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包纽扣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028538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7 12: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软包纽扣电池,包括极芯和软包壳体;软包壳体包括包裹极芯的外壳和密封外壳的封边;封边包括位于极芯的一端面的顶封、及分别位于极芯两侧的第一侧封和第二侧封;第一侧封和第二侧封分别贴合于外壳的外周;极芯由第一极片、隔膜和第二极片卷绕成型,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极性相反;第一极片上引出第一极耳,第一极耳从顶封穿出软包壳体;第二极片上引出第二极耳,第二极耳沿极芯的切线方向从第一侧封穿出软包壳体,第二极耳露出软包壳体的部分包括贴附在外壳的外周上的侧边极耳段及连接在侧边极耳段一端的转接极耳段,转接极耳段与第一极耳同向引出。本发明专利技术软包纽扣电池的宽度小于7mm,能制成更小尺寸的软包纽扣电池。扣电池。扣电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软包纽扣电池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软包电池
,特别是涉及一种软包纽扣电池。

技术介绍

[0002]软包电池为采用聚合物(通常为铝塑膜)作为外壳的电池。与硬壳电池相比,软包电池主要具备以下几个优势:
[0003](1)安全性好,软包电池结构上采用铝塑膜包装,在发生热管理失控或穿刺时,铝塑膜外壳会为电芯提供缓冲空间,发生鼓胀形变,最终只会着火或冒烟,但不会发生爆炸。
[0004](2)质量轻、能量密度高:软包电池重量较同等容量的钢壳电池轻40%,较铝壳电池轻20%,因此通常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
[0005](3)电化学性能良好、寿命长:软包电池的内阻较小,可以极大的降低电池的自耗电,此外软包电池的循环寿命更长。
[0006]软包电池的宽度由极耳引出处的宽度决定,为了制成更小尺寸的软包电池,现有的软包电池的正负极耳一般分别从极芯的两端引出,但由于无法保证正极耳和负极耳位于同一平面内,采用铝塑复合膜封装极芯时需要在极芯的两个端面各形成一道封边,从而增加软包电池的轴向长度,影响软包电池的体积能量密度。而软包电池的正负极耳由极芯的一端面同向引出时,由于受到极耳的宽度、极耳胶的宽度和极耳间距等因素的限制,软包电池的最小宽度为7

。因此,无法满足软包电池宽度小于7mm且正负极耳同向引出的安装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的软包电池的正负极耳同向引出时,导致软包电池的宽度较大的问题,提供一种软包纽扣电池。
>[0008]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软包纽扣电池,包括极芯和软包壳体;
[0009]所述软包壳体包括包裹所述极芯的外壳和密封所述外壳的封边;所述封边包括位于所述极芯的一端面的顶封、及分别位于所述极芯两侧的第一侧封和第二侧封;所述第一侧封和所述第二侧封分别贴合于所述外壳的外周;
[0010]所述极芯由第一极片、隔膜和第二极片卷绕成型,所述第一极片和所述第二极片极性相反;所述第一极片上引出第一极耳,所述第一极耳从所述顶封穿出所述软包壳体;所述第二极片上引出第二极耳,所述第二极耳沿所述极芯的切线方向从所述第一侧封穿出所述软包壳体,所述第二极耳露出所述软包壳体的部分包括贴附在所述外壳的外周上的侧边极耳段及连接在所述侧边极耳段一端的转接极耳段,所述转接极耳段与所述第一极耳同向引出。
[0011]可选地,所述第一极耳固定在所述第一极片的沿卷绕方向的头部。
[0012]可选地,所述第一极耳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极片的卷绕方向垂直。
[0013]可选地,所述第二极耳固定在所述第二极片的沿卷绕方向的尾部。
[0014]可选地,所述第二极耳的位于所述软包壳体内的部分为内部极耳段;所述内部极耳段与所述第二极片连接,且所述内部极耳段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极片的卷绕方向相同;所述内部极耳段与所述侧边极耳段一体成型。
[0015]可选地,所述转接极耳段垂直于所述侧边极耳段。
[0016]可选地,所述软包纽扣电池还包括绝缘胶纸,所述绝缘胶纸覆盖所述侧边极耳段以将所述侧边极耳段固定在所述外壳的外周上。
[0017]可选地,所述绝缘胶纸全覆盖所述外壳的外周、所述第一侧封贴合于所述外壳的部分、所述第二侧封贴合于所述外壳的部分和所述第二极耳贴合于所述外壳的部分。
[0018]可选地,所述第一极耳与所述第一极片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密封胶,所述第二极耳与所述第二极片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密封胶。
[0019]可选地,所述第一极耳的位于所述软包壳体内的未设置有所述第一密封胶的一段包覆有第一极耳胶;所述第二极耳的未设置有所述第二密封胶的位于所述软包壳体内的一段包覆有第二极耳胶。
[0020]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软包纽扣电池,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软包纽扣电池的第一极耳从极芯的一端面引出,第二极耳从极芯的侧面沿极芯的切线方向引出,从而使得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位于同一平面内进行封装,相对于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分别从极芯的两端面引出的电池,本专利技术软包纽扣电池减少了一道顶封,从而减少了软包纽扣电池在极芯轴向上的长度的增加量,增加了体积能量密度;相对于直接从极芯一端面引出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的电池,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极耳的侧边极耳段从极芯的侧面引出,第二极耳的转接极耳段与侧边极耳段连接并与第一极耳同向引出,从而使得第二极耳最终与第一极耳从极芯的同一端同向引出,进而避免了极耳间距和极耳宽度对软包纽扣电池的宽度的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软包纽扣电池的宽度能够突破现有软包电池宽度的最小极限(7

