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井筒加热解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03640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7 14: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井筒加热解堵装置,包括装备车和井口设备,所述装备车上设有操作室、绞车和车载支架,所述操作室内设有多功能电源和操控台,所述绞车上设有换向器,用于井上设备和井下设备的电力连接,所述绞车上绕装有专用电缆,所述专用电缆经车载支架对准井口设备下井后用于井下设备的电力输送和提拉,所述井下设备包括依次连接的马龙头、转换接头、捞油泵和电磁加热器,所述电磁加热器用于井筒内加热解堵,所述马龙头与转换接头之间螺纹连接、所述转换接头、捞油泵和电磁加热器之间分别通过公母配合的吊耳和销轴可互换地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井筒加热解堵装置适用于熔化油、套管中的稠油和结蜡,方便工具下井施工操作。方便工具下井施工操作。方便工具下井施工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井筒加热解堵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采油工具
,特别涉及一种井筒加热解堵装置,用于熔化油、套管中的稠油和结蜡,方便工具下井,实现解堵增油。

技术介绍

[0002]捞油井油品差、含蜡高、油稠、产量低,当井内原油温度低于凝析点温度,致使原油在井筒中凝固形成死油,捞油泵遇阻无法下行进行正常的捞油生产。为此需要在井筒内使用加热解堵装置,方便现场施工作业。
[0003]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112392434A的专利说明书中公开一种“有效降低盐穴储气库排卤过程中管柱堵塞的装置及方法”,其中,电磁加热装置包括:中心管以及缠绕固定于中心管外壁且两端与井口控制装置通过电缆电连接的电磁加热线圈。该装置可有效降低或避免排卤管柱的堵塞问题,有效避免频繁起出管柱作业而造成的经济、安全问题,保证储气库排卤造腔作业的安全、高效运行。存在问题:1)电磁加热线圈所加热的中心管是空心的,其加热的目的只是提高与中心管管壁接触的卤水温度,防止温度降低导致NaCl结晶析出,堵塞管柱;油、套管解堵需要将全部稠油或死油加热至一定温度,保证其流动性;否则无法打捞死油或清洗管壁。2)造腔后的中心管用来保温排卤,每段管柱需要的加热功率较低;3)电磁加热管柱是固定的而且比较长,采用多个电磁加热装置并联的方法均衡加热,无法实现局部集中加热。
[0004]现有技术中还有一种公开号为CN108915655A的专利说明书,公开了一种捞油井储能旋转加热开采的方法和装备,该装置依次包括钢丝绳、捞油泵、加重杆、电池仓、旋转驱动部件、旋转接头和旋转加热器;利用动力锂电池组提供动力,完成加热稠油实现解堵目的。存在问题:1)动力锂电池组提供的能量有限,无法长期加热,一次解堵深度有限,而且现场拆卸更换电池组比较麻烦;2)多组锂电池组交替使用,成本较高;3)电池组直接提供直流电源到加热器,热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稠油捞油、结蜡严重的捞油井堵塞而难以下放捞油工具,以及稠油油井作业时井壁结蜡严重造成工具难以下放的问题,提供一种井筒内可长期工作的加热解堵装置,用于熔化油、套管中的稠油和结蜡,方便工具下井。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井筒加热解堵装置,包括装备车和井口设备,所述装备车上设有操作室、绞车和车载支架,所述操作室内设有多功能电源和操控台,所述操控台用于操控绞车和车载支架,所述绞车上设有换向器,用于井上和井下设备的电力连接,所述绞车上绕装有专用电缆,所述专用电缆经车载支架对准井口设备下井后用于井下设备的电力输送和提拉,所述井下设备包括依次连接的马龙头和转换接头、所述转换接头的下侧依次连接捞油泵和电磁加热器或者单独连接捞油泵或电磁加热器,所述电磁加热器用于井筒内加热解堵,所述马龙头与转换接头之间螺纹连接、所述转换接头、捞油泵和
电磁加热器之间分别通过公母配合的吊耳和销轴连接。
[0007]本技术的井筒加热解堵装置,井上结构及动力通过装备车上的绞车和车载支架送至井下,其中的专用电缆承担机械和电力输送的双重功能,确保井下装备的动力性能,井下设备连接中,马龙头下侧的解堵备装根据解堵需要,可以实现快速连接和互换,使井下设备在下井过程中,实现井筒内的稠油熔化和解堵,方便工具下井,捞油等操作。
[0008]为便于实现上下连接件的机械连接和电气连接,所述转换接头包括密封仓,所述密封仓内设有接线板,密封仓的上部设有螺纹接头,所述螺纹接头与马龙头下侧螺纹连接,所述接线板的传输电缆从螺纹接头的中心密封穿出用于与专用电缆连接,所述密封仓的下侧连接有与接线板电连接的输出插头,所述密封仓的下部连接有吊耳,所述吊耳上设有销孔用于连接捞油泵。
[0009]进一步地,所述捞油泵包括泵体,所述泵体的外侧套设有与井筒密封的皮碗,泵体的上侧和下侧分别设有用于与上下件配合连接的吊耳,所述泵体内的轴向贯穿用于穿过电缆的穿管,所述穿管上端和下端设有密封圈。
[0010]为便于电磁加热器结构优化,所述电磁加热器的上端设有长吊耳,所述长吊耳上端设有销孔,长吊耳下部设有置物孔,所述置物孔内设有控制盒,所述控制盒内设有控制电路板,所述控制盒上侧设有输入插头,所述输入插头用于控制盒与专用电缆的电连接,所述控制盒的下侧设有输出插头;所述电磁加热器的下端设有感应加热部件,所述输出插头与感应加热部件电连接。本技术的电磁加热器,将吊耳加长设置,借助于长吊耳的加长空间,开设置物孔,置物孔内设置控制盒,用于放置电器控制部件,实现电磁加热器的电气连接及控制连接。
[0011]进一步地,所述感应加热部件包括外套,所述外套内设有电磁线圈,所述电磁线圈包括线圈外壳和内套骨架,所述线圈外壳和内套骨架之间绕设线圈,所述内套骨架中心孔内设有加热磁芯,所述加热磁芯与内套骨架之间设有温控器,所述温控器与控制盒的控制电路板信号连接,所述线圈外壳和内套骨架环空的顶侧对应的外套端部设有用于电连接和信号传输的密封接头,所述外套与电磁线圈之间的空间及长吊耳一体铝压铸成型。本技术的感应加热部件结构,电磁线圈及内部的加热磁芯有机地固定在一起,预先嵌装于外套内,将内部传热部位及长吊耳通过铸铝压铸一体成型,不但提高整体的传热效率,而且也确保的电磁加热部件整体的机械强度。
[0012]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电路板包括功率开关电路、电源转换电路和温控电路,所述功率开关电路用于控制井下加热电源起停,所述功率开关电路与电磁丝圈之间通过输入插头电连接,所述电源转换电路用于将专用电缆输送的高频高压交流电源转换为井下控制电路使用的直流电源,温控电路用于根据温控器的温度的信号,判定电磁加热器的温度是否在设定的加热温度范围内,以控制功率开关电路的通断。
[0013]为便于加热下行过程中清理井筒内壁的结蜡、死油,所述外套材料为不锈钢板焊成形,所述外套的外周卡装有导热环,所述导热环外周设有割齿。
[0014]为提高热传递效率,所述导热环为铜质材料。
[0015]为提高下行解堵效率,所述线圈绕设间距上疏下密。
[0016]进一步地,所述装备车上还设有备用发电机。备用发电机可以满足井场无外部电源或不能正常供电情况下使用。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技术的井筒加热解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井下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的井筒加热解堵装置的电气连接示意图。
[0020]其中,1装备车;2操作室;3备用发电机;4多功能电源;5操控台;6换向器;7绞车;8车载支架;9专用电缆;10井口设备;11马龙头;12转换接头;12

