头结构包括压头本体,所述压头本体的底部具有压合接触部以及设有用于避让所述待避让件的避空槽,所述压合接触部围绕所述避空槽设置,且所述压合接触部的底面为可覆盖所述待压合件的压合接触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压头结构可解决目前在对待压合件进行压合的工序中难以保证压合稳定性的技术问题。工序中难以保证压合稳定性的技术问题。工序中难以保证压合稳定性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压头结构及压合设备


[0001]本技术属于热压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压头结构及压合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在具有触屏控制功能的液晶显示器的组装工序中,需要将带有显示功能的柔性电路板和带有触摸功能的柔性电路板分别绑定于显示模组的基板层和滤光层上,目前的技术是通过压合装置将导电胶膜压合贴附于显示模组上,再将柔性电路板粘合于导电胶膜上,从而可实现柔性电路板与显示模组之间的电性导通。
[0003]但由于显示模组的基板层上设置有集成芯片,集成芯片的位置距离带有触摸功能的柔性电路板的安装位置非常近,在压合导电胶膜时,压头容易和集成芯片发生干涉而损坏集成芯片。而若通过调整压头的厚度尺寸以避免干涉,压头的厚度减小将导致压头与导电胶膜的接触面积不够,从而造成两端绷紧的导电胶膜在压合过程中因稳定性不足而发生波动或翻转,使得压合工序无法正常完成。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头结构,旨在解决目前在对待压合件进行压合的工序难以保证压合稳定性的技术问题。
[0005]本技术为达到其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压头结构,用于将待压合件压合于板件的一侧表面上,所述板件的一侧表面上设置有待避让件,所述压头结构包括压头本体,所述压头本体的底部具有压合接触部以及设有用于避让所述待避让件的避空槽,所述压合接触部围绕所述避空槽设置,且所述压合接触部的底面为可覆盖所述待压合件的压合接触面。
[0007]进一步地,所述压头本体的底部呈“凹”字形,或者“H”字形,或者“口”字形,或者“L”字形。
[0008]进一步地,当所述压头本体的底部呈“凹”字形时,所述压合接触部包括一个第一横向部和两个第一竖向部,所述第一横向部的一端与任一所述第一竖向部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一横向部的另一端与另一所述第一竖向部的一端相连接。
[0009]进一步地,当所述压头本体的底部呈“H”字形时,所述压合接触部包括一个第二横向部和两个第二竖向部,所述第二横向部的一端与任一所述第二竖向部的第一侧面相连接,所述第二横向部的另一端与另一所述第二竖向部的第二侧面相连接;其中,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侧面相对设置。
[0010]进一步地,当所述压头本体的底部呈“口”字形时,所述压合接触部包括两个第三横向部和两个第三竖向部,每一所述第三横向部的一端均与任一所述第三竖向部的第三侧面相连接,每一所述第三横向部的另一端均与另一所述第三竖向部的第四侧面相连接,且两个所述第三横向部间隔设置;其中,所述第三侧面与所述第四侧面相对设置。
[0011]进一步地,当所述压头本体的底部呈“L”字形时,所述压合接触部包括一个第四横
向部和一个第四竖向部,所述第四横向部的一端与所述第四竖向部的一端相连接。
[0012]进一步地,所述压头本体的材质为钨钢、陶瓷中的任意一种。
[0013]进一步地,所述压头结构还包括连接座体,所述连接座体的底部与所述压头本体的顶部相连接,所述连接座体用于连接驱动装置。
[0014]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座体包括第一连接板、隔热块和第二连接板;其中:
[0015]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底部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压头本体的顶部配合于所述限位槽中,所述第一连接板的顶部与所述隔热块的底部相连接,所述隔热块的顶部与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底部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的顶部用于连接所述驱动装置。
[001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板上开设有用于容置加热管的容纳孔。
[0017]进一步地,所述压头本体上开设有用于安装热电偶的连接孔。
[0018]对应地,本技术还提出一种压合设备,所述压合设备包括驱动装置以及如前述的压头结构,所述压头结构还包括连接座体,所述连接座体的底部与所述压头本体的顶部相连接,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连接座体的顶部相连接,以驱动所述压头本体沿竖直方向作直线往复运动。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0]本技术提出的压头结构,在不减小压头本体宽度尺寸的前提下,通过在压头本体的底部设置可覆盖待压合件的压合接触面以及用于避让待避让件的避空槽,在将待压合件压合于板件的过程中,避空槽朝向待避让件,如此便通过避空槽避免了压头本体与待避让件发生干涉,同时通过压合接触面与待压合件的充分接触以保证充分对待压合件进行压合,可有效避免柔性的待压合件发生波动或翻转,从而提高了待压合件在压合过程中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2]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压头结构处于第一视角的应用示意图;
[0023]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压头结构处于第二视角的应用示意图;
[0024]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压头结构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0025]附图标记说明:
[0026]1‑
待压合件,2

板件,3

待避让件,4

压头本体,41

压合接触部,411

压合接触面,412

第一横向部,413

第一竖向部,42

避空槽,43

连接孔,5

连接座体,51

第一连接板,511

容纳孔,512

限位槽,52

隔热块,53

第二连接板,6

第一螺栓,7

第二螺栓。
[0027]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
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9]参照图1至图3,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压头结构,用于将待压合件1压合于板件2的一侧表面上,板件2的一侧表面上设置有待避让件3,压头结构包括压头本体4,压头本体4的底部具有压合接触部41以及设有用于避让待避让件3的避空槽42,压合接触部41围绕避空槽42设置,且压合接触部41的底面为可覆盖待压合件1的压合接触面411。在具体实施时,可根据待压合件1的尺寸和待避让件3的尺寸合理地设置避空槽42的大小和位置,只要能保证压头本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头结构,用于将待压合件压合于板件的一侧表面上,所述板件的一侧表面上设置有待避让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头结构包括压头本体,所述压头本体的底部具有压合接触部以及设有用于避让所述待避让件的避空槽,所述压合接触部围绕所述避空槽设置,且所述压合接触部的底面为可覆盖所述待压合件的压合接触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头本体的底部呈“凹”字形,或者“H”字形,或者“口”字形,或者“L”字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头结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压头本体的底部呈“凹”字形时,所述压合接触部包括一个第一横向部和两个第一竖向部,所述第一横向部的一端与任一所述第一竖向部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一横向部的另一端与另一所述第一竖向部的一端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头结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压头本体的底部呈“H”字形时,所述压合接触部包括一个第二横向部和两个第二竖向部,所述第二横向部的一端与任一所述第二竖向部的第一侧面相连接,所述第二横向部的另一端与另一所述第二竖向部的第二侧面相连接;其中,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侧面相对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头结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压头本体的底部呈“口”字形时,所述压合接触部包括两个第三横向部和两个第三竖向部,每一所述第三横向部的一端均与任一所述第三竖向部的第三侧面相连接,每一所述第三横向部的另一端均与另一所述第三竖向部的第四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威李亮刘志伟
申请(专利权)人:华显光电技术惠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