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特种耐火电缆加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03363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7 13: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特种耐火电缆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特种耐火绝缘原材料准备、称重,特种耐火绝缘原材料搅拌,特种耐火绝缘混合材料混炼,特种耐火绝缘材料冷却,拉丝,退火,绞线,三层共挤,包特种耐火绝缘保护层,铜丝铜带屏蔽,绝缘绕包,第一局放试验,挤内衬,挤护套,第二次局放试验,成品检测,包装入库。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耐火材料柔韧度较好,一定程度上提高保护效果,通过混料和混炼两步,能够能够实现各材料的均匀混合,方便特种耐火材料融合,对特种耐火绝缘保护层进行冷却、切断和材料质量检测,能够更好得出特种耐火绝缘材料的数据,与两次局放试验数据对比进行分析,以便于建立数据分析模型和选出最佳成品。于建立数据分析模型和选出最佳成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特种耐火电缆加工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缆加工工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特种耐火电缆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0002]耐火电线电缆在电线电缆火灾事故中,该电线电缆产品能够在外部火焰依然燃烧的情况下,能够坚持一定时间的正常运作,保持电线电缆线路完整性并保持线路设备的正常运转的电线电缆产品,耐火电缆是指在火焰燃烧情况下能够保持一定时间安全运行的电缆。耐火电缆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地下铁道、地下街、大型电站及重要的工矿企业等与防火安全和消防救生有关的地方,例如,消防设备及紧急向导灯等应急设施的供电线路和控制线路;耐火电缆生产过程中,由于采用氧化镁做绝缘材料制造的无缝铜管作为护套,造成柔韧度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特种耐火电缆加工工艺,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特种耐火电缆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特种耐火绝缘原材料准备、称重,特种耐火绝缘原材料配比,对各种特种耐火绝缘原材料逐一进行称重;S2、特种耐火绝缘原材料搅拌,逐一向混料机内加入各种特种耐火绝缘原材料,混料机对特种耐火绝缘原材料进行均匀混料;S3、特种耐火绝缘混合材料混炼,经过混料机进行均匀混料的特种耐火绝缘混合材料加入进混炼机,对特种耐火绝缘混合材料进行混炼;S4、特种耐火绝缘材料冷却,S3混炼完成后,对特种耐火绝缘材料进行冷却处理,直至冷却至室温,得到种耐火绝缘缓冲层,切断并进行材料质量检测;S5、拉丝,拉丝模预热,将拉丝模进行预热,预热温度为800~1000℃;S6、退火,在步骤S5完成后,对加工的铜丝进行退火处理;S7、绞线,将若干根铜丝进行同心复绞得到电缆芯;S8、三层共挤,在步骤S7完成后,对电缆芯进行三层共挤处理;S9、包特种耐火绝缘保护层,在步骤S8完成后,对电缆芯进行包特种耐火绝缘保护层处理;S10、铜丝铜带屏蔽,在步骤S9完成后,对电缆芯进行铜丝铜带屏蔽处理;S11、绝缘绕包,从库房内取出绝缘层成品,使用绕包机进行电缆芯绝缘绕包;S12、第一局放试验,在步骤S11完成后,对绝缘绕包后的电缆芯进行局放试验;S13、挤内衬,在步骤S12完成后,对绝缘绕包的电缆芯进行挤内衬处理然后进行绕包,对绝缘层电缆进行绕包处理;
S14、挤护套,在步骤S13完成后,对电缆进行挤护套处理;S15、第二次局放试验,在步骤S14完成后,对电缆进行局放试验;S16、成品检测,在步骤S15完成后,采用抽样检测方法进行检测,剔除不合格的产品;S17、包装入库,对合格产品进行包装,将包装完毕的产品统一放入库房存放。
[0005]优选的,S5步骤中拉丝模的预热温度为900℃,将拉丝模预热到900℃。
[0006]优选的,混料机转速为13R/min。
[0007]优选的,S4中特种耐火绝缘材料冷却采用的冷却方式为风冷式冷却。
