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倾斜的三轮车
[0001]本技术涉及车辆的
,具体是涉及一种可倾斜的三轮车。
技术介绍
[0002]三轮车作为传统的交通用车辆,既能实现载人,又能实现载物,使用范围广,需求量大,因此,提高三轮车的使用性能成为了行业研究的重点。
[0003]目前,现有的三轮车的的前轮和后轮直接通过连杆和减震器安装于车架上,在三轮车转弯或通过不平路面时,需要靠连杆和减震器来适应,导致车辆会出现倾斜,且在三轮车出现严重倾斜时,车辆的结构负担增大,存在车辆结构损坏的风险。虽然现有部分三轮车上设置了限制倾斜的结构来防止车辆过度倾斜,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被限制倾斜量的三轮车在高速运行时,难以适应车辆的振动需求,导致车辆振动大,仍然会使车辆承受较大的结构负担,既影响驾乘体验,又存在较大的损坏风险,安全可靠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旨在提供一种可倾斜的三轮车,以在车辆的后悬挂结构上设置调节装置,通过调节装置对后悬挂结构的进行限制,并实时调节限制后悬挂结构的强度,实现对车辆倾斜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倾斜的三轮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所述车架具有前端和后端,且所述车架的所述后端朝上翘起后于其所述后端的底部形成底腔;前悬挂结构,所述前悬挂结构设置于所述车架的所述前端,并于所述前悬挂结构上安装前轮;后悬挂结构,所述后悬挂结构设置于所述车架的所述后端且位于所述底腔内,所述后悬挂结构包括连接架、车轮架以及后减震器,并且,沿所述车架的长度方向,所述连接架的一端铰接于所述车架上,所述连接架的另一端与所述车架翘起的所述后端之间设置有所述后减震器,所述车轮架垂直于所述车架的长度方向设置且其中部套设于所述连接架上并转动连接,所述车轮架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后轮;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设置于所述后悬挂结构上,所述调节装置包括驱动器、扭杆、扭簧以及连杆,所述驱动器沿所述车架的长度方向布置且安装于所述连接架上,所述扭杆沿垂直于所述车架的长度方向布置且其中部转动安装于所述连接架上,所述扭杆上沿其径向设置有伸出的后摆杆,所述后摆杆与所述驱动器铰接,所述扭杆的两端分别万向连接有一所述连杆,且所述连杆均沿所述车架的长度方向布置,所述连杆背离套接所述扭杆的一端万向连接于所述车轮架的两端上,同时,于每一所述连杆和所述扭杆的连接处均设置有所述扭簧,所述扭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扭杆和对应的所述连杆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倾斜的三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和所述车轮架之间的万向连接为球接结构,包括球座和球体,所述球座的一端固定于所述车轮架上,所述球座的另一端设置有贯穿布置的球碗,且所述球体设置于所述球碗内,同时,所述球体上设置有贯穿的通孔,所述连杆连接于的所述车轮架上的一端插设于所述通孔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倾斜的三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包括主支撑杆和辅助支撑杆,所述主支撑杆的一端铰接于所述车架上,所述主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后减震器铰接,所述辅助支撑杆设置于所述主支撑杆铰接于所述车架的一端且对称设置于所述主支撑杆的两侧,同时,所述辅助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主支撑杆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车架铰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倾斜的三轮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安装座,所述驱动安装座设置于所述主支撑杆的上方且与所述主支撑杆之间设置有间隔,所述驱动安装座的一端朝下弯折延伸并固定于所述主支撑杆上,所述驱动器和所述扭杆均安装于所述驱动安装座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倾斜的三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轮架包括套筒、两后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宁,邵长辉,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品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