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片泵壳体、叶片泵及电动转向油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036526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7 14: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叶片泵壳体,壳体侧壁设有用于注入油液的进油孔,壳体内设置有工作空间;壳体内设有吸油管和用于存储油液的储油腔;其中,储油腔与进油孔连通;吸油管的一端连通储油腔,另一端与工作空间连通。还提出一种叶片泵,包括上述叶片泵壳体;还包括油泵盖组件,油泵盖组件封堵工作空间的开口;还包括吸排油组件,吸排油组件设置于工作空间内。还提出一种电动转向油泵,包括上述叶片泵,还包括电机组件,电机组件与叶片泵相连,电机组件用于带动叶片泵运转,使得排油组件从储油腔内吸油,以及将油液排至出油孔。以及将油液排至出油孔。以及将油液排至出油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叶片泵壳体、叶片泵及电动转向油泵


[0001]本技术涉及动力车辆
,特别涉及叶片泵壳体、叶片泵及电动转向油泵。

技术介绍

[0002]电动转向油泵是转向系统的关键部件,电动转向油泵通常由叶片泵和电机组件组合而成,在整车上配置时,通常利用电动转向油泵来提供可靠的转向助力,使得车辆转向轻便性得到提高,从而减少了驾驶员操纵转矩,节省体力。
[0003]公开号为CN210769290U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复合外转子电机叶片泵,其中提到:“叶片泵壳体上设置进液口和出液口,叶片泵壳体内部设置配流盘。配流盘上分别设置进出液窗口与进液口和出液口连通形成进液通道和出液通道”、“对电机定子线圈接入交变电流,转轴在电机定子产生的磁场作用下转动,带动轴流扇叶以及滑动叶片转动,轴流扇叶将外部气流吸入转轴吹向电机定子进行散热,滑动叶片则在叶片工作空间内运动,从进液口进入液体再从出液口排出”。
[0004]公开号为CN110091915A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混合动力车及其转向系统,其中提到:“混合动力车的转向系统包括转向油壶和电动转向油泵,其中,转向油壶用于储存液压油,电动转向油泵是由电动机驱动的液压助力转向泵,电动转向油泵的进油口通过输油管连通转向油壶;当驱动电机单独驱动车轮时,驱动电机驱动电动转向油泵作业为液压油输送提供动力,使转向油壶内的液压油先流至电动转向油泵”。
[0005]在上述方案中,壳体外侧设置单独的储油空间,如油壶,并通过壳体与储油空间之间的外置管路将壳体内的工作空间和储油空间进行连接,储油空间在整机安装以及使用过程中,易受到其他部件的磕碰,从而导致损坏处漏油,进而造成污染机体其他部件、提高维修成本等问题;进一步,外置单独的储油空间还占用车用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避免壳体外侧设置单独的储油空间的、更加节约安装空间的叶片泵壳体、叶片泵及电动转向油泵。
[0007]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8]一种叶片泵壳体,壳体侧壁设有用于注入油液的进油孔,壳体内设置有工作空间;壳体壁内形成用于存储油液的储油腔,储油腔与进油孔连通;储油腔还通过吸油管和工作空间连通。
[0009]进一步的,壳体顶部设有出油孔,出油孔通过出油管和工作空间连通;壳体的一侧壁体设有多个安装孔,壳体的底座上还设有多个固定孔。
[0010]一种叶片泵,包括上述叶片泵壳体;还包括油泵盖组件,油泵盖组件封堵工作空间的开口;还包括吸排油组件,吸排油组件设置于工作空间内。
[0011]进一步的,吸排油组件包括定子、转子和配油盘,定子环绕转子设置,并且定子的
一侧与配油盘抵接;配油盘远离定子的一侧与工作空间的底壁抵接。
[0012]进一步的,转子周边径向设置多个叶片放置槽,叶片放置槽内活动设置有可沿转子径向往复运动的叶片,每两个相邻叶片和定子内壁之间可形成工作腔。
[0013]进一步的,所述底壁开设有多个通油孔,多个通油孔均与出油管连通;配油盘设有多个压油窗口,每个压油窗口对应1个通油孔,所述工作腔和通油孔之间通过压油窗口连通;配油盘还设有多个吸油窗口,所述工作腔和吸油管通过吸油窗口连通。
[0014]进一步的,配油盘还设有多个压油小孔,配油盘远离定子的一侧设有引流槽和环形槽,配油盘靠近定子的一侧设有多个第一过渡槽和多个用于容纳多余油液第二过渡槽;任一压油小孔靠近转子的一端为首端,远离转子的一端为末端,压油小孔的首端与叶片放置槽的根部和第一过渡槽连通,压油小孔的末端通过引流槽与压油窗口连通;压油小孔相互之间通过环形槽相互连通。
[0015]进一步的,叶片放置槽的截面为一体成型的矩形槽和弧形槽,弧形槽靠近转子中心设置,弧形槽与压油小孔的一端可连通;矩形槽远离转子中心设置。
