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防雷,尤其涉及一种串并式衰减灭弧结构。
技术介绍
1、自然界中雷电一直都是危害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主要因素之一,一旦输电线、变压器、变电站等电力输送环节遭受雷击侵害,极易导致大面积停电事故,给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损失和不便,所以可靠的防雷措施对于电力系统及供电网络尤为重要。目前主要的防雷措施有安装避雷针和避雷器、架设避雷线、提高地网电阻以及加强绝缘强度等。其中,安装避雷针和避雷器应用最为广泛。但是,一般避雷针的保护范围有限,只能在特定区域起保护作用,无法应对因上行先导超出保护范围后引起的雷击接闪,也无法屏蔽架空线档距中央发生的雷击,难以消除接闪后反击过电压产生的二次破坏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一种串并式衰减灭弧结构,本技术能提高对雷电流幅值和陡度的衰减力度的效果,能够消除由电弧在液体中放电产生的液电效应对灭弧结构的冲击破坏作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效果:
2、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串并式衰减灭弧结构,所述灭弧结构包括副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串并式衰减灭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灭弧结构包括副灭弧室、主灭弧室和电容室,所述主灭弧室的下端设置在所述电容室的中部上,在主灭弧室的上端设置有上主电极,所述主灭弧室的上端上方设置有伞状金属主板,所述伞状金属主板的中心下表面通过上主电极固定在主灭弧室的上端,在所述伞状金属主板的中心上以及在中心外围并行连接有多个副灭弧室,在副灭弧室的顶端和底端分别设置有上副电极和下副电极,在副灭弧室的顶端上方设置有与伞状金属主板平行的伞状金属副板,在伞状金属副板的上表面均匀设置有多个接闪电极,在电容室内填充有第一液体灭弧介质,所述副灭弧室的顶端通过上副电极与伞状金属副板的下表面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串并式衰减灭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灭弧结构包括副灭弧室、主灭弧室和电容室,所述主灭弧室的下端设置在所述电容室的中部上,在主灭弧室的上端设置有上主电极,所述主灭弧室的上端上方设置有伞状金属主板,所述伞状金属主板的中心下表面通过上主电极固定在主灭弧室的上端,在所述伞状金属主板的中心上以及在中心外围并行连接有多个副灭弧室,在副灭弧室的顶端和底端分别设置有上副电极和下副电极,在副灭弧室的顶端上方设置有与伞状金属主板平行的伞状金属副板,在伞状金属副板的上表面均匀设置有多个接闪电极,在电容室内填充有第一液体灭弧介质,所述副灭弧室的顶端通过上副电极与伞状金属副板的下表面连接,所述副灭弧室的下端通过下副电极连接在伞状金属副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串并式衰减灭弧结构,其特征在于:在电容室的顶端与底端分别水平设置有上电容极板和下电容极板,在下电容极板的底部设置有接地电极,所述主灭弧室通过上电容极板设置在所述电容室的顶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串并式衰减灭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灭弧室的下端外壁通过套设第一固定块固定在上电容极板上,在上水电容极板的上表面设置有竖直向上伸入主灭弧室的下端内部的内导流电极,内导流电极的下端固定在上水电容极板的上表面,所述内导流电极的上端固定在主灭弧室的下端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串并式衰减灭弧结构,其特征在于:在电容室内部水平设置有中电容极板,该中电容极板将电容室内部分隔成上下分布的第一水平电容室和第二水电容室,在所述主灭弧室下端向下贯穿出上电容极板后通过中电容极板设置在电容室内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巨丰,王嬿蕾,
申请(专利权)人:南宁超伏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