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向柱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02921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7 12:48
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转向柱装置(1),其包括锁紧机构(91)。所述锁紧机构(91)具备:操作杆(92),在支轴(53)的周围与该支轴(53)一体地转动;和线簧(131),设置在车体侧托架(51)与所述操作杆(92)之间。所述操作杆(92)具有插入所述线簧(131)的第1端部(133)的杆侧卡止孔(106)。所述杆侧卡止孔包括:第1孔(141),具有大于所述第1端部(133)的线径的内径;和具有大于所述第1孔的内径并且与所述第1孔连续的第2孔(142)。所述第1孔较所述第2孔接近所述车体侧卡止孔(69)地设置。所述第1孔中的与所述第2孔的连接部分中的开口宽度大于所述第1端部的线径。部分中的开口宽度大于所述第1端部的线径。部分中的开口宽度大于所述第1端部的线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转向柱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转向柱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例如日本特开2014

83906所记载的那样,公知有构成为能够调整方向盘的高度位置(以下,称为倾斜位置。)和方向盘的前后位置(以下,称为伸缩位置。)的转向柱装置。这样的转向柱装置经由支承机构支承于车体。
[0003]支承机构具备:柱侧托架,固定于转向柱;车体侧托架,固定于车体;以及支轴,将车体侧托架和柱侧托架连结。例如车体侧托架具有在车辆上下方向上较长的长孔状的插通孔,并且柱侧托架具有在车辆前后方向上较长的长孔状的插通孔。支轴通过插通于各插通孔,而将车体侧托架和柱侧托架连结。由此,在与各插通孔的形状相应的范围内,车体侧托架和柱侧托架能够相对移动。于是,通过使柱侧托架移动,能够调整方向盘的位置。
[0004]另外,支承机构具备通过限制车体侧托架与柱侧托架的相对移动而保持方向盘的位置的锁紧机构。锁紧机构构成为通过操作与支轴一体地转动的操作杆,而能够切换为保持方向盘的位置的锁紧状态、和能够调整方向盘的位置的解锁状态。/>[0005]在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向柱装置(1),包括:固定有方向盘(5)的转向轴(2);将所述转向轴(2)支承为能够旋转的转向柱(4);柱侧托架(52),固定于所述转向柱(4)并且具有柱侧插通孔;车体侧托架(51),固定于车体并且具有车体侧插通孔;支轴(53),通过插通于所述车体侧插通孔和所述柱侧插通孔,而将所述车体侧托架(51)和所述柱侧托架(52)连结;以及锁紧机构(91),通过限制所述车体侧托架(51)与所述柱侧托架(52)的相对移动,而保持所述方向盘(5)的位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机构(91)具备:绕所述支轴(53)与该支轴(53)一体地转动的操作杆(92);和设置在所述车体侧托架(51)与所述操作杆(92)之间的线簧(131),所述操作杆(92)具有供所述线簧(131)的第1端部(133)插入的杆侧卡止孔(106),所述车体侧托架(51)具有供所述线簧(131)的第2端部(134)插入的车体侧卡止孔(69),所述杆侧卡止孔(106)包括:第1孔(141),具有大于所述第1端部(133)的线径的内径;和第2孔(142),具有大于所述第1孔(141)的内径并且与所述第1孔(141)连续,所述第1孔(141)较所述第2孔(142)接近所述车体侧卡止孔(69)地设置,所述第1孔(141)中的与所述第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永松和晃久米祥允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