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设有浮动套的齿轮式输油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043058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7 14: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设有浮动套的齿轮式输油泵,其特征在于:包括泵体、前盖、后盖、主动齿轮、从动齿轮、轴承座及驱动齿轮;所述泵体上设有进油通道与出油通道,泵体上设有贯通的容置腔,主动齿轮及从动齿轮放置于容置腔中并相互啮合,且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两侧为吸油腔与卸油腔,进油通道的内口连通吸油腔,出油通道的内口连通卸油腔;所述容置腔内至少设有一个浮动套,浮动套放置于容置腔中,主动齿轮上的主动轴及从动齿轮上的从动轴转动连接于浮动套的两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有效减小齿轮所受的不平衡径向力,从而有效防止齿轮轴变形,并减轻齿顶刮削泵体内圆的现象发生,提高齿轮泵的寿命。寿命。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设有浮动套的齿轮式输油泵


[0001]本技术涉及齿轮泵
,尤其涉及一种设有浮动套的齿轮式输油泵。

技术介绍

[0002]齿轮式输油泵是一种将机械能转化成液压能的装置,依靠泵缸与啮合齿轮间所形成的工作容积变化和移动来输送液体或使之增压的回转泵。当齿轮转动时,齿轮在脱开侧的空间体积从小变大,形成真空,将液体吸入;齿轮啮合侧的空间体积从大变小,将液体挤入出油口。 齿轮泵具有结构简单、造价低、工作可靠,可实现高转速高压力的特点,是液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汽车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0003]由于齿轮式输油泵吸油腔的油压力很低,而卸油腔的油压力很高,造成了齿轮两端的压力不相等,导致齿轮轴受到不平衡的液压力。齿轮轴受力不平衡,不仅直接影响轴承的寿命,而且会使齿轮轴变形,导致齿顶刮削泵体内圆,而且随着齿轮泵压力的提高,其危害越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有浮动套的齿轮式输油泵,有效减小齿轮所受的不平衡径向力,从而有效防止齿轮轴变形,并减轻齿顶刮削泵体内圆的现象发生,提高齿轮泵的寿命,以解决上述背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设有浮动套的齿轮式输油泵,其特征在于:包括泵体(1)、前盖(2)、后盖(3)、主动齿轮(4)、从动齿轮(5)、轴承座(6)及驱动齿轮(7);所述泵体(1)上设有进油通道(101)与出油通道(102),泵体(1)上设有贯通的容置腔(103),主动齿轮(4)及从动齿轮(5)放置于容置腔(103)中并相互啮合,且主动齿轮(4)与从动齿轮(5)两侧为吸油腔(104)与卸油腔(105),进油通道(101)的内口连通吸油腔(104),出油通道(102)的内口连通卸油腔(105);所述前盖(2)与后盖(3)密封连接于泵体(1)上容置腔(103)的两端,轴承座(6)连接于前盖(2),转轴(8)转动连接于轴承座(6)内,驱动齿轮(7)连接于转轴(8),转轴(8)的另一端连接于主动齿轮(4)上的主动轴(401);所述容置腔(103)内至少设有一个浮动套(9),浮动套(9)放置于容置腔(103)中,主动齿轮(4)上的主动轴(401)及从动齿轮(5)上的从动轴(501)转动连接于浮动套(9)的两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设有浮动套的齿轮式输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长螺钉依次连接于后盖(3)、泵体(1)及前盖(2),泵体(1)上设有第一油道(106)、第二油道(107)及第三油道(108);所述第一油道(106)及第二油道(107)的内侧端连通进油通道(101),第一油道(106)的外侧端连接有单向阀(10),第二油道(107)的外侧端连接有限压阀(11);所述第三油道(108)的内侧端连通出油通道(102),第三油道(108)的外侧端通过密封件封堵,且第三油道(108)连通第一油道(106)及第二油道(107)。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设有浮动套的齿轮式输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1)的两个端面上设有密封槽A(109),密封槽中设有密封垫A;所述浮动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清华冯树云叶小婷冯清云
申请(专利权)人:金湖县常盛动力机械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