),使得软包纽扣电池的宽度能够小于7mm,能够制成更小尺寸的软包纽扣电池,扩大软包纽扣电池的适用范围。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软包纽扣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软包纽扣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软包纽扣电池的第一侧封和第二侧封弯折前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4是图3的A-A剖视图;
[0025]图5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极片和第一极耳卷绕前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6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极片和第二极耳卷绕前的结构示意图。
[0027]说明书中的附图标记如下:
[0028]1、极芯;11、第一极片;12、隔膜;13、第二极片;
[0029]2、软包壳体;21、外壳;22、顶封;23、第一侧封;24、第二侧封;
[0030]3、第一极耳;
[0031]4、第二极耳;41、侧边极耳段;42、转接极耳段;43、内部极耳段;
[0032]5、绝缘胶纸;6、第一极耳胶;7、第二极耳胶。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为了使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34]如图1和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软包纽扣电池,包括极芯1和软包壳体2;
[0035]软包壳体2包括包裹极芯1的外壳21和密封外壳21的封边;封边包括位于极芯1的一端面的顶封22、及分别位于极芯1两侧的第一侧封23和第二侧封24;第一侧封23和第二侧封24分别贴合于外壳21的外周;
[0036]极芯1由第一极片11、隔膜12和第二极片13卷绕成型,第一极片11和第二极片13极性相反;第一极片11上引出第一极耳3,第一极耳3从顶封22穿出软包壳体2;第二极片13上引出第二极耳4,第二极耳4沿极芯1的切线方向从第一侧封23穿出软包壳体2,第二极耳4露出软包壳体2的部分包括贴附在外壳21的外周上的侧边极耳段41及连接在侧边极耳段41一端的转接极耳段42,转接极耳段42与第一极耳3同向引出。
[0037]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软包纽扣电池,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软包纽扣电池的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包纽扣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极芯和软包壳体;所述软包壳体包括包裹所述极芯的外壳和密封所述外壳的封边;所述封边包括位于所述极芯的一端面的顶封、及分别位于所述极芯两侧的第一侧封和第二侧封;所述第一侧封和所述第二侧封分别贴合于所述外壳的外周;所述极芯由第一极片、隔膜和第二极片卷绕成型,所述第一极片和所述第二极片极性相反;所述第一极片上引出第一极耳,所述第一极耳从所述顶封穿出所述软包壳体;所述第二极片上引出第二极耳,所述第二极耳沿所述极芯的切线方向从所述第一侧封穿出所述软包壳体,所述第二极耳露出所述软包壳体的部分包括贴附在所述外壳的外周上的侧边极耳段及连接在所述侧边极耳段一端的转接极耳段,所述转接极耳段与所述第一极耳同向引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包纽扣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极耳固定在所述第一极片的沿卷绕方向的头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软包纽扣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极耳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极片的卷绕方向垂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包纽扣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极耳固定在所述第二极片的沿卷绕方向的尾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软包纽扣电池,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升高郑文邹小明胡大林郭玉杰廖兴群
申请(专利权)人:曙鹏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