[0008]优选的,S4中冷却后的特种耐火绝缘材料切断,对切断后的特种耐火绝缘材料进行材料质量检测。
[0009]优选的,S3中特种耐火绝缘混合材料混炼中间得到的混炼胶冷却12小时,再进行返炼,混炼温度为30摄氏度~50摄氏度。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中,特种耐火电缆内部加入特种耐火绝缘保护层,对导体进行耐火绝缘保护,耐火材料柔韧度较好,一定程度上提高保护效果,通过混料和混炼两步,能够能够实现各材料的均匀混合,方便特种耐火材料融合,对特种耐火绝缘保护层进行冷却、切断和材料质量检测,能够更好得出特种耐火绝缘材料的数据,与两次局放试验数据对比进行分析,以便于建立数据分析模型和选出最佳成品。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2]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特种耐火电缆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特种耐火绝缘原材料准备、称重,特种耐火绝缘原材料配比,对各种特种耐火绝缘原材料逐一进行称重;S2、特种耐火绝缘原材料搅拌,逐一向混料机内加入各种特种耐火绝缘原材料,混料机对特种耐火绝缘原材料进行均匀混料;S3、特种耐火绝缘混合材料混炼,经过混料机进行均匀混料的特种耐火绝缘混合材料加入进混炼机,对特种耐火绝缘混合材料进行混炼;S4、特种耐火绝缘材料冷却,S3混炼完成后,对特种耐火绝缘材料进行冷却处理,直至冷却至室温,得到种耐火绝缘缓冲层,切断并进行材料质量检测;S5、拉丝,拉丝模预热,将拉丝模进行预热,预热温度为800~1000℃;S6、退火,在步骤S5完成后,对加工的铜丝进行退火处理;S7、绞线,将若干根铜丝进行同心复绞得到电缆芯;S8、三层共挤,在步骤S7完成后,对电缆芯进行三层共挤处理;S9、包特种耐火绝缘保护层,在步骤S8完成后,对电缆芯进行包特种耐火绝缘保护
层处理;S10、铜丝铜带屏蔽,在步骤S9完成后,对电缆芯进行铜丝铜带屏蔽处理;S11、绝缘绕包,从库房内取出绝缘层成品,使用绕包机进行电缆芯绝缘绕包;S12、第一局放试验,在步骤S11完成后,对绝缘绕包后的电缆芯进行局放试验;S13、挤内衬,在步骤S12完成后,对绝缘绕包的电缆芯进行挤内衬处理然后进行绕包,对绝缘层电缆进行绕包处理;S14、挤护套,在步骤S13完成后,对电缆进行挤护套处理;S15、第二次局放试验,在步骤S14完成后,对电缆进行局放试验;S16、成品检测,在步骤S15完成后,采用抽样检测方法进行检测,剔除不合格的产品;S17、包装入库,对合格产品进行包装,将包装完毕的产品统一放入库房存放。
[0013]其中,所述S5步骤中拉丝模的预热温度为900℃,将拉丝模预热到900℃;所述混料机转速为13R/min;所述S4中特种耐火绝缘材料冷却采用的冷却方式为风冷式冷却;所述S4中冷却后的特种耐火绝缘材料切断,对切断后的特种耐火绝缘材料进行材料质量检测;所述S3中特种耐火绝缘混合材料混炼中间得到的混炼胶冷却12小时,再进行返炼,混炼温度为30摄氏度~50摄氏度。
[0014]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特种耐火电缆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特种耐火绝缘原材料准备、称重,特种耐火绝缘原材料配比,对各种特种耐火绝缘原材料逐一进行称重;S2、特种耐火绝缘原材料搅拌,逐一向混料机内加入各种特种耐火绝缘原材料,混料机对特种耐火绝缘原材料进行均匀混料;S3、特种耐火绝缘混合材料混炼,经过混料机进行均匀混料的特种耐火绝缘混合材料加入进混炼机,对特种耐火绝缘混合材料进行混炼;S4、特种耐火绝缘材料冷却,S3混炼完成后,对特种耐火绝缘材料进行冷却处理,直至冷却至室温,得到种耐火绝缘缓冲层,切断并进行材料质量检测;S5、拉丝,拉丝模预热,将拉丝模进行预热,预热温度为800~1000℃;S6、退火,在步骤S5完成后,对加工的铜丝进行退火处理;S7、绞线,将若干根铜丝进行同心复绞得到电缆芯;S8、三层共挤,在步骤S7完成后,对电缆芯进行三层共挤处理;S9、包特种耐火绝缘保护层,在步骤S8完成后,对电缆芯进行包特种耐火绝缘保护层处理;S10、铜丝铜带屏蔽,在步骤S9完成后,对电缆芯进行铜丝铜带屏蔽处理;S11、绝缘绕包,从库房内取出绝缘层成品,使用绕包机进行电缆芯绝缘绕包;S12、第一局放试验,在步骤S11完成后,对绝缘绕包后的电缆芯进行局放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祥赵敏周健李盛张俊
申请(专利权)人:湘潭神舟特种电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