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核磁共振探头的永磁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04306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7 14: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核磁共振探头的永磁体装置,涉及核磁共振设备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永磁体组件和框型轭铁,框型轭铁内部的上下两个表面上均固定有永磁体组件,永磁体组件包括内环型磁体和外环型磁体;内环型磁体由八个首尾相连的内扇形磁体单元组合而成,内扇形磁体单元的底面上固定有内软铁极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内环型磁体和外环型磁体相配合,使得该永磁体能获得高均匀度磁场,大大消除边缘效应,磁体的漏磁小,且内环型磁体和外环型磁体便于安装固定在框型轭铁上,单个的内扇形磁体单元和外扇形磁体单元也便于更换、清洁、维护,解决了现有的核磁共振探头的永磁体结构磁场均匀性差,漏磁较高,且磁体安装维护不方便的问题。问题。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核磁共振探头的永磁体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核磁共振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核磁共振探头的永磁体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发展十分迅速,已日臻成熟完善,检查范围基本上覆盖了全身各系统,并在世界范围内推广应用,磁共振成像需要一个强大均匀性的磁场,这个磁场由磁体产生,磁体是MR设备最重要也是最昂贵的部分,目前常用有二种磁体:永磁体和电磁体。
[0003]永磁体充磁后可长期保持磁性,磁场强度稳定,因此磁体维护简便,维持费用最低,用于磁共振设备的永磁体有铝镍钴、永磁铁氧体和钕铁硼等,永磁体作为主磁体时,磁共振设备可设计成环形或轭形,仪器为半开放形式,这种结构对于儿童或有幽闭恐惧症的人来说是一大福音,但现有的核磁共振探头的永磁体在实际使用中仍存在以下弊端:
[0004]1.现有的核磁共振探头的永磁体结构磁场均匀性差,漏磁较高,稳定性不够理想;
[0005]2.现有的核磁共振探头的永磁体结构磁体安装维护不方便。
[0006]因此,现有的核磁共振探头的永磁体结构,无法满足实际使用中的需求,所以市面上迫切需要能改进的技术,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核磁共振探头的永磁体装置,内环型磁体和外环型磁体相配合,使得该永磁体能获得高均匀度磁场,大大消除边缘效应,磁体的漏磁小,且内环型磁体和外环型磁体便于安装固定在框型轭铁上,单个的内扇形磁体单元和外扇形磁体单元也便于更换、清洁、维护,解决了现有的核磁共振探头的永磁体结构磁场均匀性差,漏磁较高,且磁体安装维护不方便的问题。
[0008]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9]本技术为一种核磁共振探头的永磁体装置,包括永磁体组件和框型轭铁,所述框型轭铁内部的上下两个表面上均固定有永磁体组件,所述永磁体组件包括内环型磁体和外环型磁体;
[0010]所述内环型磁体由八个首尾相连的内扇形磁体单元组合而成,所述内扇形磁体单元的底面上固定有内软铁极面;
[0011]所述外环型磁体由八个首尾相连的外扇形磁体单元组合而成,所述外扇形磁体单元的底面上固定有外软铁极面。
[0012]进一步地,相邻所述内扇形磁体单元的接缝与相邻所述外扇形磁体单元的接缝错开设置,提高该永磁体的均匀性,使得该永磁体稳定性好,磁体的漏磁小。
[0013]进一步地,所述内扇形磁体单元的后侧面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凹槽,所述内扇形磁体单元的前侧面上设置有与第一定位凹槽相配合的第一定位凸条。
[0014]进一步地,所述外扇形磁体单元的后侧面上设置有第二定位凹槽,所述外扇形磁体单元的前侧面上设置有与第二定位凹槽相配合的第二定位凸条。
[0015]进一步地,所述内扇形磁体单元的外弧面上设置有安装凸环,所述外扇形磁体单元的内弧面上设置有安装环槽,所述安装环槽与安装凸环相配合。
[0016]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7]1、本技术通过设置内环型磁体和外环型磁体,内外环型磁体相配合,使得该永磁体能获得高均匀度磁场,大大消除边缘效应,且八个内扇形磁体单元的接缝与八个外扇形磁体单元的接缝错开设置,进一步提高该永磁体的均匀性,稳定性好,磁体的漏磁小。
[0018]2、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一定位凹槽和第一定位凸条,使得内扇形磁体单元在安装上便于定位,从而使得内扇形磁体单元便于更换、清洁、维护,通过设置第二定位凹槽和第二定位凸条,使得外扇形磁体单元在安装上便于定位,从而使得外扇形磁体单元便于更换、清洁、维护。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外观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的永磁体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的内扇形磁体单元与外扇形磁体单元连接示意图。
[0023]图4为本技术的内扇形磁体单元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本技术的外扇形磁体单元结构示意图。
[0025]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6]1、永磁体组件;2、框型轭铁;11、内环型磁体;12、外环型磁体;111、内扇形磁体单元;112、内软铁极面;121、外扇形磁体单元;122、外软铁极面;1111、第一定位凹槽;1112、第一定位凸条;1113、安装凸环;1211、第二定位凹槽;1212、第二定位凸条;1213、安装环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28]请参阅图1

