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下拖曳浮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03701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7 14:13
一种水下拖曳浮体,包括浮力段(1),设置在所述浮力段(1)头部内的线缆舱(2),与所述浮力段(1)头部连接的线盘盖(3),与所述浮力段(1)连接的线缆接头(4),第一端与航行器连接、另一端与线缆接头(4)连接的通信线缆(5),与所述浮力段(1)尾部连接的尾段外壳(6),设置在所述尾段外壳(6)内的第二线缆舱(7),对称地与所述浮力段(1)可折叠连接的两翼(8)。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翼在收起时能装入通信浮标圆筒体内,在展开时具有较高的升阻比,满足其与航行器在垂直方向上维持一定距离的要求。既能满足安装需求,又能满足航行器高速航行下的升力需求。求。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下拖曳浮体


[0001]本技术涉及水下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水下通信浮标的拖曳浮体。

技术介绍

[0002]水下航行器在水下航行过程中,需通过通信浮标与外界进行通信,其工作过程为航行器将通信浮标发射出舱后,通信浮标气囊充气,在气囊正浮力的作用下,通信浮标上浮至水面,然后通过天线与外界进行通信。通信浮标通过线缆与航行器相连,为了避免此线缆缠绕航行器尾部螺旋桨,往往采用一个正浮力浮体作为浮力中继器使线缆始终保持在航行器上端,因浮体需要装入通信浮标的尾部圆筒形空腔内,所以浮体外形轮廓不应超过圆筒体内径,常规采用的圆筒形浮体不具备良好的流体外形,在航行器低速航行时正浮力尚能保持其与航行器的垂直距离,当航行器高速航行时浮体阻力过大造成浮体被通信线缆拉下来,甚至与航行器发生碰撞。因此设计一种浮体使其外形轮廓不超过圆柱体,在水下航行时具有较高的升阻比,满足其与航行器在垂直方向上保持一定距离显得尤为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前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收起时能满足装入通信浮标圆筒体内,在展开时具有较高的升阻比,满足其与航行器在垂直方向上保持一定距离的水下拖曳浮体。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水下拖曳浮体,包括浮力段,设置在所述浮力段头部内的线缆舱,与所述浮力段头部连接的线盘盖,与所述浮力段连接的线缆接头,第一端与航行器连接、另一端与线缆接头连接的通信线缆,与所述浮力段尾部连接的尾段外壳,设置在所述尾段外壳内的第二线缆舱,对称地与所述浮力段可折叠连接的两翼。
[0005]作为改进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水下拖曳浮体,所述浮力段的外表面设有翼安装槽,所述翼的一端通过旋转轴与所述浮力段铰接,通信浮标发射前所述翼能折叠入翼安装槽内;所述翼以安装旋转轴的铰接孔为中心有一扇形台阶,所述扇形台阶作为扭簧的旋转行程空间,所述扇形台阶上设有不完整圆环,圆环上含有缺口,所述缺口为扭簧的钢丝限位卡口。
[0006]作为改进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水下拖曳浮体,所述旋转轴的一端截面为矩形,另一端截面为圆形,旋转轴的两端分别具有安装孔。
[0007]作为改进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水下拖曳浮体,通信浮标发射前,翼折叠入翼安装槽内,拖曳浮体至航行器之间的通信线缆盘入线缆舱内,拖曳浮体至通信浮标之间的通信线缆盘入第二线缆舱内,整个拖曳浮体置于通信浮标的尾部圆筒腔中。
[0008]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前述改进、优选方案可单独或组合实施。
[0009]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含有一对展开翼,在收起时能装入通信浮标圆筒体内,在展开时又具有较高的升阻比,满足其与航行器在垂直方向上保持一定距离的要求。既能满足安装需求,又能满足高速航行下的升力需要求。
附图说明
[0010]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1]图1为实施例水下拖曳浮体的主视结构原理示意图;
[0012]图2为实施例水下拖曳浮体的左视结构原理示意图;
[0013]图3为实施例水下拖曳浮体的俯视结构原理示意图;
[0014]图4为图2的A—A向结构原理示意图;
