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编码器的指示光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028487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7 12: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光学编码器的指示光栅,其主要的技术特征为提高光栅于单位面积内的可透光面积比例,从而增加光源的利用效率与讯号的强度,并可降粉尘等异物所造成的阻光占比,进而减少其对于光强度的影响程度,以提高光学编码器的感测精度。码器的感测精度。码器的感测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学编码器的指示光栅


[0001]本专利技术与位置感测技术有关,特别是关于一种光学编码器的指示光栅。

技术介绍

[0002]以弦波讯号解析位置的编码器,利用光感测器接收在码盘旋转下的不同光强度变化,再经由解析以获得当下的位置,而为了产出理想的弦波,降低解析所需的运算量,并得到应用元件的精确定位,在公知技术中遂有透过改变光接收面积的形状、光遮罩的形状或光栅的形状等手段,来获得码盘旋转时的理想光强度变化的结果。
[0003]请参阅图1所示公知的指示光栅构造,其系于一栅板(1)上设有多个彼此依序并列且概呈8字形状的透光区(2),借以改变光源经由主光栅的透出或反射、再通过指示光栅后,可被光学感测元件所感测的光强度变化,以获得趋近于理想的弦波信号,从而提高解析的精度以获得准确的位置。
[0004]惟,由于精密机械对于位置解析精度的要求日益增加,而如图1所示的公知技术,由于其透光区(2)的
技术实现思路
仍未臻于完善,致使其所能提供的解析精度、准确性乃至于免受干扰的能力等均有其局限性,难以完全满足精密机械所要求的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学编码器的指示光栅,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栅板;多个第一透光区依序地排列于该栅板上;多个第二透光区依序地排列于该栅板上,并分别介于各该第一透光区的相邻彼此间;其中,该些第一透光区系偏近于该栅板的一第一侧而远离与该第一侧相背的一第二侧,该些第二透光区则偏近于该第二侧而远离该第一侧;各该第一透光区与各该第二透光区系具有相同的形状,并使各自形状上的长度介于一第一端与一第二端间,以及使形状的宽度自该第一端往该第二端方向渐增,同时使该些第一透光区个别形状的第二端介于自身的第一端与该第一侧之间,以及使该些第二透光区个别形状的第二端系介于自身的第一端与该第二侧之间;以及彼此相邻的该第一透光区的第二端与该第二透光区的第二端间的距离(D),与第一透光区或该第二透光区在形状上的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庭纬刘金松陈灿林
申请(专利权)人:大银微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