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串并联式灭弧防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04322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7 14: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串并联式灭弧防雷装置,属于灭弧防雷装置领域,包括密封灭弧单元、上端部灭弧单元和下端部灭弧单元,上端部灭弧单元设置在绝缘子串的顶端与顶端塔杆之间,下端部灭弧单元设置在绝缘子串的底端与底端塔杆之间,密封灭弧单元通过螺杆并联设置在绝缘子串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传统断路器相比,新型防雷装置能够瞬间地、整体地、同时地截断电弧,冲击电弧在刚形成之时就被截断,具有极快的灭弧速度,液体介质绝缘恢复速度比阀片更加迅速:由于电弧在装置内被同时压断,使得介质整体绝缘得到恢复,并且具有抗重燃性,在经过本装置,电弧传递介质热量低,导致介质温升降低,进而热击穿的概率非常低。进而热击穿的概率非常低。进而热击穿的概率非常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串并联式灭弧防雷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串并联式灭弧防雷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雷击会给电力设施带来不同形式的损伤和破坏,雷云放电在电力系统中会引起雷击过电压。雷击过电压可能对绝缘子、输电线造成损伤;输电线路发生雷击时引起的冲击闪络,导致线路绝缘子闪络,继而产生很大的工频续流,损坏绝缘子串及金具,导致线路事故;雷电击打在输电线或避雷线上,可能会引起断股甚至断裂,使输电工作无法进行。
[0003]现有的防雷灭弧装置能使主动式灭弧并联间隙的伏秒特性变得更为平坦,但是现有的防雷灭弧装置仅能减小雷电流的波头陡度,无法进一步衰减雷电流幅值大小,衰减雷电流的能力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串并联式灭弧防雷装置,解决现有防雷灭弧装置灭弧速度慢,易造成跳闸事故的技术问题。目的在于提高新型防雷灭弧装置对绝缘子保护的可靠性。增强防雷灭弧装置在灭弧过程中的灭弧压强,既能衰减雷电流幅值大小,也可以延长电弧的放电时间,避免瞬时雷电流幅值过大对输电线路造成损坏。
[0005]为了实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串并联式灭弧防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密封灭弧单元(A)、上端部灭弧单元(B)和下端部灭弧单元(C),上端部灭弧单元(B)设置在绝缘子串的顶端与顶端塔杆之间,下端部灭弧单元(C)设置在绝缘子串的底端与底端塔杆之间,密封灭弧单元(A)通过螺杆并联设置在绝缘子串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串并联式灭弧防雷装置,其特征在于:上端部灭弧单元(B)和下端部灭弧单元(C)包括密封灭弧单元(A)、上端螺杆(12)、下端螺杆(13)和硅胶套(14),上端螺杆(12)固定设置在密封灭弧单元(A)的顶部并与顶端塔杆连接,下端螺杆(13)设置在密封灭弧单元(A)的底部并固定在底端塔杆上,硅胶套(14)套设在密封灭弧单元(A)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串并联式灭弧防雷装置,其特征在于:密封灭弧单元(A)设置为一个密封管,密封管两端分别设置上电极(1)和下电极(6)密封设置,密封管内设置有绝缘油(2),密封管的侧边设置有裙边(4),密封管还包括陶瓷管(3)和保护外壳(5),保护外壳(5)设置在陶瓷管(3)的外侧,裙边(4)设置在保护外壳(5)的外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串并联式灭弧防雷装置,其特征在于:上电极(1)包括上层石墨电极、中间金属电极和下层石墨电极,中间金属电极固定在陶瓷管(3)和保护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嬿蕾王巨丰宋永锋李浩何琪文贾征浩陈宇宁卢杨骆耀敬
申请(专利权)人:南宁超伏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