[0015]图5为实施例水下拖曳浮体的浮力段的主视结构原理示意图;
[0016]图6为实施例水下拖曳浮体的尾段外壳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0017]图7为实施例水下拖曳浮体的线盘盖的剖视结构原理示意图;
[0018]图8为实施例水下拖曳浮体的翼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0019]图9为实施例水下拖曳浮体的旋转轴的主视结构原理示意图;
[0020]图10为实施例水下拖曳浮体的翼—旋转轴—扭簧装配后的主视结构原理示意图;
[0021]图11为实施例水下拖曳浮体的翼—旋转轴—扭簧装配后的立体结构原理示意图;
[0022]图12为实施例水下拖曳浮体发射前与通信浮标连接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4]如图1至图4所示的水下拖曳浮体,包括浮力段1,设置在浮力段1头部内的线缆舱2,与浮力段1头部连接的线盘盖3,与浮力段1连接的线缆接头4,第一端与航行器连接、另一端与线缆接头4连接的通信线缆5,与浮力段1尾部连接的尾段外壳6,设置在尾段外壳6内的第二线缆舱7,对称地与浮力段1可折叠连接的两翼8。航行器在运动时,航行器带动水下拖曳浮体运动,两翼8起到增加水下拖曳浮体升力的作用,运动速度越快,两翼8产生的升力越大,能满足水下拖曳浮体与航行器在垂直方向上保持一定距离的要求。
[0025]作为其中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和图5所示,水下拖曳浮体的浮力段1的外表面设有翼安装槽9,(结合图10)翼8的一端通过旋转轴10与浮力段1铰接,通信浮标发射前翼能折叠入翼安装槽9内。如图8、图10、图11所示,翼以安装旋转轴的铰接孔为中心有一扇形台阶11,扇形台阶11作为扭簧12的旋转行程空间,扇形台阶11上设有不完整圆环13,圆环上含有缺口14,缺口为扭簧12的钢丝限位卡口,翼—旋转轴—扭簧合装的示意图见图11。
[0026]作为其中的一个实施例,如图9所示,旋转轴10的一端截面为矩形,另一端截面为圆形,旋转轴10的两端分别具有安装孔。
[0027]如图1和图7所示,线盘盖3安装于浮力段1头部,拖曳浮体与航行器之间的线缆盘绕在浮力段1头部的线缆舱2中,线盘盖3的作用为防止这部分线缆脱出以及保持浮力段1头部的流体外形,其中心具有线缆进出口,四周具有安装螺钉孔。如图1和图4所示,浮力段1头部设有线缆舱2,用于存放拖曳浮体与航行器之间的线缆;浮力段1设有翼安装槽9,用于翼8的安装;如图5和图6所示,浮力段1和尾段外壳6连接处分别设有台阶以及尾段壳体安装孔,用于浮力段1和尾段外壳6的连接。如图4所示,浮力段1中心面上含有线缆过线槽以及线缆接头4的安装孔,线缆从线缆接头4通过线缆过线槽出浮力段1。如图6所示,尾段外壳为回转
体结构,头部含有与浮力段1连接的配合段,尾段外壳6内设有第二线缆舱7,用于存放拖曳浮体至通信浮标之间的通信线缆。如图9所示,旋转轴10一端截面为矩形,另一端截面为圆形,含有两个安装孔。
[0028]如图12所示,通信浮标15发射前,翼8折叠入翼安装槽9内,拖曳浮体至航行器之间的通信线缆5盘入线缆舱2内,拖曳浮体至通信浮标15之间的通信线缆盘入第二线缆舱7内,整个拖曳浮体置于通信浮标15的尾部圆筒腔中。通信浮标15发射后,通信浮标15自航行器发射出筒后,此时位于拖曳浮体头部线缆舱2内的线团从线盘盖3的中心孔中拉出,全部拉出后,通信线缆将拖曳浮体从通信浮标15尾部拉出,拉出后在扭簧12的作用下两翼8展开,并在通信线缆的拖曳下随航行器航行,之后随着通信浮标上浮,位于第二线缆舱7内的通信线缆线团也自拖曳浮体尾部拉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下拖曳浮体,其特征在于,包括浮力段(1),设置在所述浮力段(1)头部内的线缆舱(2),与所述浮力段(1)头部连接的线盘盖(3),与所述浮力段(1)连接的线缆接头(4),第一端与航行器连接、另一端与线缆接头(4)连接的通信线缆(5),与所述浮力段(1)尾部连接的尾段外壳(6),设置在所述尾段外壳(6)内的第二线缆舱(7),对称地与所述浮力段(1)可折叠连接的两翼(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拖曳浮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力段(1)的外表面设有翼安装槽(9),所述翼(8)的一端通过旋转轴(10)与所述浮力段(1)铰接,通信浮标发射前所述翼能折叠入翼安装槽(9)内;所述翼以安装旋转轴(10)的铰接孔为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符益知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金信诺防务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