1螺纹密封接头;12

2密封仓;12

3接线板;12

4输出插头;12

5吊耳;12

6销孔;13捞油泵;13

1泵体;13

2皮碗;13

3穿管;13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井筒加热解堵装置,包括装备车和井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装备车上设有操作室、绞车和车载支架,所述操作室内设有多功能电源和操控台,所述操控台用于操控绞车和车载支架,所述绞车上设有换向器,用于井上和井下设备的电力连接,所述绞车上绕装有专用电缆,所述专用电缆经车载支架对准井口设备下井后用于井下设备的电力输送和提拉,所述井下设备包括依次连接的马龙头和转换接头、所述转换接头的下侧依次连接捞油泵和电磁加热器或者单独连接捞油泵或电磁加热器,所述电磁加热器用于井筒内加热解堵,所述马龙头与转换接头之间螺纹连接、所述转换接头、捞油泵和电磁加热器之间分别通过公母配合的吊耳和销轴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筒加热解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接头包括密封仓,所述密封仓内设有接线板,密封仓的上部设有螺纹接头,所述螺纹接头与马龙头下侧螺纹密封连接,所述接线板的传输电缆从螺纹接头的中心密封穿出用于与专用电缆连接,所述密封仓的下侧连接有与接线板电连接的输出插头,所述密封仓的下部连接有吊耳,所述吊耳上设有销孔用于通过销轴连接捞油泵。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筒加热解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捞油泵包括泵体,所述泵体的外侧套设有与井筒密封的皮碗,泵体的上侧和下侧分别设有用于与上下件配合连接的吊耳,所述泵体内的轴向贯穿用于穿过电缆的穿管,所述穿管上端和下端设有密封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筒加热解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加热器的上端设有长吊耳,所述长吊耳上端设有销孔,长吊耳下部设有置物孔,所述置物孔内设有控制盒,所述控制盒内设有控制电路板,所述控制盒上侧设有输入插头,所述输入插头用于控制盒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亚俊颜琳娜段志刚任兴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