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骨科脊柱的术后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03078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7 13: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骨科脊柱的术后保护装置,涉及骨科领域,其包括一种骨科脊柱的术后保护装置,包括第一护具外壳和第二护具外壳,所述第一护具外壳的两侧均设置有多个限位杆,所述第二护具外壳的两侧均设置有用于将第二护具外壳与限位杆固定连接的连接机构,所述第一护具外壳的正面和第二护具外壳的背面均开设有透气孔,所述第二护具外壳的背面设置有透气网,通过启动伺服电机带动转动轴进行转动,转动轴转动的过程中则带动固定环同时转动,则两个连接环进行反复的正反转,从而将两个滑动板的上的按摩轮进行上下反复移动,对使用人员的后背进行上下按摩,促进使用者后背的血液循环,加快使用者的脊柱康复。加快使用者的脊柱康复。加快使用者的脊柱康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骨科脊柱的术后保护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骨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骨科脊柱的术后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脊柱是主要用于支撑躯干、保护骨髓和进行身体运动的作用,脊柱一般分为颈、胸、腰等五段,脊柱的长度由3/4的椎体和1/4的椎间盘组成,刚出生婴儿一般脊椎的数量在32

33,而成年人则由26块椎骨构成。
[0003]公开号CN112972143A公开了一种骨科脊柱的术后保护装置,其包括括底板,底板的上表面两侧固定连接有竖板,两个竖板之间固定连接有空心平板,空心平板为中空结构,且上表面开设有多个插孔,每个插孔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一个带孔管,每个带孔管的内部均插接有一个校准柱,每个校准柱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一个延长杆,底板的上表面固定嵌设有U型筒。该骨科脊柱的术后保护装置,通过设置多个校准柱,可以在术前,使患者保持正确的姿势躺在上表面,在多个校准柱形成的平面上形成一个与患者背部造型一致的凹槽,术后患者躺在上方的凹槽内,校准柱内部的震动电机有助于患者恢复,同时可以根据脊柱恢复的情况,中途进行微调,从而更加精准的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骨科脊柱的术后保护装置,包括第一护具外壳(1)和第二护具外壳(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护具外壳(1)的两侧均设置有多个限位杆(23),所述第二护具外壳(2)的两侧均设置有用于将第二护具外壳(2)与限位杆(23)固定连接的连接机构,所述第一护具外壳(1)的正面和第二护具外壳(2)的背面均开设有透气孔,所述第二护具外壳(2)的背面设置有透气网(3);所述第二护具外壳(2)的背面两侧均开设有第一滑槽(4),所述第一滑槽(4)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动板(5),所述第一滑槽(4)内壁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对滑动板(5)移动进行导向的导向机构,所述滑动板(5)的一侧设置有多个按摩轮(6),所述第二护具外壳(2)的背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柱(9),所述支撑柱(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保护套,所述保护套的内壁设置有用于将按摩轮(6)进行上下移动的驱动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科脊柱的术后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安装在保护套内壁的伺服电机(10),所述伺服电机(10)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轴(11),所述转动轴(11)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固定环(12),所述固定环(12)外壁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环(8),所述连接环(8)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一连接柱(7),所述第一连接柱(7)的一端与滑动板(5)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科脊柱的术后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机构包括开设于第一滑槽(4)内壁的第二滑槽(14),所述第二滑槽(14)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块(13),所述滑块(13)的一侧与滑动板(5)的一侧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科脊柱的术后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护具外壳(2)背面的顶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苗德超王峰童通王林峰赵轩李广庆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