2所示,本技术为一种核磁共振探头的永磁体装置,包括永磁体组件1和框型轭铁2,框型轭铁2内部的上下两个表面上均固定有永磁体组件1,永磁体组件1包括内环型磁体11和外环型磁体12。
[0029]其中如图2

3所示,内环型磁体11由八个首尾相连的内扇形磁体单元111组合而成,内扇形磁体单元111的底面上固定有内软铁极面112,外环型磁体12由八个首尾相连的外扇形磁体单元121组合而成,外扇形磁体单元121的底面上固定有外软铁极面122,相邻内扇形磁体单元111的接缝与相邻外扇形磁体单元121的接缝错开设置,且相邻外扇形磁体单元121的接缝设置在内扇形磁体单元111的中端为最优。
[0030]其中如图4所示,内扇形磁体单元111的后侧面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凹槽1111,内扇形磁体单元111的前侧面上设置有与第一定位凹槽1111相配合的第一定位凸条1112,第一定位凹槽1111与第一定位凸条1112相配合使得相邻内扇形磁体单元111之间能连接的更加紧密,且在内扇形磁体单元111安装时,亦可通过第一定位凹槽1111与第一定位凸条1112的配合进行定位,从而方便内扇形磁体单元111的安装。
[0031]其中如图5所示,外扇形磁体单元121的后侧面上设置有第二定位凹槽1211,外扇形磁体单元121的前侧面上设置有与第二定位凹槽1211相配合的第二定位凸条1212,第二定位凹槽1211与第二定位凸条1212相配合使得相邻外扇形磁体单元121之间能连接的更加紧密,且在外扇形磁体单元121安装时,亦可通过第二定位凹槽1211与第二定位凸条1212的配合进行定位,从而方便外扇形磁体单元121的安装。
[0032]其中如图4

5所示,内扇形磁体单元111的外弧面上设置有安装凸环1113,外扇形磁体单元121的内弧面上设置有安装环槽1213,安装环槽1213与安装凸环1113相配合。
[0033]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核磁共振探头的永磁体装置,包括永磁体组件(1)和框型轭铁(2),其特征在于:所述框型轭铁(2)内部的上下两个表面上均固定有永磁体组件(1),所述永磁体组件(1)包括内环型磁体(11)和外环型磁体(12);所述内环型磁体(11)由八个首尾相连的内扇形磁体单元(111)组合而成,所述内扇形磁体单元(111)的底面上固定有内软铁极面(112);所述外环型磁体(12)由八个首尾相连的外扇形磁体单元(121)组合而成,所述外扇形磁体单元(121)的底面上固定有外软铁极面(12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核磁共振探头的永磁体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内扇形磁体单元(111)的接缝与相邻所述外扇形磁体单元(121)的接缝错开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核磁共振探头的永磁体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宫志成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众享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