[0016]一种电动转向油泵,包括上述的叶片泵,还包括电机组件,电机组件与叶片泵相连,电机组件用于带动叶片泵运转,使得排油组件从储油腔内吸油,以及将油液排至出油孔。
[0017]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0018]1.本方案提出一种叶片泵壳体,其壁体内部设置用于存储油液的储油腔,即将储油腔内置于壳体壁体内,并将壳体内工作空间和储油腔进行连接,实现叶片泵的用油供应,且不设立单独的外置储油空间,减少转向油泵的油路的整体空间,降低了整车管路布置的繁琐性。
[0019]2.本方案还提出一种叶片泵,其包括上述叶片泵壳体,还包括吸排油组件,吸排油组件设置于工作空间内,并且吸排油组件通过吸油管从储油腔内吸油,以及通过出油管将油液排至出油孔,即实现了叶片泵吸油和排油的功能;通过上述设置,不设立单独的外置储油空间,减少转向油泵的油路的整体空间,降低了整车管路布置的繁琐性。
[0020]3.本方案还提出一种电动转向油泵,其包括上述叶片泵,还包括电机组件,电机组件带动所述叶片泵吸油或者排油,电机组件为叶片泵提供动力来源;通过上述设置,不设立单独的外置储油空间,减少转向油泵的油路的整体空间,降低了整车管路布置的繁琐性。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电动转向油泵的结构爆炸示意图;
[0022]图2为图1中电动转向油泵的剖面示意图;
[0023]图3为壳体结构剖面示意图;
[0024]图4为吸排油组件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5]图5为定子与转子结构示意图;
[0026]图6为图5区域I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7]图7为配油盘一侧结构的示意图;
[0028]图8为配油盘另一侧结构的示意图。
[0029]油泵盖组件1、出油孔201、进油孔202、出油管203、吸油管204、通油孔206、安装孔
207、壳体208、储油腔210、固定孔211、底座212、底壁213、定子3、转子4、叶片401、叶片放置槽402、矩形槽4021、弧形槽4022、配油盘5、吸油窗口502、压油窗口503、压油小孔504、第一过渡槽505、第二过渡槽506、引流槽507、环形槽508、油封6、电机组件7、电机702、减震垫8、小半径区302、大半径区303、吸排油组件9。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以下结合较佳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技术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非限制性的详细说明。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叶片泵壳体,壳体(208)侧壁设有用于注入油液的进油孔(202),壳体(208)内设置有工作空间(11);其特征在于,壳体(208)壁内形成用于存储油液的储油腔(210),储油腔(210)与进油孔(202)连通;储油腔(210)还通过吸油管(204)和工作空间(11)连通;壳体(208)顶部设有出油孔(201),出油孔(201)通过出油管(203)和工作空间(11)连通;壳体(208)的一侧壁体设有多个安装孔(207),壳体(208)的底座(212)上还设有多个固定孔(211)。2.一种叶片泵,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叶片泵壳体;还包括油泵盖组件(1),油泵盖组件(1)封堵工作空间(11)的开口;还包括吸排油组件(9),吸排油组件(9)设置于工作空间(11)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叶片泵,其特征在于,吸排油组件(9)包括定子(3)、转子(4)和配油盘(5),定子(3)环绕转子(4)设置,并且定子(3)的一侧与配油盘(5)抵接;配油盘(5)远离定子(3)的一侧与工作空间(11)的底壁(213)抵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叶片泵,其特征在于,转子(4)周边径向设置多个叶片放置槽(402),叶片放置槽(402)内活动设置有可沿转子(4)径向往复运动的叶片(401),每两个相邻叶片(401)和定子内壁之间可形成工作腔。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叶片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壁(213)开设有多个通油孔(206),多个通油孔(206)均与出油管(203)连通;配油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晓虎张仕淼苏张敏陈建翔季浩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瑞立空压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