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尹仁柱专利>正文

封闭式便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0441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盛装粪便的容器,设置有气孔和吸臭巾的上盖与坐盆体的上侧相铰接,坐盆体通过锁盘与便桶体相接,积水袋套接于坐盆体的出口处,清理袋挂接于便桶体上侧,积水袋的出口可通过装有拉簧的绳予以控制,该便桶能够防止臭气外泄,减少空气污染,使用方便,适用于无厕所设施的地方。(*该技术在200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盛装粪便的容器。居住在没有厕所设施的居民,多采用便桶盛装粪便,因其没有密封装置,致使臭气熏天,污染环境。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封闭式便桶。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设置有气孔和吸臭巾的上盖与坐盆体相铰接,设置有绳孔的坐盆体通过其下侧的锁盘与便桶体的上缘相接,在坐盆体下侧出口处套接有积水袋,清理袋与便桶内侧上的挂钩相接,在便桶体的外侧设置有提手和固定柱,提钩与提手相固定,积水袋的出口处与固定有挡圈的绳、拉簧相接,并通过绳孔与固定柱相固定。本技术坐盆体的上侧与设置有气孔和吸臭巾的上盖相铰接,其下侧通过装有密封垫的锁盘与便桶体的上缘相接,积水袋套接于坐盆体下侧的出口处,并通过固定有挡圈的绳和拉簧以控制积水袋出口的开启和关闭,能够盛装粪便的清理袋,挂在便桶体内侧的挂钩之上,在坐盆体的内腔装有积水,本技术因设置有吸臭巾、密封垫及装有积水的坐盆体,可防止臭气外泄,另外盛装有粪便的清理袋,用后可以随时清除掉,清理方便,无臭味,使用方便。本技术的具体结构结合实施例附图做进一步叙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正视图。图2为本技术便桶体正视图。图3为本技术便桶体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坐盆体正视图。图5为本技术坐盆体俯视图。图6为本技术锁盘仰视图。图7为本技术上盖侧视图。图8为本技术上盖俯视图。在带有气孔7的上盖3的一侧设置有销孔2,通过销钉1与一侧设置有绳孔10的坐盆体9相铰接,在上盖3底侧上设置有固定柱5,固定绳4与固定柱5相固定,将吸臭巾6托在固定绳4之上,在上盖3的下侧套接有密封垫8,在坐盆体9的下侧设置有锁盘20,锁盘20的下侧内边缘呈凸凹相间状,在便桶体18的上侧外边缘设置有呈凸凹相间状的梅花盘21,在锁盘20的内侧装有密封垫8,坐盆体9通过锁盘20与便桶体18相接成一体,积水袋19套接于坐盆体9的下端出口处,积水袋19的出口处同固定有挡圈11的绳14的一端相固定,并通过挡圈11与拉簧15的一端相接,其另一端和固定在便桶体18上的固定柱22相接,清理袋13的上端与固定在便桶体18内侧的挂钩12相挂接,在便桶体18的两侧设置装有提钩16的提手17,使用时首先向坐盆体9和便桶体18的内腔倒入净水,便后可通过挡圈11控制积水袋19出口的开启或关闭,积水袋19和清理袋13可采用塑料制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封闭式便桶,其特征在于设置有气孔7和吸臭巾6的上盖3与坐盆体9相铰接,设置有绳孔10的坐盆体9通过其下侧的销盘20与便桶体18的上缘相接,在盆体9下侧出口处套接有积水袋19,清理袋13与便桶体18内侧上的挂钩12相接,在便桶体18的外侧设置有提手17和固定柱22,提钩16与提手17相固定,积水袋19的出口处与固定有挡圈11的绳14和拉簧15相接,并通过绳孔10与固定柱22相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封闭式便桶,其特征在于设置有气孔7和吸臭巾6的上盖3与坐盆体9相铰接,设置有绳孔10的坐盆体9通过其下侧的销盘20与便桶体18的上缘相接,在盆体9下侧出口处套接有积水袋19,清理袋13与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仁柱
申请(专利权)人:尹仁柱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2[中国|吉林]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